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儒释道
人生儒释道作者:张松辉 著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806659960 定价:20.0 出版时间:2008-05-01 出版社:岳麓书社 |
三、对名利的回避: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四、对名利的鄙视:永辞角上两蛮触,一洗胸中九云梦
第五章 处世篇
**节 出与处
一、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源远流长的隐居之风
二、性爱山水与终南捷径:隐居的原因和目的
三、大隐小隐与琴书酒色:隐居的方式
四、一曰可敬,一曰可杀:历代对隐士的态度
第二节 客观与主观(心与物)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主观对客观的“改造”
二、忘足,履之适也:主观对客观的适应
三、透过佛祖:主观超越客观
第三节 循规蹈矩与“倒行逆施”
一、“倒行逆施”的理论: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二、以不利为利:退步原来是向前
三、梵志翻著袜:“不颠不狂,其名不彰”及其他
四、思想上的“倒行逆施”:“胡孙弄”与“鱼钓人”
第四节 人力与命运
一、命定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二、人力论:我命在我不在天
三、尽人事,听天命:明智的选择
四、命运:先天条件、后天努力和客观机遇的结合品
五、偶然性:世间固有偶然事
六、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修己以待时
第五节 内圣外王与不执著
一、道家的*高境界:内圣外王
二、禅宗的*高境界:不执著
三、说得行不得:内圣外王与不执著思想的艰难实践
四、“虚舟”的效应:无情水任方圆器,不系舟随去住风
人生儒释道 节选
**章 学习篇
**节 烦恼即菩提
世俗的烦恼和佛教的智慧(菩提)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有了佛家的智慧,就不会有世俗的烦恼;摆脱不了世俗的烦恼,就说明他没有佛家的智慧。然而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对概念等同起来,提出了“烦恼即菩提”的观点。关于这一观点的内容解释,连佛教内部也众说纷纭。下面,我们先介绍有关这一观点的各种解释,再讨论它的现实意义。
一、对“烦恼即菩提”的解释: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烦恼即菩提”是佛教中的一个有名的命题,关于这一命题的含义,解释颇多。
**种解释认为,真相无二,万物为一,所以“烦恼”和“菩提”是一回事,不必把它们区别开来,故曰“烦恼即菩提”。这一看法的代表人物是六祖惠能。据《祖堂集》卷二说,神龙元年,朝廷派使者薛简前去迎请六祖惠能,惠能不肯进京,薛简便要求惠能说法,以便自己返京向皇上交差,二人有这么一段对话:
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薛简曰:“明譬智慧,暗喻烦恼。学道之人,若不用智慧照生死烦恼,何得出离?”师云:“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故。以智慧照烦恼者,是二乘人见解,有智之人终不如此。”薛简曰:“何者是大乘人见解?”师云:“《涅槃经》云:‘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别,无别之性即是实性。
处凡不减,在圣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这段话讲得比较难以理解,大致意思是说,一般人总认为佛法的智慧就是智慧,世俗的愚昧就是愚昧,把二者区分得十分清楚,包括小乘佛教的人也是如此。而大乘佛教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认为万物之间没有什么差别,所谓的智慧和愚昧是一样的。这_观点实际上是超越了是与非的界线,达到了庄子所说的万物一齐的境界。只有摆脱了是非、善恶的纠缠,人才能获得自由。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身处烦恼事之中而无烦恼可言。实际上,超越了是非的人,即是获得佛家智慧的人,他本身已经没有烦恼了。
第二种意见的代表人物是先后做过神秀、惠能弟子的神会。他认为,烦恼也好,菩提也好,都来自同一个人性,因此说“烦恼即菩提”。《神会语录》记载了他与给事中房绾的一次问答:给事中房绾问“烦恼即菩提”义。神会答曰:“今借虚空为喻,如虚空本来无动静,不以明来即明,暗来即暗。此暗空不异明(空),明空不异暗空,明暗自有去来,虚空元无动静。烦恼即菩提,其义亦然。迷悟虽即有殊,菩提心元来不动。”
白天的天空一片光明,夜晚的天空一片黑暗,黑暗和光明虽然不同,但承受黑暗和光明的天空却还是那片天空,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人性也是如此,不悟时人性是愚昧的,悟后人性是聪明的,愚昧和聪明虽然不同,但人性还是那个人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烦恼即菩提”了。
……
人生儒释道 作者简介
张松辉,男,1953年生,河南唐河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湖南大学文学院、岳麓书院。已出版《老子研究》、《庄子考辨》《〈论语〉〈孟子〉疑义研究》、《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汉魏六朝道教与文学》、《唐宋道家道教与文学》、《元明清道教与文学》、《儒释道与文人》、《十世纪前的湖南宗教》九部学术专著,出版《老子译注》、《新译冲虚至德真经》、《新译庄子》、《新译无能子》、《新译坐忘论》、《新译妙法莲华经》、《新译杜牧诗文集》七部译著。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