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2020-05-14 00:00:00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本书特色

1.客观、公允地研究20世纪冷战史的集大成之作
2.以扎实史料,揭秘1947-1991年间的大国风云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内容简介

冷战是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影响既深且久,对其解读也纷繁芜杂。这部专题史以二十世纪的特殊政治现象“冷战”为主题,以分析冷战发生的深层历史背景为开端,按时间线索,对二战后到九十年代初的政治局势与国际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与分析,是一部有一定分量和深度的学术著作。作者基本保持历史研究的客观视角,也跳出了西方中心论的窠臼,较为公允地反思、记录了这段特殊的社会政治历史,在今天读来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前言

在当今德国冷战史研究中,现任职于波茨坦大学当代史研究中心(Zentrum Zeithistorische Forschung,ZZF)的贝恩德·施特弗尔(Betlld Stover)教授是中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1961年,他出生于联邦德国的奥登堡。在哥廷根与比勒菲尔德接受历史学专业训练后,他于1991年完成了关于第三帝国民众心理学研究的博士论文[2]。1994年赴美访问归来,他的学术兴趣转向冷战,先后发表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在冷战中的自由政策,1947—1991》(2001年)[3]与《冷战》(2003年)[4)等著作。2007年春,他的又一部力作《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5]问世。
对于德语界的史学家而言,“冷战”并不是一个学术新话题。新世纪以来,以“冷战”为题的德语著作众多,如威尔弗雷德·洛特(Wilhied L,oth)的《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历史,1941—1955》(2000年)[1]、罗尔夫.施泰尼格尔(Rolf Steininger)的《冷战》(2003年)[2]、约斯特·迪尔费尔(Jost Dulffer)的《在东西方争论中的欧洲,1945—1991》(2004年)[3]等。同上述前辈历史学家一样,贝恩德·施特弗尔自己也曾于2003年出版《冷战》小册子。然而当《冷战1947一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出版时,德国出版界与学术界均报以超乎想象的褒扬之辞。慕尼黑一柏林当代史研究所的赫尔曼.文特克尔(Hermann Wentker)教授在书评中称该书“进行了极为有意义的历史重构”“写作勤奋”“包含了内容丰富的整体叙述”“围绕一个中心概念展开论述”。[1]《时代报》(Die Zeit)、《法兰克福展望》(Franktfurer Rundschau)以及《南德报》(Suddeutsche Zeitung)等都刊登了该书出版的消息与相关学者的评论。颇有意思的是。评论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把贝恩德·施特弗尔的新书与被誉为“新冷战史旗手”的美国历史学家约翰·路易斯·加迪斯(John LewisGaddis)的经典著作《冷战:一段新历史》[2]相提并论。在贝恩德·施特弗尔新书出版之际,加迪斯的著作恰好被译成德语,两书几乎同时上架。克劳斯.莱格维(Claus Leggewie)同时推荐两本书,并希望贝恩德·施特弗尔的著作可以在美国引起反响。[3]克里斯蒂安·宁列斯特(Christian Nunlist)认为,贝恩德.施特弗尔的书是对加迪斯著作的“完美补充”,因为前者发现了冷战中的社会与文化之间的斗争。[4]阿尔诺·维德曼(Arno Widmann)发现,贝恩德·施特弗尔的写作风格使他的著作更容易让人接受。[1]托马斯·施佩克曼(Thomas Speckmann)尤其称赞贝恩德·施特弗尔的著作开拓了第三世界与冷战的课题,因此“极有阅读价值”。[2]
这种局面表明,德国史学界一方面认同新冷战史开辟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力图通过贝恩德·施特弗尔的新著开创冷战史研究中的德国学派。 二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德语版共528页,采用了40张图片与6张地图。在作者看来,冷战是一段统一的时期,是“一场跨越界限的政治一意识形态性、经济性、技术一科学性与文化一社会性冲突.其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直至日常生活中”[3]。就内容而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部分(1—4章)以时间为序,讨论冷战的起源与初期发展。贝恩德·施特弗尔认为,冷战的根源可追溯到1917年俄国革命,此后东西方的矛盾一直持续到1945/1946年间爆发“整体冲突”。世界分裂了:1955年,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标志着冷战在欧洲已经定型,随后向第三世界扩展。
第二部分(5—8章)横向讨论冷战的不同维度,其中军备竞赛、核战略、间谍斗争是论述的中心。贝恩德·施特弗尔提出,冷战的这些维度不仅体现在东西方之间的斗争,还延伸到双方内部的社会斗争。这种二级斗争可被视为“文化斗争”,主要体现在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与发展援助等领域中。毫无疑问.这一部分是该书颇为出彩的地方,它把以往冷战史研究的重心从外交史延伸到社会文化史中。
第三部分(9—12章)又恢复到编年史的研究路径上,讨论20世纪70年代后的战争、缓和与裁减军备的努力。贝恩德·施特弗尔特别关注到冷战后半段民众心理的变化(公共意见)及其对政治决策者的影响。他还讨论了“戈尔巴乔夫因素”。尽管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是促使冷战结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他认为,戈尔巴乔夫的初衷并非为了结束冷战,而是为了加强苏联在斗争中的地位。
在结语中.作者进一步阐释了他的方法论后,着重总结了冷战的四点“尚未得到预测的”遗产:**,冷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格局进一步变革,欧盟扩大是其中*为明显的表现;第二,东方阵营的军事遗产(核武器、核研制人员)的监督颇为棘手;第三,冷战的第三支力量中国的崛起以及政治伊斯兰的出现,使得世界格局的走向并不明朗;第四,美国战略的变化是否有可能重启所谓的“新冷战”,现在还未可知。
在行文中.贝恩德.施特弗尔的几大观点颇为引人注目。首先,他从整体角度描述了这场持久的斗争。在书中,作者的笔墨接触到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层面。在结语里,他把这种整体性描述的方法归结为“系统论”,特别强调了“冷战的所有描绘过的特征和几乎明显自动化的回应,以及冷战内在关系的相互联系及其复杂性……(都使冷战)必须被视作一个整体,来接受观察”[1]。
其次,他认为,冷战是一场“在世界各地以各种方式展开”的斗争。正因如此,作者把冷战中的第三世界拉进了冷战史的叙述中。尤为重要的是,他区分了第三世界各种斗争的不同层次:有些斗争属于典型的“代理人之争”,换言之,若没有超级大国及其盟友们的支持,这些斗争很快便偃旗息鼓;有些斗争则是利用了冷战的资源,但其源头可追溯到宗教、领土或部族之间的矛盾,因此即便在冷战消逝后,它们还会继续存在。
*后,他尤为强调“罪责问题不再扮演任何角色”[1]。在传统学派、修正学派与后修正学派中,冷战究竟是谁发起的以及谁赢得了冷战等问题始终成为研究的中心。贝恩德·施特弗尔并不认同这些研究。在他眼中,“这场战争*终无人胜利”。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究竟是谁让这场冲突在深层次上变得毫无意义?”[2]作者的回答是:“就整体而言,这场冷战必须被视为一种自成一体的、自我参照的体制。这一点使我们更能够理解,只有当这个整体体制出现问题时,它才有可能被终结。当两个主要参与国之一质疑并违反了至今为止的冷战法则,那么这就必然会导致该体制的崩溃。”[3]
当然,作为一部宏观叙述冷战发展的著作,该书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在不少问题上缺乏深入。一些评论家也发现,该书在某些地方的论述不够精确.如对于1970年《莫斯科条约》的理解存在偏差、对1971年关于柏林的《四国条约》的评价存在问题等。[4]但不管如何,贝恩德·施特弗尔的著作已经为德国的冷战史研究乃至国际冷战史研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冷战史研究从对美苏对峙的分析到对两大集团的剖析,再到对于第三世界地位的重新评估,*近又转向对于社会与文化层面的斗争之研究。人们需要在整体上重新认识冷战的发生与发展。就这一点而言,贝恩德·施特弗尔的著作值得一读。

