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
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作者:罗军凤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10086040 定价:55.0 出版时间:2010-05-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 节选
《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内容简介:在工作多年之后,我有幸继续我的求学之旅,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是在我读博之初就确定的题目,从论题的斟酌选择、资料的阅读搜集整理,到论文的写作都离不开导师刘跃进研究员的悉心指导。2007年5月25日的论文答辩会上,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李山教授、北京大学傅刚教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方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陶文鹏、党圣元、范子烨研究员对我的论文多所许可,同时也给予我许多中肯的改进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陈祖武研究员对论文的资料利用与语言用词都有过建设性的意见。论文中的某些篇章已见诸《文学遗产》、《汉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史学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求索》、《中国典籍与文化》等期刊,共计二十余篇。在此特别感谢《文学遗产》编辑部、《汉学研究》编辑部老师对我的投稿的认真审读与批评性意见。论文中的某些篇章亦曾经在学术会议上与与会学者讨论,受到学者的认同、指教,也在此对各位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书稿*终顺利出版,特别感谢西安交通大学校内基金的资助。
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 相关资料
一、杜注引文不注出处,不合清人学术规范杜注对参考过的各家旧注不缀名姓地引用,不合清人治学规范。清代学术由宋元学术的反动而起,凡有明一代学术的空疏习性都唯恐避之而不及。引文而不注出处,明代为盛。明代著书虽多,但学术荒芜,著书犹同抄书,引文都不注出处。不注出处的作风和抄书风尚紧密联系在一起,自然激起清儒的反感。因为对明代学术的反覆,也因为清代学术的客观性质,清儒对引文出处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惠栋《左传补注》指责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中“礼为邻国阙”一条,“用服虔说而不称服注”,又采《汉书·五行志》数条,而不明这数条实出自汉儒《左传》旧说。可知标明出处,也有相当的学问,只知道引文出处,而不明家法派别,亦不为学者所赞同。顾氏可谓一时疏忽,惠氏进一步深究,都未可指摘,而四库馆臣对顾氏不标汉儒古注但标《汉书·五行志》辩护,又对惠栋《左传补注》引文出处的标例提出批评,可见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四库全书总目》“左传杜解补正”云:案征引佚书,当以所载之书为据。栋引《世本》不标《史记注》,引京相皤《土地名》,不标《水经注》,正体例之疏.未可反讥炎武。至服虔一条,当由偶忘出典。栋注昭公二十九年“赋晋国一鼓铁”,证以王肃《家语注》,亦明冯时可之说,未标时可之名也。①四库馆臣于此提出“征引佚书,当以所载之书为据”的标例原则,据此对惠栋的标例法提出批评。四库馆臣对惠栋的讥弹,正如惠栋对顾炎武的摘谬。在这样的批评意见之后,隐含着清儒日渐严整的学术规范。以顾炎武、惠栋二人的学识,尚有不周,难免存一两处遗漏,授人以柄,何况杜注引文无一处有来历。清代学术广泛吸取前人及时人的研究成果,有一言之善,则采而用之,丝毫不敢掠美,这成了学术的基本要求。梁履绳《左传补注》用汉唐以前的古注添补杜注的阙失,每一注都注明出处。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用古注将《春秋左传》从头到尾注释了一番,无一不标明出处,且用语讲究。
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 作者简介
罗军凤,女,1971年生,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左传》学术史,已在《文学遗产》、《汉学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求索》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教材。
历史 史学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