道德情操论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作者:(英)斯密 著,焦维娅 译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33651374

定价:21.8

出版时间:2008-09-01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这就是我们同情他人的痛苦的原因。正是通过转变成受害者的角色,我们能构想他人的感受,或被他人的感受所影响。如果这些例子不够详尽的话,还有很多明显的观察能证实:当人群凝视站在松弛的绳子上的舞者时。看到舞者的动作,他们很自然地也会扭动身体以保持自己的平衡。他们觉得在这种处境下必须这么做。本性脆弱和体质不佳的人抱怨,当看到街上乞丐暴露出的伤口和溃烂时,在自己身体相应的部位会有同样的痛楚或不自在的感觉。因为这种厌恶感来自想象他们自己受苦的样子,所以如果他们真的变成自己看到的乞讨者,而且特定部位受到同样痛苦的影响的话,他们对那些可怜人的痛苦怀有的厌恶感会在自身的特定部位,产生比其他部位更大的影响。这种感受足以在他们虚弱的身体里产生所抱怨的那种痛楚或不自在的感受。*强健的人发现当看到痛苦的眼神时,他们自己也有明显的痛苦,这也是源于同一个道理:眼睛在*强壮的人身上,要比弱者身上的任何部位都更脆弱。
引起我们同情的,不只是这种产生痛苦或悲哀的情况。无论当事人对某个对象产生的激情是什么,在每个留心的旁观者心中,都会因想到他的处境而涌起类似的情感。我们为自己感兴趣的悲剧或罗曼史中英雄被解救而感到高兴,这与我们对他们危难所怀的悲伤一样真挚,但我们对他们痛苦的同情并不比对他们的幸福的同情更真挚。我们赞同他们在逆境中不舍弃自己的忠诚朋友的感激:我们也南衷地赞同他们憎恨那些伤害、抛弃或欺骗他们的背信弃义的叛徒。在人的内心可能受到影响的各种激情中,旁观者的情绪总是与他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认为应该是受难者的情感的东西相一致。
“怜悯”和“体恤”是表示我们对他人悲伤抱有同感的合适的词语。同情也许原本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这个词现在用来表示对任何激情的同情,也并无不适宜之处。
有时候,同情似乎只是源于看到他人的某种情绪。而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情绪似乎能即时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知道什么使当事人激动之前感染他。例如,悲伤和欢乐通过人们的外观和手势有效地传达,能立即以同样程度的痛苦或愉快的感受影响观众。一张笑脸令人欢欣愉悦;反之,一副愁容则令人郁郁寡欢。
但是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或是每种感情都如此。有些感情不会激起任何同情,而是在我们熟悉了这种情形之前,让我们对它产生厌恶和反感。发怒者的狂暴的举止更容易引起我们对他、而不是他的敌人的反感。由于我们对他挑衅的原因不了解,我们无法设身处地地考虑他的情况,也无法想象它激起的任何类似的激情。但只要看看引起愤怒的原因,以及如此暴怒带来的暴力,我们就会很快地同情他们的恐惧或愤怒,并立即参与进来,反对使人陷入危险的发怒者。
如果正是悲伤和欢乐的出现赋予我们一定程度类似的感情,是因为它告诉我们,好的或坏的命运降临到我们所看到的人身上的一般理解。这些激情足以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悲伤和欢乐对感受到这些情绪的人的影响消失了,它们的表现不像憎恨那样,能让我们想起一些所关心的人和利益与我们相悖的人。因此,对好的或坏的命运的一般想法会使我们关注具备某种命运的人。但挑衅的想法不会激起对忍受愤怒的人的同情。天性似乎教会我们更讨厌体谅这种激情,并且在了解发怒的原因之前,有反对它的倾向。
在我们获知悲伤或欢乐的原因之前,我们对两者的同情通常极不充分。一般的痛哭表达不了什么,无非是受难者的极度痛苦,引起我们探询他处境的好奇心以及同情他的意向,而非真正的同情。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你怎么了呢?除非我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否则即使我们会因想到他的不幸而不安,或是因思考这种不幸是什么而愈加受折磨,其实我们的同情也并不充分。
因此,与其说同情来源于对激情的观察,不如说来源于引发这种激情的境况。有时我们同情他人,这种激情对于他自身似乎是完全不可能产生的。因为,当我们设身处地时,那种激情便因这种想象在心中产生,而并不是因现实而在心中产生。我们会为他人的无耻和粗鲁感到羞耻,虽然他们似乎了解不到自己的举止不适宜,这是因为我们不得不因自己的荒诞举止而感到窘迫。
对于尚有人性的人,在一切使人类面临毁灭的灾难中,丧失理智似乎是*可怕的。他们怀着比他人更大的同情心来看待这种人类不幸的*后阶段。但这可怜的丧失理智的人也许会又唱又跳,对自己的痛苦一无所知。因此人类因看到这样的对象而感受的剧痛,不可能是对受难者任何感情上的反映。旁观者的体恤应该完全来自思考自己沦落到同样不如意的处境时的感受。也许更加不可能的是,同时他还需要以相当的理智和判断力来对待它。
当母亲听到婴儿受疾病折磨却无法表达感受而呻吟时,母亲的剧痛是怎样的呢?在她的观念中,婴儿的痛苦她也尝到了,婴儿真正的无助、她自己对那种无助的感受和对婴儿身体功能的紊乱带来的后果的恐惧,这一切都形成了她自己的悲伤,这是悲痛和苦恼*充分的展现。然而婴儿只是暂时地感到不适,并不严重;以后只要少考虑,无远见就能使孩子拥有应对恐惧和焦虑的良药。而当他成人时,对于人类的折磨,即使是理智和哲学都无力抵抗。
我们甚至同情死者,忽略在他们的处境中真正重要的东西:那等待他们的可怕的未来。我们仅仅受刺激我们感官的境况的影响,但对他们的幸福毫无影响。我们认为,不能享受阳光、隔离于生命和交流之外、埋葬于冰冷的坟墓、成为腐烂土地和爬行动物的猎物、被世界遗忘、被很快从至亲的朋友家人的记忆中抹去,是多么悲惨啊!当然,我们认为,不能过于同情那些遭受如此可怕磨难的人。同情的好处似乎取决于两者:当他们处于被人们遗忘的危险中时,我们对他们回忆致以徒劳的赞赏。我们因自己的不幸而努力,人为地保持对他们不幸的忧郁回忆。而我们对他们的同情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安慰,似乎又增加了他们的苦难。想到我们所做的都是徒劳,而能减轻其他一切苦恼、死者朋友的懊悔、爱和哀叹都无法抚慰死者时,只会激起他们更大的痛苦。然而,更确切地说,死者的幸福并不受这些情况的影响,也不因此打扰他们的长眠。认为死者的处境自然会带来的那种阴郁和无休止的忧郁,都源于我们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变化的联系中,源于我们对变化的意识,源于我们设身处地以及把自己的灵魂附于死者无生命的躯体上——如果允许我这么说的话——而想象出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感受。正是由于这种虚幻的想象,我们对自己死时的设想如此糟糕,又想到这些在我们死时绝对不会带来痛苦的情况,使我们活着时便感到痛苦。在此出现了人性中*重要的原则——对死亡的敬畏。它是幸福的重大破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伦理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沉思录     下一篇:道教与北京宫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