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作者:于淑秀,孙琦,姜林林主编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510825217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4-03-01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本书特色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以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研究目标,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科学而现实的讨论,对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课程的设置、通识教育的知识领域和范畴等进行了梳理,对通识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即全人教育,培养完人;认识自我,开发潜能;学会学习,读懂名著;独立思考,学会创新;学会沟通,学会合作;读懂艺术,学会审美;崇尚实践,服务社会等做到了独到、科学的论述,向中国大学教育提供了实施通识教育的现实的、积极的、行之有效的建议。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内容简介

NULL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目录

上篇  历史与理念
  **章  博雅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节  古希腊的博雅教育
    第二节  古罗马的博雅教育
    第三节  中世纪的博雅教育
    第四节  英国的博雅教育
  第二章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发展简况
    **节  殖民地时期的博雅教育
    第二节  1828年耶鲁报告
    第三节  自由选修模式
    第四节  集中与分配的课程模式
    第五节  经典名著课程模式
    第六节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第七节  “自由大学”和杜斯曼的“实验学院”
    第八节  1978年的通识教育方案
    第九节  20世纪末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第十节  21世纪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类型和新动向
中篇  目标与意义
  第三章  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全人教育,培养完人
    **节  全人教育
    第二节  培养完人
  第四章  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二——认识自我,开发潜能
    **节  认识自我
    第二节  开发潜能
  第五章  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三——学会学习,学会探索
    **节  学会学习
    第二节  学会探索
第六章  通识教育的目的之四——学会创新,学会思考
    **节  学会创新
    第二节  学会思考
  第七章  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五——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节  学会沟通
    第二节  学会合作
  第八章  通识教育的目的之六——学会审美,读懂艺术
    **节  学会审美
    第二节  读懂艺术
  第九章  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七——担当责任,服务社会
    **节  担当责任
    第二节  服务社会
下篇  实践与展望
  第十章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举例
    **节  ,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制度的建构
    第二节  澳门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
    第三节  广州大学推进通识教育的路径选择
  第十一章  大连医科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节  人文素养和通识教育的含义
    第二节  医学生人文素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

     于淑秀,女,1965年12月生,辽宁大连人,法学硕士,大连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硕士生导师。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教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