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作者:贝恩德.施特弗尔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40780340 定价:79.8 出版时间:2017-07-01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
在行文中.贝恩德.施特弗尔的几大观点颇为引人注目。首先,他从整体角度描述了这场持久的斗争。在书中,作者的笔墨接触到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层面。在结语里,他把这种整体性描述的方法归结为“系统论”,特别强调了“冷战的所有描绘过的特征和几乎明显自动化的回应,以及冷战内在关系的相互联系及其复杂性……(都使冷战)必须被视作一个整体,来接受观察”[1]。
其次,他认为,冷战是一场“在世界各地以各种方式展开”的斗争。正因如此,作者把冷战中的第三世界拉进了冷战史的叙述中。尤为重要的是,他区分了第三世界各种斗争的不同层次:有些斗争属于典型的“代理人之争”,换言之,若没有超级大国及其盟友们的支持,这些斗争很快便偃旗息鼓;有些斗争则是利用了冷战的资源,但其源头可追溯到宗教、领土或部族之间的矛盾,因此即便在冷战消逝后,它们还会继续存在。
*后,他尤为强调“罪责问题不再扮演任何角色”[1]。在传统学派、修正学派与后修正学派中,冷战究竟是谁发起的以及谁赢得了冷战等问题始终成为研究的中心。贝恩德·施特弗尔并不认同这些研究。在他眼中,“这场战争*终无人胜利”。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究竟是谁让这场冲突在深层次上变得毫无意义?”[2]作者的回答是:“就整体而言,这场冷战必须被视为一种自成一体的、自我参照的体制。这一点使我们更能够理解,只有当这个整体体制出现问题时,它才有可能被终结。当两个主要参与国之一质疑并违反了至今为止的冷战法则,那么这就必然会导致该体制的崩溃。”[3]
当然,作为一部宏观叙述冷战发展的著作,该书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在不少问题上缺乏深入。一些评论家也发现,该书在某些地方的论述不够精确.如对于1970年《莫斯科条约》的理解存在偏差、对1971年关于柏林的《四国条约》的评价存在问题等。[4]但不管如何,贝恩德·施特弗尔的著作已经为德国的冷战史研究乃至国际冷战史研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冷战史研究从对美苏对峙的分析到对两大集团的剖析,再到对于第三世界地位的重新评估,*近又转向对于社会与文化层面的斗争之研究。人们需要在整体上重新认识冷战的发生与发展。就这一点而言,贝恩德·施特弗尔的著作值得一读。
三
近年来,冷战史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在这一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及其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在国内学界一马当先。在沈志华教授的主持下,《冷战国际史研究》这本学术期刊除发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外,还着力于介绍各国研究动态。2008年初,正值贝恩德·施特弗尔的著作出版后不久,译者在沈志华教授的鼓励下,粗粗阅读了该书,并为《冷战国际史研究》写了一篇书评,借以介绍德国冷战史研究的大致情况。
2010年底,在译者的推荐下,该书被列为歌德学院的资助翻译书目。不过始料未及的是,在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波折,以至于翻译工作有所停顿。*后,在刘鑫编辑的热心斡旋下,该书才被漓江出版社接受。王红军编辑做了大量修订工作。对此,译者表示真挚的谢意。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同人们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尤应感谢沈志华教授慷慨应允为这本著作撰写推荐语。译者初猎冷战史,对其中的不少术语,尤其是俚语、军事方面的概念不甚熟知。在这一方面.译者访学的德国奥格斯堡大学人文历史系的同人们施以援手,在此,译者深表谢意。
中国学界对德语圈的冷战史研究颇为生疏,语言是一道极为重要的门槛。在这一意义上,译者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一扇小窗,让更多人关注德国人对于冷战这一极端时代的特殊感受。当然,翻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译者联系方式:dehnmeng@sohu.com)。
孟钟捷
2012年初秋于德国奥格斯堡
2017年初春修订于上海三省居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目录
译序导言:意识形态与核武器
**章 通往冷战之路,1917—19450
第二章 应对整体对峙的策略:1945—1947
第三章 世界的分裂,1948—19550
第四章 欧洲局势的升级与缓和,1953—1961
第五章 一个全副武装的世界
第六章 处于持续斗争中的社会
第七章 文化的战争
第八章 制度竞争中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第九章 1961年,舞台的转换:第三世界的冷战
第十章 缓和与裁军,1953—1981
第十一章 阿富汗与星球大战:1978年以来重返对立
第十二章 “戈尔巴乔夫因素”:1985—1991年间东方阵营的解体
结语:冷战之后附录缩略语说明
插图引用说明
人名索引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作者简介
作者/贝恩德·施特弗尔(Bernd Stöver)1961年生,历史学博士。曾在哥廷根大学与比勒菲尔德大学学习历史学。1991年,完成关于第三帝国民众心理学研究的博士论文。1994年访美后,转向冷战研究。目前是波茨坦当代史研究中心(ZZF)教授兼波茨坦历史研究所编外教授。著有《美国在冷战中的自由政策,1947-1991》(2001)、《冷战》(2003),《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问世于2007年春,被誉为可同美国冷战史学家盖迪斯的著作相媲美。
译者/孟钟捷。1978年生,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副主任、跨区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德国史和全球史的教学研究。著有《德国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发生史》《寻求黄金分割点:联邦德国社会伙伴关系研究》《德国简史》《地图上的德国史》(第一作者)、《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译著有《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非自由主义的失败:论现代德国政治文化》《德国天才》等。
历史 世界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权力的任性: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决策①
下一篇:权力与占卜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