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一坛栽——融思辨、读写、做题、提分于一体的高中语文实战课堂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4-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语文百花一坛栽——融思辨、读写、做题、提分于一体的高中语文实战课堂

语文百花一坛栽——融思辨、读写、做题、提分于一体的高中语文实战课堂

作者:白坤峰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8227-5

定价:30.00元

出版时间:2018-09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爸爸对我印象的彻底改变,是我在县中教书连续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之后(其中有一年,我的高考特别奖金是全县最高的)。他乐滋滋地到处夸我,夸我的女儿。
有时我提起往事,他会淡淡地说:哪有那事。你教书也别太累,多休息。
他是中国最传统的父亲。
就在与他关系最差的日子里,我恰去济南进修学习。那天,冬风凛冽,夜色初深,他突然来到我的宿舍,扛来一床厚被子,说怕我冷。我慌忙让他坐下,慌忙准备给他倒水。他说都不用,他来省城开会,转了两次公交才来到我这里,他立刻就要回宾馆,再晚就没有公交了。他不舍得打的——那些年打的确实是件很奢侈很奢侈的事。
我慌忙送他。赶公交路上,他问我衣服够吗,夜里冷不冷,什么时候回家。多年来,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平静的语调。
公交车及时地到了。他上了车,并没有回头。我只看到他的背影混在杂乱的车厢里。
车渐渐远去了,尾灯时而一闪。
我突然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温意。我真的读懂了朱自清的《背影》。爸爸,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爱着的。
师:请同学们想一会儿,再次说说重读朱自清《背影》的体会。
生:朱自清很少得到父亲关爱,所以才对买桔子一事如此感动如此难忘。如果爸爸经常关心他,他感谢爸爸的方式可能会完全不同。
生:两篇文章都是对亲情的渴望。
师:父亲为远行的儿子买一次桔子,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经朱自清倾情演化,成为了文学经典,常读常新。但是:
为什么总有些学生误认为朱自清抒情太夸张而对作者的感动不愿共鸣呢?
为什么其他人写的此类文章没有成为名作,而《背影》打动了几代读者呢?
这是一个涉及作者生活历程、接受群体心理、写作技艺等多方面的问题。
师:朱自清为什么不仅不揭事实却反而将恶父塑造成完人呢?
生:这当然是“子不言父之过”。如果是我,我也不会如实写出来。
师:不言父之过,易于理解;但大言父之善,则不可思议吧?听我说来。
此文等于是专门写给父亲的和解信。如此恶父为何要主动与之和解?这自然是作者的性格使然,换了鲁迅必不会如此委曲自己,而朱自清自幼听话、温和柔弱、善良博爱,父子长久失和对孝顺善良的朱自清必是一种心灵折磨、精神创伤。
同学们可能不了解,父子失和为什么会对朱自清造成更大的精神创伤呢?因为中国正统儒家对“父母文化”定义的前提是:父母一定是慈爱美好的、一定是正确光荣伟大的,纵使方式不对但其出发点也一定是好的。孝道于是成了中国人的第一守则。中国家族可以私设公堂处死其所定性的逆子,但中国过去从来就没有具体的保护儿童的宣传、依据与措施。中国人从来就没有接受过怎样面对父母恶言恶行的教育,所以面对如此绝情绝义的父亲,朱自清在心理上必定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的,反而羞愧地请求父母“原谅”。当然,这柔弱的背后依然是极度善良。尤其他看到父亲的来信,“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此时,同情与亲情就远远地超过了怨情。同学们,但愿你们也解其中味。
生:老师,是不是说,如果我们写不出有关父爱或母爱的文章,是因为父母对我们很好,所以我们没有在意?
师:可以这么认为。许多父母都对孩子表达过关爱,之所以未被记录,除了当事人的文字功力不强等因素之外,更在于当事人感觉父母的关爱“只道是寻常”。而朱自清的《背影》有大家看不到的“海下冰山”:
这是一个很少得到父亲关爱的朱自清对一次偶然之爱的珍藏与铭记;
这是一个心中有爱、有平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于亲情的渴望与呼唤;
这是一个虽已长大,但面对父亲仍然复原为儿子的情感归依与升华……
所以他才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吃白水豆腐的幸福时光:“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所以他才在散文《背影》中把本是微不足道的买桔子小事演绎得如此动情甚至煽情。爸爸,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永远地爱着的。
生(举手发言):现在读《背影》,我体会出朱自清作为儿子的善良,八年过去了,朱自清还能回忆起买桔子的所有细节。
师:很好,请坐。父亲的错误,岂是为儿子买几个桔子所能弥补的?但朱自清还是“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赶紧去搀他”。这些细节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父亲的无言回报、渴望接近父亲的感动与激动。
如果不知道以上背景,你们这些长久生活在慈爱家庭中的孩子确实难以明白朱自清写此文的内在驱动力;大家并非不懂亲情,只是你们没有经历过朱自清的生活环境。当然,希望你们以及你们的后代永远不碰到那样的坏爸爸。
本文《背影》当然是赞美了父爱,这一点无需争论,然而,它背后的中心内涵还是指出来为好,以免读者总是以“高、大、全”的目光仰视“父亲”。
本文的主题,是否可以定性为“对亲情的呼唤”?请你们再一次品品此《背影》。
(生默默品读两三分钟)
师:我们再找一找《背影》所用的表现方式有哪些,大家可从手法、选材、语言、情感等方面谈一谈。
(讨论,用时约5分钟)学生渐渐找出了如下的表现手法:
①铺垫充分:先说父亲的不幸,再写父亲细致地关心我,让人感动。
②对比鲜明:总是说自己不懂事太聪明,让读者更对父亲的质朴产生好感。
③细节描写:那么一个胖爸爸,为长大的儿子爬月台买水果。
④选材以小见大:这样的小事,爸爸都这么关注,大事更是这样。
⑤语言口语化:给人以亲切感。
⑥情感真挚:以情感人,以实动人。
⑦设计特定意象:背影。
师:大家很认真,说得不错。在我看来,其他描写父爱的作品之所以未能脱颖而出,它们少了《背影》的以下优势:
第一,情感的铺垫、蓄势、推动、独白,拿捏得恰到好处。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就在这样的悲惨背景下,父亲还能如此关心我,况且我已是20岁的北大学生。作者再三对比父亲的细心细致与自己的粗心放心,又不失时机地加上自责式的独白:“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如此蓄势之后,再写父亲下铁路、过铁轨、爬月台,千辛万苦为儿子买来朱红耀眼的桔子。读者自然也会被感动。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