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与人生 第二卷
西方哲学与人生 第二卷作者:傅佩荣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42627384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08-04-01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引言
时代背景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时代的马其顿人,其父曾任马其顿国王的御医。亚氏十七岁离开故乡,赴雅典求学,成为柏拉图学院的一员,跟随柏拉图学习了二十年之久。在学院里的时候,亚氏表现了过人的精神与毅力,对一切学科的知识,无不认真钻研,并且从不厌倦。传说他曾自己制作一个机器,用来惊醒自己,使睡魔不至于打断他研究的时间。亚氏三十七岁时,柏拉图去世,他一度有机会接掌学院,但败在柏拉图之侄史伯西普士手下,于是便离开了雅典。
亚氏后来受马其顿国王菲力普之聘,回乡担任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时太子才十三岁。在哲学家之中,像亚氏能担任帝王之师,算是很幸运的。亚氏见闻广博,或许由于这一因素,使得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眼界大开,不再局限于马其顿一地,终能兼并希腊各邦,并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当雅典被亚历山大征服之后,亚里士多德以帝王之师的身份重回雅典,创办自己的学院。他的学生们后来被称为漫步学派,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亚氏讲学的时候,经常一面说话、一面散步。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崩逝,希腊各邦掀起反马其顿的风潮,亚氏亦被波及,且被雅典人控以“渎神”之罪名。为了避免重蹈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覆辙,他逃离雅典,留下一句名言:“我不要让雅典人第二次谋杀哲学。”第二年他就过世了。
亚氏的哲学虽以理论建构知名,但是对于实际人生也有明确指引。他除了启蒙亚历山大大帝的眼光与心胸之外,也对其他人物产生影响。例如,他有一个身居城邦领袖要职的亲戚,在兵败被俘之后,坚不透露军事计划,在严刑逼供之下,未吐一言,临死前说:“请转告我的亲朋故旧,我不曾做出任何使哲学之名蒙羞的事。”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力。
思想背景
苏格拉底早就指出,我们不该只研究关于大自然的问题,更应该研究人本身的问题,因为无论我们对大自然研究得如何透彻,却仍然可能并不明了立身处世之道。所以,苏格拉底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与其在雅典城外研究树木,还不如在街头跟一些朋友谈论人生问题,换言之,人必须将注意力由大自然转到人自身之上。
但是,当我们把焦点摆在人的身上时,却又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的世界是相对的。城邦之间的法律规章、风俗习惯往往大有差异,甚至人与人之间对同样一件事情的感觉和看法亦不尽相同,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如何在关于人的问题上找到标准呢?针对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提出了一套辩证法,也就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在真理的追寻上,形成一套不断往上提升的历程,企图为每一件事物,找到大家所共同接受的定义或标准。常言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只要你跟一位背景不同的人讨论问题,就会发现:原来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另一种想法,如此便可借此修正己见,让自己慢慢进步。通过这种辩证的形式,我们便可获知宇宙与人生中,真实而永恒的原始典型,柏拉图称之为“理型”,正确的认知活动应该以其为对象。
在一切理型中,柏拉图特别看重关于价值的理型,但对于树木、牛、马等自然界事物的理型,则不太关心。因为柏拉图认为,关于自然物的研究对人生没有太大的用处,反之,关于节制、勇敢、正义、忠诚这些概念,则与日常生活的行为抉择有关,为人生价值之根源所在。
由上文叙述可知,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的哲学,强调先去肯定一个价值上的标准,以之作为日常生活的典范、原则。换言之,柏拉图思想是推崇一个永远不动不变的理型世界。柏拉图的理型论将价值视为理型界的事理,而非现实世界的产物,他否定了现实世界有属于真理的可能。但是亚氏认为,我们不该只肯定上层的理型世界而忽略了下层的现实世界,反而应该正视后者所有的问题,肯定其实在性。
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希腊原文的意思是:“老师是我的朋友,但真理是我更好的朋友。”这暗示着他与其师柏拉图在思想上的关系,亚氏凭借其经验科学的背景,肯定现实世界不是纯属幻影,并进而建立一套与柏拉图理型论迥异的经验论哲学。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差异问题,正是哲学史上长久争论的重要问题。不过,我们也不宜过分夸张他们之间的歧异,毕竟亚里士多德追随了柏拉图二十年,曾是柏氏*得意的门生。柏氏过世的时候,亚氏的感念之词是:“这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他的大名使邪恶之辈缄口吞声,欲赞无语;除他之外,更无别人以言以行清楚昭示众生:凡有德者,必有真乐。呜呼!我辈之中无人可与他匹俦。”
亚里士多德的学问至为广博,大概除了数学以外,没有一门学问不受到他的注意,也没有一门学问不以他为泰斗。他的治学计划极大,对于已经成立的知识,他能拣择分辨,加入自己的心得。遇到新的知识领域,他就发明新的科学,像理则学与动物学就在他手中成立。他的著作范围涵盖了理则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天文学、修辞学、气象学、动物学等。、由此亦可想见亚氏对现实世界与经验科学的重视。他与柏拉图在立场上分道扬镳也是不难想象的事。
我们对于“变化”问题有两种解释方法:
首先,就像柏拉图一样,认为变化是虚幻的。譬如,天际之白云苍狗,固然可以表现出各种事物的形象,但那毕竟是假的,而非真的事物。由此柏拉图认为,一切感觉所面临的变化对象都是虚幻的,唯有借着理智超越感觉,才能认知事物的本质。
第二种看法认为,变化并非仅是幻象,因为事物之存在及其行动必然有其道理,因此在变化的现象之中,应可寻获一些真理。譬如,大自然的生命现象,一颗不起眼的小种子中就蕴含有令人惊叹的潜能,经过阳光、空气、水的孕育,日后便有可能成为数人环抱的参天巨木。这个由小到大的过程不就是一种变化现象吗?我们难道能说这些现象纯属虚假吗?不行,因为就算同是变化现象,但橡树的种子只会长出橡树,松树的种子也只会长出松树,它们为什么不会随意相互变化呢?由此可见,这其中一定蕴含某些真理。
亚里士多德对于变化现象采取第二种观点,认为变化不会纯粹只是虚假的,也不是任意的或偶然的,而必须进一步去解释它,这就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出发点。
人类天性渴望求知
目前大学中的哲学系都有一门必修课,就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亚里士多德的遗著中,有一部分内容放在探讨自然学(Physics)之后,尚未定名。于是,后代学者就以“自然学之后”或“物理学之后”称之,这就是“形而上学”一词的来源。意思是说:自然学探讨有形可见、变化万千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的“原理原则”,应该是另一种学问探讨的对象。形而上学的目的正在于此。西方哲学家习惯于把形而上学当作哲学的冠冕,亦即哲学中*高深的领域。如果我们对于现象界或经验界不够满意,想要找出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那么我们就会走到形而上学的研究范围中。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盗理-水浒潜规则
下一篇:舍得 舍不得:人一辈子的修行课:典藏版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