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通史-(全三册)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华通史-(全三册)

中华通史-(全三册)

作者:章嵚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6071338

定价:180.0

出版时间:2014-03-01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乙)减缩 反于扩张者则为减缩。有史以来,惟洪水成灾,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九州改籍,罔得明稽,本部仅有高原,足防沉溺,夏商以上,国疆之减缩,兹其见端,然此犹可诿过天然,谓无与于人事。降而揆之,夏商之末,人君无道,土地率多蹙削之虞;至于东周,列国称兵,戎狄因而坐大,中原沃壤,并无力以拒其迁居,积势所成,奚论边地?此为洪水以还,国疆缩减之**步。越秦至汉,灭楚建邦,亦数用兵以谋固圉,然而南不能收三越,北不能拒匈奴以拟强秦,反多削地,此为国疆减缩之第二步。经东汉三国迄于西晋,五胡之乱,旋于本部滋生,晋人战守失宜,仓皇南渡,因而侨置其已失诸州郡于江淮两水之南,视同未失,究于实际,亦有何裨?此为国疆减缩之第三步。自是以还,隋一中国,唐立边功,承数世之扩张,至于中衰,藩镇骄兵,久而益甚,吐蕃、回纥乘是交侵,寖淫而有契丹,据东北之偏隅,为五季之巨患;宋初,统一中夏,外似宁壹,而燕云重地,终不能收,此为国疆减缩之第四步。越元至明,其初虽能大举亲征,防闲蒙古,迨其后世,鞑靼纵横于塞内,交趾独立于南方,诸番扰攘于西陲,满洲崛兴于东北,至其内部,一方之患,犹未胜详,此为国疆减缩之第五步。清初,疆里之大,固已胜明,末造不振,乃举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之地,让诸俄国,其后西北界约,亦多更变,外藩坐是不保,台湾坐是属人,列强乘此租借军港,分划范围,订约成盟,我无以拒,门户之卫,遂无可言!此为国疆减缩之第六步。惟我民国处可为之势,属多难之秋,强弱存亡,惟力是视,扩张之与缩减,亦在吾民之自勉与否而已。
  (丙)统一 本邦全部地势,利于合不利于分,故统一之时期常较分裂之时期为永久。惟当远古之初,部落析居,各崇酋长,其时必有强有力之人君,起谋兼并,而思所以统一之者,顾其人姓氏无征,吾党虽言,不过借为假定。黄帝以降,统一之规早启,故唐虞之禅,夏商之继,其间君统虽有更变,而版图分裂之事无闻。凌夷至于春秋,霸主建威,遂开七姓争雄之局,诸纷纷者妄谋据土,纵横杂出,而卒并于秦。故自周以还,秦并六王,为**次之统一。秦亡,汉兴,为第二次之统一。迨汉祚为王莽所移,刘秀起而复之,史称东汉,为第三次之统一。晋司马炎灭蜀代魏,南并东吴,为第四次之统一。隋杨坚代周并陈,为第五次之统一。唐李渊立隋幼主而禅代之,传子世民,中国全服,为第六次之统一。宋赵匡胤继后周而兴,用兵四方,传弟匡义,四方悉定,为第七次之统一。元忽必烈承其先人之绪,南并宋疆,为第八次之统一。明朱元璋东南起义,北逐胡元,为第九次之统一。清福临入关,据燕,卒奠中原,为第十次之统一。以上诸朝,除秦隋两系外,其统一之时代皆颇久长。至其久长之故,则以本邦地理之适于一统为其主因,其他政制之善良,与兵机之精奋,虽皆足以促成一统,而不能必其久长,故统一之久长,其端实全基于地理;而统一时代之地理,其枢又即管于本部。故就本部言之,大山干脉,概屈横支,区划所包,辄兼数省,诚使一隅独据,保障为劳,其长一也。滨海诸疆,多为要地,南北遥制,声息易闻,即能负固自尊,亦难久持,其长二也。江河经程,长数千里,川流所至,通道匪艰,易于结合,而不易于孤立,其长三也。自民国成立,南北同心,统一之基将基兹而永定,征之本论,三长之外,政体之改进,与物质之文明,与统一之局相系联,而历史上之宿因,盖又当缓论矣。
