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帆文集②●冲突的文学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南帆文集②●冲突的文学

南帆文集②●冲突的文学

著名学者、散文家三十年文艺理论学术总结

作者:南帆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7081-4

定价:50.00元

出版时间:2016-07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于本书

南帆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在娴熟掌握贯通西方文论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学、文化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本土化的卓越研究。《南帆文集》以时间为顺序整理收录南帆先生从事学术研究以来撰写的理论专著、批评文章和文艺短论,完整地呈现其宏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内涵,对后来的研究者具有很高的理论借鉴价值。适合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及文学爱好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89年度国家青年社科项目最终研究成果。从内容上说,该著致力于对20世纪80年代文学之复杂性进行全面观照;从方法论上说,该著共时式结构分析的方法无论在其时还是当今都堪称独树一帜。

  作者简介

  南帆1957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本名张帆。1975年下乡插队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84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84年至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福建省文联主席。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闽江学者”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理解与感悟》、《阐释的空间》、《文学的冲突》、《文学的维度》、《隐蔽的成规》、《敞开与囚禁》、《双重视域》、《问题的挑战》、《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文学理论新读本》、《理论的紧张》、《无名的能量》。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百多篇,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多次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目录

  导言 冲突的文学

  第一章 生存现实

  一、社会与自然

  二、 城市与乡村

  三、 男性与女性

  四、 父与子

  第二章 精神向度

  一、 世俗与超越

  二、 英雄与反英雄

  三、 “寻根”与现代

  第三章想象的境界

  一、 历史与伦理

  二、 审美与审丑

  三、 现实与超现实

  第四章 文学的歧解

  一、 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

  二、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五章 符号的分裂

  一、 主体与符号

  二、 诗与小说

  三、 规范与反规范

  第六章 批评的基础

  一、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二、 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论

  三、 作家与批评家

  四、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五、 社会与形式

  后记

精彩节选

  导言 冲突的文学

  一

  未来的人们可能证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特段落。这个时间框架内部容纳了一大批重要的文学事件。停滞多时的文学机构急速启动之后,一批又一批作家从每一个角落匆匆汇聚至公众面前,不计其数的作品竞相出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翻检过这些作品可以知道,诸多文学派别、思想派别都曾抵达当代文学报到注册。仓促之间,文学走马灯似地接触过许多问题。文学谈论过人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乡村、城市,谈论过社会现实之中种种不同的精神向度,也谈论过文学的理想以及文学批评的诸多分歧之点。当然,文学所操持的语汇同样十分丰富:从先秦诸子的思想到唐宋诗词的意境,从古希腊哲人的观念到结构主义的玄思,这一切都曾作为不同的语言范本欣然驾临,进驻种种文本。这种状况或许会为人们带来目不暇接之感。然而,尽管如此,人们最终仍然会在一个清醒的时刻开始追问:这个貌似宏大的文学景观是如何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的?

  这个追问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乐观。不久之后人们即已发现,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无法证明作家具有相应的创造能力。其实,作家喉咙所诉说的时常是他人的话语。某种程度上,文学的现状并不是源于创造,而是源于引进。文学所提交的种种观点并非一个崭新的诞生,它们更多的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它们可能是古典作家的遗响回音,也可能是来自其他国度的文化移民。可以看出,意识形态监察系统的放松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为文化上的引进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引进是一个与创造相对的概念。引进包含了翻版、复制、临摹——引进当然允许某些局部的改造。的确,只有引进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生产出如此之多的思想。仿造当然比创造迅速得多。

  这个发现惹恼了一些严苛的批评家。他们愤然地将中国当代文学所出现的种种文学派别冠之为“伪”——诸如“伪现代派”“伪现实主义”“伪魔幻”“伪荒诞”等等。显而易见,“伪文学”的严厉否定是可以想象的逻辑前景。这种恼怒或许部分起源于受骗之感。这些批评家可能觉得,用引进冒充创造不啻于古董商人的赝品伪造。

  对于作家而言,创造的强调无论如何也不会过分。然而,认可这个前提之后,我仍然企图提出某些异议。在我看来,目前不应过多地非难文学上的引进。引进时常是文化交流的伴随现象。当然,引进并不是文化交流之间的平等对话——引进行为已经隐含了主从关系的认可。但是,引进是文学在对话开始之前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文学在心安理得地冬眠之际,世界文化舞台上已经悄悄地撤换了布景。因此,作家再度睁开眼睛时所遇见的是一批陌生的文化代码。这个时候,引进将是一种重新熟悉文化代码的措施。作家有必要了解他人的话语,进而才可能逐渐进入语境,参与对话。因此,对于批评家说来,重要的不是拒斥引进,而是避免将创造的荣誉授予引进。

  不过,同肯定文化引进的意义相比较,我更愿意指出中国当代文学在引进过程所表现出的怪异症状。可以发现,当代文学在引进各种母题、叙述方式或者价值观念的时候显出了一种心不在焉的神态。作家很少对某一对象产生持久的兴趣,并且进行专注的揣摩;相反,作家往往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这种状况致使许多作家不断地游移徘徊于一连串文学派别与思想派别之间。人们说,中国当代文学在十年之间匆匆地重演了世界文学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这从另—个方面证明了中国当代文学在文化交流过程所体现出的游击作风。诚然,人们可以用时髦解释这种症状——作家身上同样潜藏了追新逐异的天性。然而,如果考虑到作家的紧张与孜孜不倦,考虑到作家接触新的文化观念之际满含希望的喜悦,我更倾向于将这种症状想象为一种急迫的寻找。这些作家仿佛正在某种深刻的焦虑驱使之下烦躁地翻检世界文化仓库。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社科图书 文学艺术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