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谈古玉
施俊谈古玉作者:施俊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33024536 定价:42.0 出版时间:2008-01-01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
施俊谈古玉 节选
中国的传统学问,尤其是古物鉴定方面的学问,从来是以师徒传承、口问心
授的方法薪火传灯的。其中,有许多的经验方法,是完全依靠于观感方面的,而
且是非理性的认知来完成的。这些鉴别经验并非出于前辈们秘阁高束、非嫡不传
的狭隘的心胸,实在是用语言不能准确、甚至完全不能表达。譬如书画鉴定中的
所谓“气韵”、“味道”和瓷器鉴定中的手感、声音,都是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的感悟。把这些感悟书诸文字,几乎是不可能的。从孙瀛洲等前辈留下的文字资
料中看,这一点似乎毋庸置疑。
但是,鉴定*直观的、*易于为人所接受的,还是著名书画鉴定家启功先生
说的那句话——鉴定,总要讲一个“理”字!先生鉴定宋代范宽《(雪景寒林图)》,
仅凭“臣范宽”三字款,就断其伪。先生的依据是:范宽,名中立,字仲立。因
为人宽厚,故得绰号日“宽”。就像包公不能在皇上驾前自称“包黑儿”一样,称
“臣”的画家,怎敢面对九五而戏称自己的绰号!先生的这个“理”,其实就是鉴
定古代书画的人文科学依据。冯先铭、耿宝昌、杨伯达、徐邦达诸先生,在长期
的文物鉴定的实践中,将前辈们传代师承的感悟,结合现代相关科学的那个“理”,
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而且相对独立的专业鉴定理论体系范畴。这些不
仅是对传统鉴定学的清算和终结,同时也构成了现代鉴定学的奠基石。
其实,这些鉴定学界泰斗们的开山弘论,对于一般的收藏者来说,指导意义
并不显著。因为,在这两者之间,存在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阅历上的、实践上
的、理论上的差异,形成了一种传递与接受之间的不对称空间。
于是,一代中年鉴定专家义无反顾地充当了这两者之间的传递媒质,他们有
着丰富的实物鉴定经验,有着相关自然科学的学识基础,同时,又有幸得到老一
辈鉴定家的直接传授。所以,在这一代人的著述中,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具有
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名家谈收藏丛书)》对著作者的选择有三:一是选择清末至民国期间有一定
影响的有关鉴定方面的著作;二是辑集民国至今老一辈鉴定家的鉴定心得、文
论;三是收录目前在文物鉴定领域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著述严谨的中年鉴定专
家的文章,以科学性、实用性相结合的文论为辑集目标,以一般古物收藏者为阅
读对象。
《名家谈收藏丛书》是一套值得阅读、值得收藏的书。
王大鸣序于北京
2006年7月9月
古代礼器玉的
鉴定方法
关于六瑞
“礼器”,并非泛指在礼仪中所用的一切玉器,
而是专指璧、圭、璋、琮、璜、琥这六种玉器,也
可以称为“六瑞”。
有人以为瑞玉中如圭、璧之类,在商代便已经
生产,并且起了与后世瑞玉相类似的作用。但实际
上,我们所见到的“六瑞”图形,*早的是东汉石
碑上的《(六玉图)》。这些图是汉代人依据三《(礼)》经
书和汉儒的注释而加以想像绘成的。
商代也有相类似的实物,但当时叫什么名称,已
不可考。至于它们在商代的用途,考古发掘还没有
发现它们成组出现过。《(周礼·春宫-大宗伯)》记载: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
天,以黄琼札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
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
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用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六器
来祭祀各方之神,看来是受古代阴阳五行说法的影
响,因为古人主张天圆地方的说法,用苍璧祭天,那
是因为天是圆的,又是苍色(青色)的缘故;用黄琮
礼地,那是因为地是黄而方的,这说明古人以玉的
颜色和形制来配合阴阳五行的说法,从而产生了祭
祀天地四方的礼器。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认
为:“我们现在知道这六种‘瑞玉’(仪礼上使用的玉
器),是战国到汉代的礼学家理想化了的礼器系统
之一。”
1.玉璧
玉璧是一种有孔的片状圆形玉器。《(周礼·考工
记)》载:
璧羡(半径)度尺,好(孔)三寸,以为度。
《(尔雅·释器)》载: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
肉好若一谓之“环”。
文中所说的“肉”是指玉质部分;“好”指璧当
中的孔。也就是说玉质部分大于孔就是“璧”,孔大
于玉质部分就是“瑗”,玉质与孔一样大就是“环”。
但从出土实物看,“肉”与“好”的比例并不像《(尔
雅)》里说的那么规则,所以夏鼐建议把三者总称为
“璧环类”或简称为“璧”。大孔的璧环类玉石器在
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就已经出现,江苏邳县大墩子、
收藏/鉴赏 玉器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