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与人生 第二卷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西方哲学与人生 第二卷

西方哲学与人生 第二卷

作者:傅佩荣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42627384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08-04-01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句话就是:“人类天性渴望求知。”他首先以感觉作为例子。譬如,人有视觉,就总是希望对一件东西能够看得更清楚,由此可知,人类总是希望对真相有更多的了解,获得更多的知识。
我们是否能对亚里士多德这一点主张有所质疑呢?答案是:不能。因为我们一旦质问亚里士多德,他凭什么提出这项主张,那么我们这种态度不就是一种渴望求知的天性的表达吗?因此,不管由正面提出理由支持亚氏的论点,或由反面质疑亚氏的主张,事实上都表现了“人类天性渴望求知”。
  思想方法
人类天性渴望求知,但有些人求知的时候,只是凭借着原始的本能,靠着感觉产生一些印象,并将之视为真理的全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求知欲必须配合适当的方法,才不致对真理有所误解。
关于思想方法,亚里士多德首先谈及逻辑。所谓逻辑,主要是探讨思想本身的规则,使我们的思考活动得到一个适当而有效的方法与工具。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分成概念、判断及推论三个部分来探讨,这不但在当时是一种创举,连后来的逻辑发展,其讨论范围也以这三者为主。
首先,所谓概念,就是名词。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必须先厘清所使用的名词或概念之意义。意义不同于意象,意义是一个名词的客观内容,意象则是由人加于名词之上的主观成分。譬如“龙”这个字,字典上有其固定的意义,但在不同的人看来,则会有不同的意象。中国人将“龙”视为一种崇高的民族象征,并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西方人却将之视为恶魔的象征。这些心理上主观的想象均属于意象。逻辑要求我们必须将主观之意象去除,只保留客观之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进行思考或讨论的**步,唯有遵守此一规则,在讨论上才会有交集,否则若是各说各话,在思想上根本难以沟通。
其次,当我们将概念的意义界定之后,接着就要作出判断。所谓判断,就是将两个概念用“是或不是”连接在一起,譬如,“这根蜡烛是红色的”或“今天是雨天”,亚里士多德将所有的判断分为四种格式。**种是全称肯定判断。譬如,“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勤劳的”。第二种是全称否定判断。譬如,“所有的中国人都不是勤劳的”。第三种是特称肯定判断,譬如,“有些中国人是勤劳的”。第四种是特称否定判断,譬如,“有些中国人不是勤劳的”。只要仔细去分析,任何述及事实的语言,实际上都是由这四种格式所组成。
逻辑学中的第二个部分是推论,推论有基本的形式,亚里士多德提出三段论法作为说明。所谓三段论法,是指“一种论证,只要假定某事成立,则其他事物亦因某事之真而随之必然推衍出来”。深一层言之,所谓“假定某事成立”,就是指论证的前提,所谓其他事物,则是指结论而言。亚氏的三段论法是由大前提、小前提及结论所组成。譬如,我们以“凡人都会死”为大前提,以“苏格拉底是人”为小前提,便可推论出“苏格拉底会死”此一结论。
 ……

西方哲学与人生 第二卷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
  学历: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
经历: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
荣誉: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
曾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
其《成功人生》获台湾地区“最高文艺奖”,《儒道天论发微》获“中正文化奖”。
傅教授是台湾地区著名的哲学普及大师、演讲家。近十几年来,每年开展200多场人牛哲学讲座,从学校到企业,从文化团体到基金会。都常见其身影和足迹。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
  大陆已出版作品包括《哲学与人生》(东方出版社)、《智者的生活哲学》、《智慧与人生》、《赢的人生哲学》、《孔子的生活智慧》、《心灵导师》、《自我的觉醒》、《傅佩荣<论语>心得》、《人生中不可不想的问题》、《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庄子>心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解读论语》、《解渎易经》、《解渎庄子》、《解读老子》、《解读孟子》(线装书局)等。

西方哲学与人生 第二卷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