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及志怪小说选-(汉英对照)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6-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神话及志怪小说选-(汉英对照)

中国神话及志怪小说选-(汉英对照)

作者:丁往道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0118398

定价:25.0

出版时间:2008-01-01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来没有唐代那种繁荣的局面。在小说方面,宋代的一个重要的贡

献是编成了一部古代小说总集——肽平广记)》。它收录了上自先

秦、两汉,下到北宋初年的作品共约7000则,分编500卷,总字数

近300万,共采录书籍340余种,其中不少有价值的书早已失传,

幸亏有肽平广记)》才得以保存一部分。7000则故事中有相当数

量的关于神仙鬼怪的作品。

    宋代已经有用白话文写成的故事,通称“话本”。元、明、清几

代*著名的小说是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如《三国演义)、《水浒)》、

《西游记)》、《懦林外史)》、《红楼梦)》等。搜罗在流传很广的“三言”和

“二拍”①中的短篇小说也是用白话文写的。

    到了清初,又出现了一部用古文写的志怪小说集——蒲松龄

的《斋志异》。这本书风行一时,受到普遍的赞扬。在此之后,又

有主持《四库全书)》编纂的纪昀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其中有一

些涉及神、狐、鬼、怪的传闻记载。纪昀之后,用古文写的神话或志

<节选内容>=怪小说虽然还有一些,影响很大的就不多了。

(二)

    关于中国神话的特点,已有一些专家进行分析研究。以下几

点是很明显的:

    一、神话与历史难以分开。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的

历史,部分地根据传说,而传说和神话是交结在一起的。如伏羲、

神农、黄帝、夏禹这些古代的英雄和领袖,既是传说中的历史人

物,也是神话中的重要角色。甚至周代的文王、武王、姜太公,也和

神话有关,因为他们据说是在神的帮助下成就其事业的。正如前

面提到的,古代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历史化了。反过来说,古代历史

也在某种程度上神话化了。

    二、歌颂劳动创造。这一类的神话故事多得很,如燧人钻木取

火,伏羲仿蜘蛛网而造打鱼捕兽的网,神农尝百草,后稷教民稼

穑,夏禹治水,等等。魏晋以后的志怪小说中也有一部分以能工巧

匠为主角,对他们的智慧大加称赞。

    三、赞美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鲧和禹相继治水是

个很典型的例子。鲧窃天帝的“息壤”以堙洪水,结果天帝派人把

他杀了。可是鲧的肚子里生出禹来,继承他的治水大业,禹历尽干

辛万苦,30岁还没结婚,婚后4天便又去治水,终于治水成功。

“愚公移山”的故事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它歌颂普通劳动人民的

苦干和坚毅的精神。

    四、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三王墓”是个例子。会铸剑的干将

 被楚王杀害,其子赤比立志报仇,为此自刎,好让别人持他的头去

见楚王,乘机把楚王杀掉。又如韩凭妻被宋康王夺去,听说丈夫已

死,便跳楼自尽。她的坟和丈夫的坟相距不远,两个坟上各长一棵

大树,“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五、赞美对真正爱情的追求。“牛郎织女”肯定是*古老的恋

爱故事中的一篇,以后文人所写的神话故事中,人神、人狐或人鬼

真诚相爱的情节很多。这类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在封建礼教压迫下

人们对真正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六、劝善惩恶。在魏晋以后的志怪小说中这是个重要的主题。

可能是受儒家关于仁义道德的教导和佛家的“善有善报,恶有恶

报”思想的影响,许多文人们创作的故事都有人皆应做好事、不应

做坏事的寓意。例如董永是个勤劳、诚恳又孝顺父亲的好人,所以

天帝就派仙女来帮助他。而那些做坏事的人、神、鬼、怪,到头来都

自作自受,没有好结果的。

    这些特点,也许可归结为一个总的特点:中国的神话,不论远

古的还是后人创作的,都富于人情味。许多神、鬼、狐、怪都被描写

得有人的气质和人的感情。他们多数很善良,如好人一样地善良;

少数很凶恶,如坏人一样地凶恶。在许多故事中,神怪和人有割不

断的联系。他们变成人,渴望和人在一起过人的生活。总之,中国

的神话创作者通常用描写人的方法来描写神,或者说把他们当做

人来描写,赋予他们人性。所以我们在读神话的时候,往往觉得神

怪并不可怕,而是可爱,甚至可佩;并不觉得他们高不可攀,而是

感到他们和我{门相似,可以互相理解。这大概是古代神话至今仍

右极大的蛛力的缘故吧。

     当然也有一些故事宣扬宿命论、轮回说,或各种封建的伦理

道德。这并不奇怪,因为文艺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反映一个时代的

思想。

(三)

    从语言艺术和写作技巧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神话和志怪小说

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古汉语非常简洁,几百个字、甚至几十个字

就说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尽管如此简短,还可能包含对话和人物

姿态及心理的描写。且以“愚公移山”为例。在听说北山愚公开始

挖太行、王屋二山之后: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下能

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

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这是多么生动的对话!而且还有着墨不多的描写:“笑而止

之”和“长息”。把两个人物的神情刻画出来了。

    再看唐人小说“画工”:

    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日:

“世无其人也,如何令生,某愿纳为妻。”画工日:“余神画也,此亦有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外语 英语读物 英汉对照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