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名篇朗读要诀
小学语文名篇朗读要诀教会学生真正可以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者:杨海棠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7523-9 定价:29.8 出版时间:2017-05 出版社:<a target="_blank" href="/s/cbs/">福建教育出版社</a> |
可是,从新世纪开始的新课改后,特别是最近这几年,许多语文教师忽略了母语学习的独有个性,比较喜欢跟风,比较看重 “新”的东西,看重与时俱进的东西,而对“朗读”这个教学中的陈旧之事,似乎失去了兴趣,没有过去那么在意了。多年沿袭下来的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不再被老师们看重了。不是吗?当你在教室走廊下“偷”听一节常态的语文课,我们听到最多的,往往是教师高一声低一声的讲解,是师生之间的问答,小组讨论的汇报,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而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却很少能听到,尤其难以听到学生用整块的时间朗读课文。朗读,大家过去语文教学常做的、多做的一件事,现在少做了,甚至不做了。所以一提到朗读,有的语文教师会觉得这是陈旧之事,是旧话重提。
还有的老师会认为朗读是今日的平常小事,是很普通的一件小事。现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比如人教版),基本上每篇课文都提到朗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常常向学生讲到朗读的事,提出朗读的要求。可是老师们在口头上虽然经常向学生提到朗读,但实际做起来,还主要把功夫花在学生的理解分析课文上,花在学生的讨论发言上,花在学生的语文书面做题上。心里总觉得学生朗读课文远没有理解课文重要,没有做题、考试重要。在老师们看来,朗读虽然是平常之事,但不是重要之事。朗读课文是虚的,是次的,而分析理解课文才是实的,是主的,学生会做题、能考试才是真的,是硬道理。老师们对于朗读课文,过去经常说,经常做,是说得严,做得实,人人要过关的,而如今也常说,也常做,则是说得轻,做得浮,是检查走过场的,没有从前那么较真了。
由于当前的小学生没有做好朗读这件语文学习中的陈旧之事、平常之事,没有吃好语文学习一日三餐的家常便饭,没有守住语文学习的常识,因此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普遍偏低,语文营养不良,语文素质不高。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来看,如今学生朗读课文的水平远远不如过去的学生了。当你走进教室随便听一节语文课,就会发现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孩子,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是极少数,只有三五个人,甚至还要少。许多学生朗读课文,也可能比较熟练,但丢字、添字现象严重,一些学生读每篇课文基本上都是一个腔调,根本读不出课文内在的、独特的思想感情。一次,我随同教育局有关科室的同志检查我县的小学教学业务,发现学生对学过的课文,朗读能达到课标要求的,几乎没有。学过的课文,学生会默字,会默词,会背词语解释,会做题,书面考试可能也考得不错,但就是最基本的一件事——朗读没过关。我国语文教学专家张田若老先生早就说过,学好一篇课文的第一个标准,是看全班学生是否都能正确、流利、熟练地朗读课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经常到各地上课,他曾撰文指出,从全国来看,朗读不能达到语文课标要求的学生,要占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他说,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朗读的语气要自然,应该像日常生活中的人们说话一样。可是许多学生朗读课文时矫揉造作,有明显的读书腔。
把每一篇学过的课文,要能实实在在地朗读好,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首先要做好的一件事,也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如今却有那么多的学生不过关,未达标,朗读的实际情形与课标要求反差如此之大,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在学校,在教师,是学校与教师在教学思想上轻看了朗读的意义,行动上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轨。我检查学校的教学业务时发现,别说是学生很少有能把课文朗读好的,就是我们教师能把教过的课文或正在教的课文,读得正确流畅、声情并茂的,也是不多的。检查发现,没有多少教师能读好《穷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读不好课文,要说能让学生读好,这是不可思议的。这正如一个写不好字的教师很难教学生写好字,一个不会写作的教师很难教好学生作文一样。
国庆节放假,我带领几位教师去徐州拜访于永正老师,向他请教朗读,请教朗读教学,请教教书的学问。于老师一想到自己几十年的教书生涯,非常动情地告诉我们:“我年轻的时候不会教书,只凭才气教书,想当然的教书,不知道按语文教学内在的规律教书。如今我老了,知道怎么教书了,却又教不成书了。我喜欢教书,多么渴望再走上讲台!现在我从教书中逐渐地悟出了一些东西,逐渐地明白了教语文是怎么一回事,有了一些教书的经验,但我还不是最优秀的语文教师,我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从我经常到全国各地上课、听课发现的问题来看,我认为全国应该还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语文教师不会教书,不能算是合格。”平心而论,于永正老师已经是当代全国小学语文界最优秀的语文教师了,他的语文课是受到全国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欢迎的。这么优秀的教师,还那么谦逊,那么严于解剖自己,坦露自己的教学不足,这是多么宽广的心胸呀!再看看我们,要有多少语文教师不会教书,不会教学生读书呀!
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自己的朗读不能打动学生,自己不会朗读,不会教学生朗读,教学中便采取了讲解、分析、问答之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越过朗读、品味、体会的学习过程,直接接受教师灌输的课文内容、中心思想,以及课后思考练习题的答案,课外继续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做卷子。实践证明,这种重讲解、重做题、重结果,轻读书、轻品味、轻过程的语文教学之法,与母语学习的根本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据我所知,当前一些学校也开展了所谓的“读好书”活动,但有不少学校却把“读好书”窄化成了“背好诗”。认为让学生一个学期背几十首古诗,学期末找一些背得好的学生在舞台上展示一下,即为学生读好书了,即为素质教育了。以“读好课外的诗”取代“读好课内的书”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教学行为,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思想,是语文教学在当前新形势下急于追求教育“政绩”的形式主义表现之一。我们县在考核、验收学校“读好书”活动时,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和学生都要读好课本,并且还要读好课外书,要求学校各科教师和学生都要读好课本。师生都要以课本为本,首先要读好课本,不能忘了教科书这个根本。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