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自由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自由作者:刘英俊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7552758 定价:23.0 出版时间:2008-05-01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
我*喜欢打篮球,那是一项有机会让人成功的运动。但我却没想过当一名成功的篮球明星,从而自己去拼命地运动,然后好好地锻炼,努力练习,努力地去专门训练自己。我要说:很高兴,我没有!
到目前为止,我还是继续与音乐做朋友,我也还在跟篮球做朋友,而且我觉得我们都还是不错的朋友。*重要的是我们非常自由,非常轻松,非常开心地交朋友!因为我们都很自由,在我们的空间里面,反而出现更多的可能,这些可能到目前为止都还在延续。
我因为打篮球,认识了许多朋友,也让自己的身体很健康。我还学到了许多技巧,在每一次打篮球的过程中,都有一些新的快乐涌现。因为学习了音乐,现在的我,虽然不是一个世界级音乐家,可我创作了一些让自己快乐,可能也带给别人快乐的音乐,用我自己*喜欢的一些方法,使我与音乐之间产生更多、更大、更加亲密的关系。
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姿势的改变其实是你潜能*大限度地开发。我就是这样过自己的生活。人都有权利,我们都可以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是基本的生命准则,我们都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好好过的方法,*重要的是我们都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然后去创造出*适合自己、能够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幸运的是,没有人强迫我去选择固定规则中的一些固定答案,我走的路没有答错的压力。因此,我快乐!因此,我自由!因此,我必须对世界上已有的规则和很成功的姿势说:很高兴,我没有完全遵守!
心得悟语
我常常想一个问题,古今中外的那些天才们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呢?我的理解首先就是他们不会循规蹈矩。如果哥白尼循规蹈矩,就不可能确立日心说:如果爱因斯坦循规蹈矩,就不可能百相对论。没有循规蹈矩意味者一种思想上的自由,有了自由才会发挥出人本身*大的能量。
自由的天地
凌志军
凌志军 当代作家。作品有《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与马立诚合作)、《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与马立诚合作)和《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联想风云》等。那是决定我一生命运的一件事情。
——李开复
李开复一直把他的养育了7个孩子的妈妈视为人间圣母。妈妈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倾听儿子的诉说,仔细揣摩什么才是儿子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且她还知道儿子内心深处潜藏的愿望,知道那愿望在未来的某一天里终将爆发出来,一点一点地引导儿子朝着那个方向走去。她对儿子有一种执拗的期待和信任,相信儿子不同凡响。可是作为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儿,李开复总要惹妈妈生气。每逢这时候,她就显露出一个平凡母亲的特点:焦躁、愤怒,甚至专横。
“我有一个很独裁的,但是非常好的母亲。”开复总是这样说。听上去有些矛盾,其实母亲正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既温和又严厉,既传统又开放,既独断又宽厚。11年前,她曾拒绝所有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冒着生命危险生下这个儿子。现在,儿子尽管还未成年,她却毅然剪断了母亲对儿子的束缚,让他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去读书。她知道儿子不仅需要生命,还需要自由成长的空间。那是1972年,李开复11岁。
这一年的中国有一个让全世界感到惊讶的春天。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与红色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比肩而坐,谈笑风生。这场面要是出现在今天,人们是不会放在心里的,但在那时候却非同小可。此前中美两个国家互不了解,不共戴天,此后都开始尝试了解对方,结果发现原来大家可以和平共处,其至可以做朋友。这个巨大的转变就是从1972年开始的,现在回头看,它改变了中国的大历史,也改变了很多普通中国孩子的命运。
后来被人们叫做“天才”的那些“微软小子”,那时候还什么都不是昵。1972年,张亚勤6岁,就像我们在前边提到的,他还在山西南边的一个小城里跑进跑出,缠着外婆给他讲故事;沈向洋也是6岁,住在苏浙两省交界的一个小村庄,白天坐在一个破牛棚里听老师讲课,傍晚在田里采野果;童欣刚刚两岁,吴枫也是两岁,高剑峰和张黔还在襁褓中,而刘策要到6年以后才出生。张宏江的年龄稍大,也只有12岁。他离开在武汉的家,跟着爸爸妈妈来到河南叶县的“五七干校”,一下子看到那么多不认识的叔叔和阿姨,既好奇又惊慌。凌小宁在这群人中是年龄*大的了,那一年20岁,是北京第三轧钢厂的一个还没满师的徒工,其工作是把钢条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每天8小时,每周6天,每月工资18元。
在“微软小子”的经历中,1972年如果有值得一提的事情,那就是李开复远渡重洋到了美国。他从此摆脱那些枯燥的课本和无休止的考试,还有那个让他讨厌的小学老师。
当然他也离开了温馨的家。等到长大成人、功成名就、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时,他才认识到,生命和自由正是母亲给予他的*好的礼物。
开复出生的那一年,父亲55岁,母亲44岁。对这样年龄的女人来说,分娩的过程与其说是一次生理上的煎熬,不如说是精神上的炼狱。很多人都说她的年龄个再适合生这个孩子,母亲只是轻轻地重复着三个字:“我要生。”分娩的那个夜晚,医院的专家说:“这孩子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白痴。”看到这女人眼睁睁地望着他,专家又说:“科学上低能的概率大一些。”但是母亲还是那三个字:“我要生。”
母亲的坚强拯救了这个男孩儿。他后来说“母亲有一个坚强的性格”,那是在他诞生到世上的**天里就有的感受。
要说学校的教育制度和家庭对孩子的期望,海峡两岸真是如出一辙。就像甲国的大多数家庭一样,在这个家庭里,母亲对孩子有着更强烈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小儿子的出生让这个中年女人的生命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她坚信他是全冢*聪明的孩子,所以对他的宠爱*甚,期望*高,管教*严。
母亲的视线里永远都有这个儿子,而且是把一种非常标准的中国式教育施加在儿子身上。她要求儿子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好的程度。“如果你把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指标都列出来,比如数学、英文、中文,害羞不害羞、口才好不好等,列出30项来,我对自己的女儿,可能会对其中三项五项要求很高,而我的母亲对我,就要把30项全选上,”开复多年以后回忆说,“就是无论什么都要*好,不会有任何一项可以通融。”
成功/励志 青少年励志 优秀榜样/名人指点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名利
下一篇:新东方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