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书房·教育史论丛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朗朗书房·教育史论丛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朗朗书房·教育史论丛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作者:刘新科

开 本:16

书号ISBN:7300087736

定价:39.8

出版时间:2008-06-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朗朗书房·教育史论丛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本书特色

《朗朗书房·教育史论丛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结合这些教育名家的成长经历,阐述了不同名著的理论内容和实践特色,批判继承了中外历史上进步的教育思想,对于提高读者的教育理论素养,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朗朗书房·教育史论丛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所选名著,均为中外教育文献中的精品,同时也兼顾了当代一些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或国际组织对当前和未来教育的各种独到见解,多选名著时间亦延长至20世纪后期。读完《朗朗书房·教育史论丛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读者不但可以了解教育理论的历史源流,而且可以了解教育理论在当代的发展状况和对未来的展望。

朗朗书房·教育史论丛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内容简介

《朗朗书房·教育史论丛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由“中国教育名著选读”和“外国教育名著选读”两部分组成。中国部分选取了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颜之推、韩愈、朱熹、王守仁、王夫之、蔡元培、陶行知等十一位教育家,外国部分选取了柏拉图、昆体良、夸美纽斯、洛克、卢梭、斐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乌申斯基、杜威、布鲁纳、赞可夫、埃德加等十二位教育家,撷取这些教育家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和学习价值的教育名著三十余种进行选读。除除单篇外,每位教育家及其著作均有作者就简介、成书背景、内容精要、名著选读等内容。

朗朗书房·教育史论丛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朗朗书房·教育史论丛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前言

判断某一著作是否称得上“名著”,应有客观标准,而不能凭主观印象。大英百科全书董事会主席提出了衡量“名著”的六条标准:一是名著是经久不衰的畅销书,而非畅销于一时;二是面向大众,通俗易懂,而不是为少数专业人士写的书;三是名著不因时代变迁和政治、思想、原则的变更而失其价值;四是名著言近旨远,隽永深刻,一页书的内容多于成本的其他著作;五是名著有独到的见解,能言前人之所未言,言他人之所不敢言;六是名著探讨了人类长期困惑、悬而未决的问题,并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们认为,“名著”应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行各业的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雅俗共赏的名著,一类是各个专业领域中主要供专业人士阅读的名著。因为读者对象不同,对名著的要求也不同。前述六条标准中,第二条标准只适用于前一类名著,其他五条适用于后一类名著。本书所选的名著基本上符合后一类的五条标准。它们是中外浩如烟海的教育文献中的精品,是中外教育历史发展长河中有深度的、有影响的理论著作。这些著作经过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炼,是公认的优秀作品,它们的价值是普遍的、永恒的。读这些名著,不管是否同意或接受作者的观点,你都会感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除了‘上述几条名著标准外,我们在考虑本书的篇目时,还特别注意了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这一原则。因此,我们还选择了当代一些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或国际组织对当前和未来教育的各种独到见解的代表作——尽管它们还有待历史或岁月的考验;同时,本着厚今但不薄古的“入选条件”,我们将选择名著的时间界限延长到20世纪后期,力争做到融古今未来于一体。这样,读者读完本书,不但可以了解教育理论的历史源流,而且可以了解教育理论在当代的发展状况和对未来的展望。
同时也应该看到,教育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它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事业,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理所当然地受到全人类的关注。收入本书的教育名著的作者并不都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之中还兼有哲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心理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等。圈内人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非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站在教育之外看教育,往往比圈内人士别具慧眼、入木三分。因此,善于“兼听”的读者必然从中受益。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关于洞穴的比喻,认为接受教育可以把人带出黑暗、愚昧的洞穴,走向理性之光。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我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如何才能走出“洞穴”,走向进步呢?
其一,阅读名著要有鉴别眼光。名著是智慧的结晶和源泉,名著的作者都有其超乎常人的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他们为人类的文明、智慧、经验、思想的积累和升华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使世世代代的后人受到启迪和教益。但是,一切历史上优秀、睿智的人物,都有由于时代、社会地位、个人经历等各种因素所带来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对任何一位名著作者,即使是曾经或仍然声名显赫的大家,也不能盲目迷信。说某一个人的话句句是真理,这是愚昧的宗教式的迷信。名著中也有糟粕。有时,精华和糟粕扭结在一起,难分难解;有时,精华藏匿在满是糟粕的内核中;有时,糟粕又藏匿在闪闪发光的外壳中。由于篇幅的限制,本书只是将每本名著的梗概、主要思想揭示给读者,使读者提要勾玄,作为进一步选择、阅读原著的向导,我们没有对名著中的各种倾向、主义、论点和材料一一进行分析、评论、批判。我们相信,读者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会有足够的判断力对每一本名著或每一种观点作出高屋建瓴的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作“剥取”功夫。
其二,阅读名著要有序有效。我国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详细论述了读书要有序有效的含义。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并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他还在注解《论语》“譬如为山”时指出:“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有序读书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治学应该坚持不懈,不断长进。体现在读具体的著作上,就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未明于前,勿求于后”,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有效读书则是要反复阅读,在遍数上不能打马虎眼,对书中的内容要了如指掌,对名物训诂要一一领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就会水到渠成。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教育 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