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作者:贝恩德.施特弗尔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40780340

定价:79.8

出版时间:2017-07-01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本书特色

1.客观、公允地研究20世纪冷战史的集大成之作
2.以扎实史料,揭秘1947-1991年间的大国风云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内容简介

冷战是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影响既深且久,对其解读也纷繁芜杂。这部专题史以二十世纪的特殊政治现象“冷战”为主题,以分析冷战发生的深层历史背景为开端,按时间线索,对二战后到九十年代初的政治局势与国际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与分析,是一部有一定分量和深度的学术著作。作者基本保持历史研究的客观视角,也跳出了西方中心论的窠臼,较为公允地反思、记录了这段特殊的社会政治历史,在今天读来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前言

在当今德国冷战史研究中,现任职于波茨坦大学当代史研究中心(Zentrum Zeithistorische Forschung,ZZF)的贝恩德·施特弗尔(Betlld Stover)教授是中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1961年,他出生于联邦德国的奥登堡。在哥廷根与比勒菲尔德接受历史学专业训练后,他于1991年完成了关于第三帝国民众心理学研究的博士论文[2]。1994年赴美访问归来,他的学术兴趣转向冷战,先后发表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在冷战中的自由政策,1947—1991》(2001年)[3]与《冷战》(2003年)[4)等著作。2007年春,他的又一部力作《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5]问世。
对于德语界的史学家而言,“冷战”并不是一个学术新话题。新世纪以来,以“冷战”为题的德语著作众多,如威尔弗雷德·洛特(Wilhied L,oth)的《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历史,1941—1955》(2000年)[1]、罗尔夫.施泰尼格尔(Rolf Steininger)的《冷战》(2003年)[2]、约斯特·迪尔费尔(Jost Dulffer)的《在东西方争论中的欧洲,1945—1991》(2004年)[3]等。同上述前辈历史学家一样,贝恩德·施特弗尔自己也曾于2003年出版《冷战》小册子。然而当《冷战1947一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出版时,德国出版界与学术界均报以超乎想象的褒扬之辞。慕尼黑一柏林当代史研究所的赫尔曼.文特克尔(Hermann Wentker)教授在书评中称该书“进行了极为有意义的历史重构”“写作勤奋”“包含了内容丰富的整体叙述”“围绕一个中心概念展开论述”。[1]《时代报》(Die Zeit)、《法兰克福展望》(Franktfurer Rundschau)以及《南德报》(Suddeutsche Zeitung)等都刊登了该书出版的消息与相关学者的评论。颇有意思的是。评论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把贝恩德·施特弗尔的新书与被誉为“新冷战史旗手”的美国历史学家约翰·路易斯·加迪斯(John LewisGaddis)的经典著作《冷战:一段新历史》[2]相提并论。在贝恩德·施特弗尔新书出版之际,加迪斯的著作恰好被译成德语,两书几乎同时上架。克劳斯.莱格维(Claus Leggewie)同时推荐两本书,并希望贝恩德·施特弗尔的著作可以在美国引起反响。[3]克里斯蒂安·宁列斯特(Christian Nunlist)认为,贝恩德.施特弗尔的书是对加迪斯著作的“完美补充”,因为前者发现了冷战中的社会与文化之间的斗争。[4]阿尔诺·维德曼(Arno Widmann)发现,贝恩德·施特弗尔的写作风格使他的著作更容易让人接受。[1]托马斯·施佩克曼(Thomas Speckmann)尤其称赞贝恩德·施特弗尔的著作开拓了第三世界与冷战的课题,因此“极有阅读价值”。[2]
这种局面表明,德国史学界一方面认同新冷战史开辟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力图通过贝恩德·施特弗尔的新著开创冷战史研究中的德国学派。 二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德语版共528页,采用了40张图片与6张地图。在作者看来,冷战是一段统一的时期,是“一场跨越界限的政治一意识形态性、经济性、技术一科学性与文化一社会性冲突.其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直至日常生活中”[3]。就内容而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部分(1—4章)以时间为序,讨论冷战的起源与初期发展。贝恩德·施特弗尔认为,冷战的根源可追溯到1917年俄国革命,此后东西方的矛盾一直持续到1945/1946年间爆发“整体冲突”。世界分裂了:1955年,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标志着冷战在欧洲已经定型,随后向第三世界扩展。
第二部分(5—8章)横向讨论冷战的不同维度,其中军备竞赛、核战略、间谍斗争是论述的中心。贝恩德·施特弗尔提出,冷战的这些维度不仅体现在东西方之间的斗争,还延伸到双方内部的社会斗争。这种二级斗争可被视为“文化斗争”,主要体现在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与发展援助等领域中。毫无疑问.这一部分是该书颇为出彩的地方,它把以往冷战史研究的重心从外交史延伸到社会文化史中。
第三部分(9—12章)又恢复到编年史的研究路径上,讨论20世纪70年代后的战争、缓和与裁减军备的努力。贝恩德·施特弗尔特别关注到冷战后半段民众心理的变化(公共意见)及其对政治决策者的影响。他还讨论了“戈尔巴乔夫因素”。尽管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是促使冷战结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他认为,戈尔巴乔夫的初衷并非为了结束冷战,而是为了加强苏联在斗争中的地位。
在结语中.作者进一步阐释了他的方法论后,着重总结了冷战的四点“尚未得到预测的”遗产:**,冷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格局进一步变革,欧盟扩大是其中*为明显的表现;第二,东方阵营的军事遗产(核武器、核研制人员)的监督颇为棘手;第三,冷战的第三支力量中国的崛起以及政治伊斯兰的出现,使得世界格局的走向并不明朗;第四,美国战略的变化是否有可能重启所谓的“新冷战”,现在还未可知。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世界史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