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引论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引论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引论

作者:李斌雄,蒋耘中等著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503447600

定价:65.0

出版时间:2014-02-01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引论 本书特色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引论》探讨高校学生 形势与政 策教育的基本理论;考察新中国 成立以来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 育的历史发展并总结其基本经验; 揭示新时期高校学生对形势与政 策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建构高校 学生形势观与政策观的发展状态 测评指标体系;具体研究高校学 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操作体 系和效果评估问题。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引论》由李斌雄、蒋 耘中等编著。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引论 内容简介

李斌雄、蒋耘中等编著的这本《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引论》以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理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经验、高校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操作体系和效果评估这四个问题作为骨干内容,构建了系统研究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理论框架。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引论 目录

导论    一、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的对象、目标和意义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研究现状述评    三、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的方法    五、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创新**章  形势与政策及其教育的基本理论 **节  形势与政策及其辩证关系    一、形势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二、政策的实质、特点和功能    三、形势与政策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与政策观    一、马克思主义形势观的基本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政策观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形势与政策教育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特征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四层次”结构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四层次”结构分析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四层次”结构的实施要求和原则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检测评估第二章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特点和意义  **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一、高校学生形势观与政策观之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三、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一、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社会价值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个体价值    三、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作用第三章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历史发展  **节  新中国成立头七年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1949~1956)    一、新中国成立头三年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二、适应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的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1957~1966)    一、1957~1961年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二、1961~1966年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1966—1976)  第四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1978年至今)    一、1978~1987年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二、1987~1998年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三、1998年以来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第五节  我国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二、必须从青年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出发    三、必须遵循教学体系构成的基本规律    四、必须正确处理课程教学同社会实践的关系第四章  高校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点和过程  **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的主要特点    一、认知心理:趋同性与独立性共生    二、认知过程:稳定性与多变性同在    三、认知状态: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第二节  高校学生认知形势与政策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的影响    二、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的影响  第三节  高校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辩证运动的一般规律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的形成过程    三、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认识的表现  第四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认识发展状况的测评分析    一、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认识水平测评的内涵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认识水平测评的主要内容    三、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认识水平测评指标的确定第五章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标    一、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具体目标  第二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任务    一、什么是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任务    二、现阶段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任务  第三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    一、什么是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    二、现阶段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第六章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结构  **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政治观教育    一、国家观教育    二、政府观教育    三、政党观教育    四、民族观和宗教观教育    五、国际政治观教育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教育    二、马克思主义政策观教育  第三节  国际国内宏观形势与总路线总政策教育    一、基本国情和国际国内宏观形势教育    二、党的总路线、总方针和总政策教育  第四节  社会生活各方面具体形势与具体政策教育    一、现阶段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教育    二、现阶段政治形势与政治政策教育    三、现阶段文化形势与文化政策教育    四、现阶段社会形势和社会政策教育    五、现阶段生态形势和生态政策教育    六、现阶段民族宗教形势与民族宗教政策教育    七、现阶段港澳台形势与祖国统一政策教育    八、现阶段外交形势与外交政策教育第七章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方式方法途径的内涵和依据    一、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径的内涵    二、探索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方式、方法、途径的依据  第二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    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    四、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五、正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第三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理论教育法    二、实践教育法    三、自我教育法    四、新闻分析法    五、典型教育法  第四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课程建设和管理    二、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制度建设    三、有效利用节  日、纪念日等教育资源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五、运用和发展新媒体技术第八章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分析  **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的内涵、特征和作用    一、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的内涵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的特征    三、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的作用  第二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特点和原则    一、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指标体系建构的依据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指标体系建构的特点    三、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三节  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指标体系的要素、内容和适用方法    一、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    二、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的多级指标体系    三、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测评指标体系的适用方法主要参考资料后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教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