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五十七辑)
老照片-(第五十七辑)作者: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807136392 定价:10.0 出版时间:2008-02-01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第五十七辑) 内容简介
一张照片、一段住事,《老照片》正在为人类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片段,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回望这些细节,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每张照片都蕴涵了一个真切、感人的故事。在这里,它们向我们传递的就是这些现代的我们所不知道一切,这些内容包括有人物经历、抗日战争历史等,都是些名人名事。
老照片-(第五十七辑) 目录
姚小平 “调查表”外的调查朱锦翔 恋人·战友
沈苏儒 忆念赵敏恒师
高一虹 高义舟 我们的父亲高联佩
刘光生 父亲的布衣士子生涯
苗淑菊 不能忘却的纪念
张国华 榴莲飘香
姜增胜 热爱体育运动的父辈
姚煜昕 姥姥的故事
樊建川 抗战前夕的防空演习
刘小宁 总统府逸闻
伍艳 生死陈布雷
胡剑 吹尽黄沙始到金
杨玉环 口述 姚力 整理 从童养媳到劳模
孙瑞安 红色记忆
孙玉德 正是风华正茂时
单国荣 1970年代的校医工作
刘铭武 难忘学生歌舞团
杨兴业 1957年:排演《雷雨》始末
冯克力 上海人与老照片
老照片-(第五十七辑) 节选
姚小平 “调查表”外的调查
凡事皆有机缘。我淘到《右派分子死亡情况调查》,由此发现并调查死亡右派姚平的过程,即为机缘所致。
1998年,学者李辉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发现了文艺评论家、原戏剧出版社总编辑杜高的右派档案。不久,李辉与杜高就这套档案进行深入交流,整理出《关于杜高档案的问答》,刊于2001年第4期《书屋》杂志。2002年2月下旬,我无意间看到这篇文章,被杜高等人的悲惨遭遇所震撼,遂产生了搜集右派材料的冲动。3月9日,我在潘家园淘到一本1963年7月造册的《右派分子死亡情况调查》(内收94名死于黑龙江兴凯湖农场和京郊北苑农场、清河农场的北京劳教右派名单)。杜高认为,这份材料作为官方档案,有特殊研究价值。三处农场由北京市公安局五处(劳改处)管辖,“调查表”应是从那里流出的。
2005年春节,我在家看冯亦代的《龙套集》,偶然翻到《哭姚平》一文,难道这个姚平就是“调查表”里的那个姚平吗?94人中能记住他,是因为他与我姓名相似。
作为官方文本,调查表把姚平加以“妖魔化”;反观冯亦代笔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描述。
冯亦代的《哭姚平》,写于1979年11月第四次文代会期间。11月14日,他参加姚平追悼会,随即写下这篇感怀老友的文章,丁聪配姚平肖像。冯亦代写道,他成年后很少流泪,因为历尽人世艰辛,对悲欢离合多少有些漠然了。然而,当他听到姚平的大女儿姚珠珠哽咽地念着《祭父文》时,却不禁“悲从中来,老泪纵横”。冯亦代1957年也被划为右派,不同的是,冯亦代*终拣回一条命,姚平却含冤而逝。冯亦代听说姚平的名字是在抗战末期,那时姚平正在广西桂林新中国剧社。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冬,凤子和叶以群在上海筹划恢复在桂林出版过的杂志《人世间》,冯亦代参与其事,由此与姚平相识。姚平在《人世间》任编辑秘书,催稿、发稿、校对、发行等杂差,只要有跑腿的事,他开口就是“我去”。这种千劲让冯亦代极为感动。
杜高也认识姚平,他们曾同在桂林新中国剧社。他告诉我,剧社成立于1941年秋,为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的进步文艺团体,负责人为田汉、瞿白音、杜宣等。杜高1942年进新中国剧社时仅十二岁,与田汉的女儿田玛丽(后称田野),孟超的女儿孟健同年,剧团小孩子的戏主要由他们三人演。姚平时任剧社前台主任,为人负责、热情,流氓、伤兵不肯买票,他去处理;票房卖出的票款,他要计算;连门口收票的活儿,他也去干。同时还要负责照顾杜高等几个孩子的生活。杜高清楚地记得,在田汉编剧、瞿白音导演的话剧《秋声赋》中,孩子们和朱琳、石联星、李露玲、费克等著名演员同台演出。由于每天下午、晚上连演两场,全体人员晚饭就在舞台上吃。每次都是姚平来回跑,给大家买来烧饼、面条。有的场次观众多,他会给大家“打牙祭”,买些肉回来改善生活。虽然他既不是导演、编剧,也不是演员,却是剧社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姚平追悼会的悼词这样评价:“和他工作过的同志,都忘不了他不求名利,不顾安危,总是默默地承担政治压力,积极去解决困难和不辞劳苦终日奔波的工作精神。”
1957年,四十一岁的姚平被打成右派时,大女儿姚珠珠只有十三岁。在《祭父文》中,姚珠珠恨自己软弱,恨自己无知,竟相信那些把父亲指为敌人的谎言。她给身陷囹圄的父亲写信时,信的开头没有称呼,“因为你是人民的敌人,所以我就不能叫你爸爸……”但父亲还是用放大镜在《人民画报》刊登的《鱼美人》剧照中竭力寻找着女儿。姚珠珠沉痛地写道:“‘不敢爱’本身就是一出人间悲剧,能把纯洁的爱变成无知的恨,这种爱与恨的颠倒是很残忍的。爸爸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被折磨致死。”
2006年9月底,我相继接到姚平的二女儿姚光光和大女儿姚珠珠的电话,希望能与我在适当时候面谈。2006年11月30日,我与光光在北京亚运村附近见面;与珠珠见面,则延至2007年9月21日。珠珠1944年2月出生在桂林,现为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她曾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与舞蹈家阿依吐拉轮换担当新疆舞领舞。并制作了反映我国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大型艺术纪录片《舞之灵》。光光1949年3月出生在上海,“文革”期间与弟弟姚林林一起在内蒙锡林郭勒牧区插队,如今是北京农业局畜牧兽医总站高级畜牧师。这几年,姐妹俩一直在搜集与父亲有关的资料。
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