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

作者:王存奎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46110769

定价:26.0

出版时间:2010-03-01

出版社:黄山书社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 本书特色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是由黄山书社出版的。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 目录

序摘要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二、研究现状述评三、基本思路和框架**章 整理国故的缘起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整理国故的发端二、“国故和科学的精神”之争三、国学、国故与国故学的界定第二章 整理国故的必要性与整理范围之争一、“新思潮”与整理国故的关系二、整理国故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之争三、国故整理范围的不同界说第三章 整理国故的方法论之争一、关于整理国故的“科学方法”之争二、学衡派与新文化派关于整理国故问题的论争三、二十年代的国学必读书目之争第四章 关于疑古辨伪思潮的论争一、现代疑古辨伪思潮的兴起二、关于古史问题的讨论三、“说文证史”之争四、对疑古辨伪思潮的价值思考第五章 整理国故与复古现象的关系之争一、国粹主义勃兴与复古现象的出现二、对复古现象的批判与反思三、整理国故运动的式微结语附录一 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整理国学计划书一、整理学术二、整理学术之材料附录二 国立东南大学国学院整理国学计划书一、总述二、科学部三、典籍部四、诗文部附录三 《京报副刊》“青年爱读书十部”“青年必读书十部”参考文献后记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 节选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内容简介:“整理国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多有争论的问题。长期以来,大陆学者对它多持负面评价,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所改变,至今已经是正面评价为主流了。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 相关资料

与之相对应,笔者以为,那些对新文化运动的全面激进和新文化阵营整理国故持保留或反对态度的学派学人,无论是国故派、学衡派还是其他一些不属于任何门派的旧派文人,他们虽然没有象胡适那样大张旗鼓地鼓吹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但并没有妨碍他们在整理国故的实践中做出实质性贡献并因此成为国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如章太炎、刘师培、王国维、陈寅恪、柳诒徵等,他们既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同时也对西方学术界相关领域的学术思想理论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怀和了解,并在治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加以吸收和运用。如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在学术路线上主张对内超越传统的各种学术门派如汉学和宋学之上,以重新创造出一种中国独有的新的国学;对外则是主张以此国学为主体,吸纳西学,以达在世界学术界中与西学相抗衡的目的。而王国维和陈寅恪则又与他们不尽相同,中西学术思想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从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到陈寅恪的“文史互证”无一不是在治学过程中中西学术思想相得益彰的结果,从而使他们在传统文化和国学的整理上成就卓然。因此,就纯粹的学术价值而论,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人显然是难出其右的。二、学衡派与新文化派关于整理国故问题的论争1922年由东南大学的一些教授创办的《学衡》杂志,主张通过整理国故,融合中西文明而创造新文化。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 作者简介

王存奎,男,1969年生,山东高密人。1996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民间社会研究中心,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后在山东潍坊电视台从事新闻策划与采编工作四年:2003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现主要致力于国家安全与社会政治稳定问题的教学研究工作。曾在《北京大学学报》、《安徽史学》、《求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民俗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软科学项目各一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多个。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史学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