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
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作者:赵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4351678 定价:37.0 出版时间:2008-11-01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记者:为什么后来很少见到《新闻联播》这样编排?
杨伟光:后来也有,但是没有那么轰动。
记者:接着说您下面的几个亮点吧?
杨伟光:第二个就是汉城亚运会。第十届亚运会那时卫星传送很不发达,广播因为当时可以直播,大家都听广播。电视一般第二天第三天才把录像传回来,再播出。1986年卫星非常少,但是已经开始有了。
那次我们下决心,这次电视要不一样,电视的新闻速度一定要超过广播。这是我们出发前的一个目标。
*后金牌谁是**?当时估计我们**,这个新闻我们一定要先发。为了做这个,虽然那时我们经济很困难,但还是从汉城到中央电视台租了一条专线,那边拿起电话,这边就响了,不用拨打。电台不一样,还是搞长途电话,拿起电话以后,首先是韩国的国际台,然后转北京的站,然后转到中央电台的总机,然后再到体育部。而我们是拿起电话就是北京。
第~块金牌是自行车1万米的接力比赛,这个金牌我们一定要争取拿到,即使拿不到,消息也要整体报出来。我们台有个记者是朝鲜族人,他在终点的地方备有~部电话。我说你去了以后先跟韩国的工作人员讲朝语,跟他们搞熟。他去了.以后,韩国的兄弟说你有什么事情随便说,可以帮忙。结果我们的自行车队**个到达,他拿起电话,说拿了**了。当时一说**了,我们马上就写成稿子了,但是很担心,准确不准确?我要传给体育部副主任,我说收到消息了吗?说还没有收到,我说估计不会错,发。**个报道:中国拿了**块金牌。我们发出了半小时以后,新华社和广播电台才发这个新闻,实际上我们发新闻的时候,现场的比赛还没有结束,后边比赛还在跑,这是与现场直播同步进行的。后来只要现场中国队拿了金牌了,我们都**个马上传回北京,然后加图像新闻。所以弄得广播电台没辙了,这次大家都看电视。这是第二个亮点。
第三个亮点,是1985年人大常委会讨论关于企业破产问题。那时候国务院要通过一个《破产法》,在人大引起了很大争论,领导上有不同意见。后来社教中心的同志找我,说我们想把《破产法》弄出来,是不是允许我们采访?我说这个新闻能不能播出,我们没有把握,也可能播,也可能不播。我说我支持你们去,因为这个事情人大争论得很激烈。都拍完了,先送给副委员长看,他不敢拿主意,说这个事要播出的话,得请彭真委员长看。彭真看了,说挺好,可以播。结果一播出,影响很大。
第四个呢,是1987年3月份,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当时正在反“自由化”,国际上认为中国倒退,我们觉得这届人大*后一次会议一般不会做什么重大决定。但是当时中央领导决定,利用这个会议解疑释惑,把国内和国际对中国的政治形势的一些疑问,比如中国还是不是坚持继续改革开放?应该通过这次会议向大家宣传。所以我们安排了8次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是报道组副组长,说杨伟光你看看怎么办?我说电视这种发布会,一般是外国人提的问题不能说,只是简单的说说,发*一般的短新闻,现在你要解疑释惑怎么办?*好的办法是中央领导讲什么让全国人民知道,让外国人知道。我们提了一个方案,就是把这8次座谈会的现场录制下来,然后剪辑播出,那是很大胆的。当然,广电部马庆雄副部长通过了,艾部长通过了,然后拿到人大,人大激烈地争论,说那怎么行?实况剪辑播出,不得了。我说对领导同志现场的回答内容加以整理、修改,然后领导看,第二天发。那跟以前的情况不一样了。国内可以不让人知道,但是外国人*尖锐的问题人家广播会放头条。人民应该有知情权,所以你要让人民知道。这一下子人大又翻过来,说可以。但谁来定稿?说广电部负责,出了问题打广电部。后来我们找了三个人,一个副总编,一个是外县的副局长,一个新闻局局长,三个人当顾问。因为还有新华社传回来的,看哪些不合适,两边一对,就编了。结果一下子连续8天,每天这么播,引起了极大轰动。
我们心里想这样行不行?一直到3月12号植树节,领导说这几天是电视热,记者招待会,很好。那次震动很大,实际上我知道我们冒得风险很大。
记者:有没有打“擦边球”的问题?
杨伟光:有些问题是非常尖锐的。比如说一些记者问彭真,中国分。改革派一和“保守派”,彭真你是“改革派”,对此有何评论?
记者:这个也播出了么?
杨伟光:播出了。还有记者问他,胡耀邦总书记的职务你起了重要作用,对此有何评论?他回答得挺好,都是很尖锐的问题。当时,这在全国影响很大。
记者:对电视新闻的改革,具体情况怎么样呢?
杨伟光:我是1991年底担任台长,1992年我就把第四套节目开设起来,原来只有三套节目。1992年底,那时候中宣部是丁关根同志主持工作。有一天新闻局的局长到我办公室,他说现在中央领导要求抓一些热点问题,要群众去发表意见,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平衡心态。他说你考虑考虑。
当时以我的思想,这个提议当然符合我的想法,我一直认为新闻应该是电视台的主体。当时中央电视台存在两大争论点:电视台应该是以新闻为主体还是以文艺为主体?所以当时我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新闻是骨干,是主体,这个要明确,虽然每天播出的时间不一定*多;一个就是你是新闻单位,新闻节目必须增加,这个也要明确。对热点问题,我们也有些经验了,过去有《观察与思考》,属于揭示问题的。但《观察与思考》几起几落,形势好的时候大家自由一点,出来反映情况,稍微紧张一点就挨批。1989年的时候就是挨批阶段,不敢谈问题了。我想如果这次是中央的一个决策的话,光这么说不行,你应该有正式的文件下达给所有的新闻界,我是根据你的要求来做的。结果1993年春天中宣部发了文件,里面把这个写到了。就是新闻媒体要找热点,找工人、农民、学者对热点问题发表意见来平衡心态,解决一些矛盾。这么一出来以后,从我的心态上讲,很希望这样做。现在给了这个口径,我认为可能对以后是个机会,是个机遇,是抓住它还是怎么办?当时决定还是抓住它,首先作为新闻单位的定位,先搞起来。
那年3月1号,**次由每天四次新闻变成了7点、8点、10点、12点、14点、10点、18点、19点等整点新闻,前后共12次。
记者:《东方时空》是在这个时候搞起来的么?
杨伟光:当时情况是这样,整点新闻节目搞起来后,还要策划一个栏目,实际上是现在《东方时空》这个栏目的*初策划。结果他们录了一个叫《新太阳》的节目,开始并没有送到我这儿,而是送到沈纪那边。我说你们的“新太阳”不好,我说不行。孙玉胜非常坚持,说这个好,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样说当然也有道理。但是我说有这么多人,不一定按你的思路走,大多会按照政治的观念走。*后我说如果出了毛病,人家是不会找你的,肯定找我,所以你们不要搞了,回去再多出几个题,拿给我来看。他们回去后又出了至少十几个题目,见里面有一个“东方时空”,我圈了一下,说就这个吧。因为当时看到“东方时空”,我就觉得这个题目好,“东方”象征着东方的文化,“时”是一种历史感,一种厚重感,“空”是无限的开阔,保有量特别大。这样就定下来了。结果根据这个名字做的片头很成功,这些不是我的功劳,都是他们做的。
社会科学 新闻传播出版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修订版)
下一篇:中国男人调查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