  (丁)分裂 反于统一者则为分裂。分裂之世,中央常无君主,而一任分裂者之自为;即有君主,而诸分裂者亦或附或不附,甚至有相率不附中央者。自周以前,列邦诸侯,对于君主,无德则叛,有德则朝,未闻有一一据地自雄,如后世所谓周末六国,汉末三国,东晋十六国,五代十国之局者。自周室东迁,由春秋而入战国,其机渐熟,而祸亦渐纷,故自周以还,战国六王,为**次之分裂。秦亡,六国之人,纷纷立后,为第二次之分裂。西汉之末,群雄角逐,互起兵争,为第三次之分裂。三国之世,为第四次之分裂。晋室南迁,中原不守,其后遂成南北析治之局,为第五次之分裂。隋末,李密、杨玄感诸人,因而起事,为第六次之分裂。五代之世,其据地称尊者,前后共有十国,为第七次之分裂。宋人南徙临安,与金对治,为第八次之分裂。元末,张士诚、陈友谅之徒,亦皆窃土,为第九次之分裂。明之将亡,李自成、张献忠酿乱于前,福、唐、桂三藩,图存于后,为第十次之分裂。以上诸邦,除东晋、南北朝、南宋之外,分裂之期皆不过数十年而止,甚至有称王称帝未数载而即亡者,故从历史之惯例言之,其国或三,或六,或十,或十六,实则胥乘无统一政府之日,伺一时之机会,轻图自立,而皆不具一国之资格者也。设其国而果能建统一政府也,吾又何责?而无如诸分裂者之反为其他之统一政府所亡也。况夫本邦地理,于分裂为非宜,彼创为一时分裂之谋者,综其际遇,或有不同,而结局终不离于残灭,乌乎!岂非古今之殷鉴也哉?
  (三)区划 地理上之区画,非仅关系一朝也。而一朝之内,亦数有其变迁。诚以地理区画之原,全基本于政制,未有政制不善,而区画犹可不更者。本邦有史以来,地理上之区画,世有改进,今仍区别言之,先都会,次地方。
  (甲)上古至今日之都会中心 自古京师有首善之名,为全国之政府所在地。使画本部为南北二方,则建都时代之久长,南不能望北也。南方建都之区域四(湖北、江苏、浙江、四川),北方建都之区域五(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直隶),而此五区域之形势,又较南方之四区域为优。抑北方五区域之中,基于历史上地理之变迁,亦各有其优点:自周以上,利在河南,次为山东、西,次为陕西;自唐以上,利在陕西,次为河南;自明以上,利在河南,次为直隶;自清至于民国,利在直隶。五区域以内,陕西与直隶各得九百余年,河南则得一千八百余年,此后直隶奠都之年数虽不可知,而于历史上过去之年龄,究以河南一区为*久。蜀汉之于成都,东晋之于建业,后梁之于江陵,南宋之于临安,历年虽有久暂之殊,立国究异北方之便。今编为下表以见一隅:
  (乙)上古至今日之分治 地方分治之制,不自黄帝一朝始也。或谓黄帝画野分州,即为区画地方之始,不知远古大九州之传说,尚在黄帝之前,纵其时文字无征,不皆足信,而大小部落之错唇分列,实为经土设井之原,分治之起因,有不必待至黄帝之朝而始显者。黄帝以降,至于唐虞,州名之析,则始有可征。观《舜典》有肇十有二州之文,后人以其事在未平水土之前,谓彼时疆域之宏,疑非后世九州之所能尽。《禹贡》九州之区画,并不包有幽、营、并之三州,是古之分州,至禹定洪水而形势一变。其后商周两代九州综数,罔有变更,惟界域所关,或多出入。迄秦始皇统一中国,全废封建,广行郡县,列郡之多,至于四十,于是古时法制,无复留遗,而形势再变。自秦区地方为郡,汉以后俱仍其制,两汉并统以十三部,部以包郡,郡以领县,而部亦名州。西晋初世,有州十九,下列郡县,井井可稽。东晋既丧北方全部,乃立地方侨置之法,去古甚远,而析州之数亦由是而日繁。至于南北对峙之朝,州治增加,滥至二百有余,而不以为弊(后周画州二百十一),于是秦汉旧制,几乎无从规复而形势三变。隋兴,罢郡置州,复改郡。唐初,改郡为州,后州又改郡,郡再改州,要之曰郡曰州,其下固皆领县,称名略异,析治则同。惟唐分国内为十道,后又增为十五,以统诸州,方之隋制,不无差别。宋改道为路,始析为十五,末为二十六,南宋仅得十六,余悉隶金。其制,路下有府,有州,有军,府、州、军之下有县。讫于元朝,悉易宋世成规,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一,下区路、府、州、县四级,而县悉领于州。自元以前,曰路,曰道,曰部或州,犹合地方建置之名,至元始以官署之称区别地方,而其一省所领之范围,又甚宽广,于是隋以后之区画,至是大更,而形势四变。明自太祖再传至于成祖,定都于燕,设立南北两京,以京畿府州直隶六部外,为十三布政使司,以统诸府、州、县。清初,京畿置顺天府,外为十八布政使司,后有增至二十一布政使司,其下府、州、县之制,间有分并,以迄于亡。而世俗通称,犹沿元代行省之名,未能遽革,故民国今日,遂有主张缩小省区之计划者。抑本邦自上古以来,地方区划,久必变更,其变更之故之*大者,一见于禹,再见于秦,三见于隋,四见于元,往籍罗陈,班班可数。过此以往,第五次之变迁,或继之而起,则析疆之新治,又即在此数载之中矣。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中国史 通史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