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

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

作者:赵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4351678

定价:37.0

出版时间:2008-11-01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 内容简介

《新闻调查》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具深度的调查性报道栏目。
  十几年来,这个栏目如何产生、发展并走到今天?这些活跃在媒介前沿的新闻人,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思考与探索?在“探寻事实真相”的背后,有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读者从本书中可以看到电视新闻人的生存状态、采访经验、理论探讨以及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轨迹与缩影。

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 目录

自序
杨伟光 新闻需要“度”的把握
孙玉胜 调查,是把未知的意义告诉观众 
庄殿君 新闻的人锐气
张步兵 首先是好看,然后才谈开掘意义
王坚平 信息量、调查路径与电视语言
夏骏 一个人能做什么事,有偶然也有必然
刘春 《新闻调查》有点儿像“水泊梁山”
赛纳 “新闻工厂”与“探寻事实真相”
张洁 *大的敌人是我自己
钱钢 《新闻调查》需要很长生长期
王利芬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王志 不会质疑的记者还是记者吗?
董倩 任何一次采访,对我都像探险
于丹 媒介的角色是担当理性秩序的重建
叶凤英 冲在**线的记者,才是真正的记者
朱羽君 坚守这样的阵地不容易 
麦天枢 有历史智慧才能有正确与优秀 
展江 调查性报道的实质是为了公众利益
陈昕 新闻媒体的价值中立与倾向性

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 节选

杨伟光 新闻需要“度”的把握
广东梅县人。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91年任中央电视台台长。1994年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自1992年先后开创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热点栏目,并推出了一系列电视改革措施。现任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著有《电视论集》、《电视新闻论集》、《电视改革论集》等书。
赵华(以下通称记者):您是怎么来的中央电视台?
杨伟光:我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以后,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编辑、记者、部主任,然后当副台长,主管新闻。1985年7月份,广电部副部长找我,说决定调你到中央电视台管新闻。我说我的同学就在中央电视台,他们还没当副台长。就担心从广播里调一个人去,人家服气不服气。所以第二天在艾知生部长门口等着,说你们再研究一下,现在我到中央电视台不合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时也需要我,当时正台长和另外两个副台长是老同志,都下来了,就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副台长,我一走就剩一个人了。
记者:当时调您到中央电视台是当台长吗?
杨伟光:当副台长,主管新闻。领导的意思就是电视现在正在发展,很需要人,你还是过去吧。我这个人是党员,从来不讲价钱,领导让过去就过去了。过去以后,允许我带一个人一起过去,那就是后来的副台长沈纪。
记者:刚上任的时候,主要做些什么呢?
杨伟光:我们很小心,过来以后不能随便乱讲话。两个月后写了改进电视新闻的报告。一个就是要贯彻新、快、广泛性。那时候新闻太慢,下午3点一些活动结束以后,记者不回台里,回家了。我说应该活动结束了回来编当天的新闻,他们说没关系,广播就是声音和文字,我第二天播出是有形象的,还是有人看。我说如果你又有声音又有图像,比别人先播出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等第二天呢?我说当天的新闻必须当天播出。后来发展到,下午5点开始的新闻,6点或者6点半结束的新闻,都当天播出。如果是刚收到的消息,前面加上“各位观众:现在播出刚刚收到的消息……”。
1985年以前是没有的,那时是头一天的新闻第二天播,都是这样的。
记者:这种改变是您来这儿多长时间开始的呢?
杨伟光:估计一年就改了。我到了两个月后写了一个报告,**篇就是《关于电视新闻改革的几个问题》。有一系列的目标、要求、措施,都提出来了。
过去我学的是报纸新闻学,我觉得电视新闻应该讲究时效。但是20世纪80年代不具备这个条件,我们就想,能够突破的时候应该大胆地突破。所以我认为,1992年,实际是电视新闻逐步按规律有所突破,但是还不算深度改革,真正的改革是从1993年开始的。
记者:那1993年之前有哪些值得总结的?
杨伟光:从1985年到1992年,新闻改革上有四个亮点,当时全社会影响很大,议论纷纷。
**个亮点,是关于美国的“挑战者号”升空爆炸。按照我们以往编排,都是先国内后国外,这是一个规律了,现在还是这样。但当时拿到这个新闻以后,编了6分钟,怎么放?各种意见都有。*后我们决定就放头条。因为这是世界性的新闻,是全世界重要的新闻,而且用了6分钟。后面是李鹏表示哀悼,再后面是胡耀邦,胡
耀邦那时是总书记。当时觉得试一试,看看反应怎么样。结果社会上反响强烈,也有说这个国外事件怎么放前头?但是整个新闻界认为干得好,领导也认为可以。有些人说这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新闻传播出版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