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与发展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与发展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与发展

作者:何克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3138562

定价:29.0

出版时间:2012-03-01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与发展 本书特色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教育思想、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教学观念、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以及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和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文化基础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自主创新等七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对于椎讲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和教学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与发展 目录

**章 概论
**节 关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关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教学观念
一、对已有两种教学观念的改进
二、“有意义传递--主导下探究”式新型教学观念的实施方式
三、目前国际上在教学观念方面存在的弊端及其原因剖析
第三节 关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教与学理论
二、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二一一系统论
第四节 关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
一、一个学科理论体系的组成
二、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三、建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
**节 引言
第二节 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
一、逻辑起点的本质规定性
二、对教育学逻辑起点的论证
三、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
第三节 由逻辑起点研究引发的思考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
一、关于“学习起点论”与“教育起点论”的分歧’
二、关于教育技术学是定位于“技术”还是定位于“教育”的争论
第四节 对西方教育技术定义的不同看法与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的形成
一、aect定义是学科定义还是应用领域的定义
二、对aect定义应如何翻译才忠实于原文
三、对aect定义应如何客观评价
四、aect定义和aect定义相比较是前进还是倒退
五、如何给出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文化基础——孔子的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节 引言
第二节 现代工业社会的固有顽症
一、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不能同步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彼此对立
第三节 医治现代工业社会顽症的处方
一、教育学家的处方——教育的四大支柱
二、心理学家的处方——情商eq)
三、经济学家的处方——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物理学家的处方——热力学第二定律
五、哲学家的处方——“天人合一”世界观
六、综合性处方——孔子教育理论
第四节 儒家学说的理论体系与核心内容
一、儒家学说的理论体系㈦
二、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学
三、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世界观与“中庸”思想方法论
四、正确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
五、先秦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孔子教育理论
第五节 孔子教育理论——弘扬和推行仁道的思想、理论
一、孔子教育理论涵盖的主要内容
二、孔子对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
三、孔子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
第六节 孔子教育思想——医治工业社会顽症的有效处方
一、孔子教育理论与教育的四大支柱
二、孔子教育思想与eq理论
三、孔子教育思想与“天人合一”
第七节 孔子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基于孔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教育改革新方案
二、基础教育改革新方案的三大特色
三、基础教育改革新方案与应试教育“转轨”问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理论”的自主建构
**节 引言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界定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分析
一、西方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二、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第四节 信息化教学核心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建构
一、西方国家的主要“整合理论”
二、中国特色的“整合理论”
第五节 关于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理论”和“教与学方式”的探索:
一、“学教并重”的教与学理论
二、中国学者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的探索
三、中国学者对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拓展
第六节 在应对教育信息化面l临的严峻挑战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教育信息化在新阶段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世界各国迎接教育信息化所面临挑战的对策
四、对国内外各种对策的分析比较’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对于教育技术核心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的丰富与拓展
**节 引言
第二节 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阶段提出科学的划分依据
第三节 提出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新型教学设计理论
一、“以教为主”教学设计的实施步骤
二、“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实施步骤
三、“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及实施步骤
第四节 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教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学校管理     下一篇:家教是成大器者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