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875-1063)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九色鹿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875-1063)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作者:方震华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520132565 定价:68.8 出版时间:2019-04-0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类似的例子在唐代灭亡后仍持续出现,特别是北方那些短命王朝的皇室成员,而这些政权的建立者皆是以好战残酷而闻名。例如,后梁创建者朱温的长子朱友裕(904年逝世)喜好写诗,并与文士分享他的作品。有次他的父亲被一名进士的粗鲁举止激怒,幸好朱友裕及时介入,才让这位莽撞之士免受严厉的惩罚。 《唐摭言》卷三,第40~41页。朱温的另一子朱友贞(888~923,913~923年在位)也喜好文学活动。在朱友贞取得皇位之后,敬翔曾经批评他“儒雅守文”,以致不曾亲自指挥军事行动。 《旧五代史》卷一八《敬翔传》,第248~249页。文化涵养不仅局限于汉人统治者。分析这段时期的沙陀统治者,可以发现**代武将与其子嗣之间的明显的差异。**代的沙陀武将几乎没人识字,但是他们的儿子很快读书习文。举例而言,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在十三岁时开始研读儒家经典。成为后唐皇帝后,他喜欢向武将吹嘘自己能够手抄《春秋》。 《旧五代史》卷二七《唐书三·庄宗纪一》,第366页;卷一三三《高从诲传》,第1752页。李存勖的继承人李嗣源(867~933,926~933年在位)是靠战功发迹,*终夺取皇位的文盲,不过他的儿子李从荣(933年逝世)雅好文士,更热衷写诗,前后完成了千余首诗作。 《册府元龟》卷二七〇《宗室部九·文学》,第3067页。李嗣源的另一个儿子李从厚,也好读儒家经典,且以坚守儒家道德规范而博得美名。 《旧五代史》卷四五《唐书二十一·闵帝纪》,第613页;《资治通鉴》卷二七六,天成三年十二月,第9026页。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后晋,石敬瑭的次子石重信(918~937)与三子石重乂(919~937)皆以身作则地遵从儒家原则,而为时论所称。 《旧五代史》卷八七《寿王重乂传》,第1140页;《新五代史》卷一七《高祖子重乂传》,第184~185页。
在皇室之外,类似趋势也普遍发生在高层武将后代的身上。武官之子尽管继承他们父亲的军事头衔与职位,有些人仍倾心儒家传统,并与文士极为亲近。比方说,在关中地区自立的节度使李茂贞(859~924)不大能识字。 李茂贞曾经承认他丝毫不懂文士的礼仪,见《资治通鉴》卷二六三,天复二年八月,第8578页。不过,他的两个儿子李从曮(898~946)和李从昶(938年逝世)却喜爱文艺,乐于别人称赞自己的文学才能,并且亲近文士,与之交游。 《旧五代史》卷一三二《李茂贞传》,第1742~1743页。类似的转变,甚至出现于那些极端抵制文学的武人家庭。例如,后汉武将史弘肇经常表现出对文士的憎恶,也轻鄙文治传统,但他的儿子性喜文学,还一度阻止史弘肇对文人施以过度严酷的惩处。 《旧五代史》卷一〇七《史弘肇传》,第1405~1407页。在某些事例中,名将之子甚至完全放弃军人生涯,而在仕途上选择文职。举例来说,张存敬(901年逝世)是后梁的武将,以骁勇善战、武艺高强而闻名。他的儿子张仁愿(895~945)却成为后晋朝的文臣,以孝友与善理刑狱而享誉于世。 《旧五代史》卷九三《张仁愿传》,第1234~1235页;卷二〇《张存敬传》,第275~276页。西川正夫分析了《旧五代史》的列传,发现九个武官之子成为文官的例子,见《華北五代王朝の文臣官僚》,《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27(東京,1962),頁227。显然,在10世纪中,许多军人家庭历经了一场急遽的文儒化过程。
武人对儒学与文艺的接受,缓和了文武官之间尖锐的差异。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武将,喜欢模仿文士的生活方式,即便在参与军事任务时也试图为自己树立文人的形象。在战场上,他们身披甲冑,亲历石矢,是出色的指挥官与勇敢的战士;回到驻地后,他们便换上儒服,遵守儒家的礼仪,接见文士并参与文艺活动。 武臣效仿儒生言行与装束的事例,参见西川正夫《華北五代王朝の文臣と武臣》,頁292-293。此种文化认同上转变所产生的政治结果,很值得注意。文儒化的武人对文士与儒学的尊重,帮助了文人官僚在政府中维持地位和影响力。好几位身居要津的武人甚至尝试通过与文臣合作的方式,恢复传统的官僚政治,先前章节提到的郭崇韬与李从荣,便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例证。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武人势力扩张所带来的冲击具有多重面向。一方面,政府部门中与文治相关的事务在规模与结构上都明显遭受缩减,以致普遍地损害了传统文教的发展。但在另一方面,即便面临这样显著的倒退,文官仍旧试图延续文治传统,努力地展现他们的专业价值,说服君主与武官了解采行文治的必要性。尽管拥有知识素养的武官是相对少数,而且他们新取得的“儒者形象”也未能弥补时人对武将的负面观感,然而,正是这些文儒化的武将,缓解了文武精英之间的相互仇视,且*终在10世纪后半期与文人联手,共同在中原地区重新建立文治政府。
九色鹿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875-1063)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作者简介
方震华 祖籍上海,1966 年生于台湾台南。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台湾师范大学历史所硕士,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以唐、宋时期政治、军事史为主,尤其关注军队体制、文武关系、战争叙事与夷夏关系等议题。
政治军事 政治 中国政治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贵州改革开放40年丛书:遵义卷
下一篇:欧盟的危机:关于欧洲宪法的思考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