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
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一堂语文课,如果学生不喜欢,肯定不能说是一堂好课。语文课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喜欢,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去学,从而才有可能把语文学好。作者:李明哲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7003-6 定价:35元 出版时间:2016-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那么,如何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呢?
“准确”读赏文本
这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
一个不独立思考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能独立思考的学生的。文本解读,在教学设计之先。自己尚未读出个子丑寅卯来,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教师自己先读好了书,之后才谈得上如何教学生去读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本研读能力是语文教学能力的根本。
文本研读上,首先要求准,也即求真,读出文本应有之义。
非文学作品,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存在“见仁见智”方面的问题。“文学作品教学有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教‘解读’,主要解决学生‘懂不懂’的问题,一种是教‘鉴赏’,主要解决学生‘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李海林语)
就“解读”来说,“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存在着“作者意义”“文本意义”“读者意义”多重性意义和多元解读的问题。要准确解读出文本最优的“圣解”,还实属不易,那就尽量去贴近它,解读要到位,而不能曲解歪解错解。就“鉴赏”来说,应该教“你喜欢不喜欢这个文本、你喜欢文本的什么地方、文本的这个地方为什么好”(李海林语)。鉴赏的基础是文本解读。
鉴赏与批判,是我对待教科书选文截然相反的两种基本态度。
鉴赏意味着“肯定”“接受”“欣赏”“赞美”等,这是对待“经典”“定篇”应取的态度。
语文教育担负着不可推卸的文化传承的任务,而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已经使这个基本的教育目的异化,甚至变成了集体无意识。对待教科书中人类文化的优秀之作、经典之作,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该思考如何传承的问题。
“批判”意味着“推翻”“批驳”“否定”等。当然,批判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不是阅读教学的常态。
事实上,语文教科书选进了一些并不优秀的作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具有批判精神和人道情怀,善于对教材进行反思,思考语文教学中人的发展的问题,秉持质疑精神处理教材。切不可一味将其当作不可非议的“经典”和“定篇”鉴赏。
可能有不好的“选文”,但没有不好的“课文”。作品不完美,没关系。怎么用,这才是我们应该着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无论是“定篇”,还是“例文”“样本”“用件”,说到底“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教师要独具慧眼和匠心,努力选择一个角度,琢磨着怎样引导学生揭示其瑕疵、疏漏、缺陷和败笔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使之更好地为语文学习服务。
如,《宋定伯捉鬼》,鬼无伤人心,而人有害鬼意。宋定伯装神弄鬼,诡计多端,一再欺骗鬼,极其伪诈。而鬼哪里知道宋定伯的险恶用心,坦言相告,泄露了天机,结果遭到宋定伯那个小人的暗算。“化为一羊”,而不是恶狼,极具讥讽之味。这篇文章鬼话连篇,真正要捉的恐怕是人心中的鬼。教学本文,不妨尝试批判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无论怎样的奇思妙想,无论怎样的与众不同,课教到最后,靠的是底蕴,最根本的还是对文本的研读。要力求有所突破,锲入文本最深处的真。深读难,深教更难。教师在备课上应深度研读,在教学上应适度教学。即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无须赘言。
如,《珍珠鸟》,教参主题就错了。“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只有那一对父母级别的珍珠鸟也和“我”亲近了,才能得出这个结论。
文本解读靠的是硬碰硬的真功夫,除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自我修炼基本功,短时间里很难得到提升。离开教参能独立读懂课文的基本意思,甚至还有自己的创见,教学设计则水到渠成。而要具备这种深厚的内功修为,老师首先要做个“读书人”。老师自己先读好了书,老师自己先把文章写好了,学生才会服你,之后才谈得上如何教学生去读书和写作。
上“对”的语文课
这是关于“教什么”的问题。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把语文课上“对”,也即求真。方向远比方法重要。
这看似不是一个问题,却恰恰是语文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是关于课程内容开发的问题。语文教师守住本分很不容易。比如,我就听过不少这样的课,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里,掌声响起来了,歌声唱起来了,音乐响起来了,画面动起来了……而真语文却躲在角落暗自哂笑。平淡和质朴才更有味道。穿靴戴帽,太闹、太花哨,这是不正常的语文课。外在的活动越多,离“语文”就会越远。语文课还是要用“语文”的方法去教,语文课上应该主要做“语文”的事。如果绕过了语言文字,语文课一定变味。
如,一个老师上《苏州园林》,学生学的不是《苏州园林》这一“文”,而主要是“苏州园林”这一事物了。这堂课跟着课文内容跑了。
王荣生教授说,“在原则上,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应该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语文学习》,2005年第6期)。正是由于我们对“教什么”没有正确的把握与定位,导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出现比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要让一棵树长得高大繁茂,应该在根部下工夫,朝着枝叶使劲,这是忽略了根本!“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它是“语文”的“根”,是保证教学内容合宜和有效的前提。
像美国的母语课程,具体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都作出了明确、详实、全面的规定。而我们的母语课程,没有确切地告诉我们具体的文本该教什么。我即语文,教师其实就是课程本身。那么,我们可以试着独立开发点课程内容,这也是一项很富有创造意义的工作。如果一个语文教师的文化学养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想让学生不喜欢他的课都做不到。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