近年来,冷战史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在这一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及其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在国内学界一马当先。在沈志华教授的主持下,《冷战国际史研究》这本学术期刊除发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外,还着力于介绍各国研究动态。2008年初,正值贝恩德·施特弗尔的著作出版后不久,译者在沈志华教授的鼓励下,粗粗阅读了该书,并为《冷战国际史研究》写了一篇书评,借以介绍德国冷战史研究的大致情况。
2010年底,在译者的推荐下,该书被列为歌德学院的资助翻译书目。不过始料未及的是,在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波折,以至于翻译工作有所停顿。*后,在刘鑫编辑的热心斡旋下,该书才被漓江出版社接受。王红军编辑做了大量修订工作。对此,译者表示真挚的谢意。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同人们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尤应感谢沈志华教授慷慨应允为这本著作撰写推荐语。译者初猎冷战史,对其中的不少术语,尤其是俚语、军事方面的概念不甚熟知。在这一方面.译者访学的德国奥格斯堡大学人文历史系的同人们施以援手,在此,译者深表谢意。
中国学界对德语圈的冷战史研究颇为生疏,语言是一道极为重要的门槛。在这一意义上,译者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一扇小窗,让更多人关注德国人对于冷战这一极端时代的特殊感受。当然,翻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译者联系方式:dehnmeng@sohu.com)。
孟钟捷
2012年初秋于德国奥格斯堡
2017年初春修订于上海三省居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目录

译序
导言:意识形态与核武器
**章 通往冷战之路,1917—19450
第二章 应对整体对峙的策略:1945—1947
第三章 世界的分裂,1948—19550
第四章 欧洲局势的升级与缓和,1953—1961
第五章 一个全副武装的世界
第六章 处于持续斗争中的社会
第七章 文化的战争
第八章 制度竞争中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第九章 1961年,舞台的转换:第三世界的冷战
第十章 缓和与裁军,1953—1981
第十一章 阿富汗与星球大战:1978年以来重返对立
第十二章 “戈尔巴乔夫因素”:1985—1991年间东方阵营的解体
结语:冷战之后附录缩略语说明
插图引用说明
人名索引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作者简介

作者/贝恩德·施特弗尔(Bernd Stöver)1961年生,历史学博士。曾在哥廷根大学与比勒菲尔德大学学习历史学。1991年,完成关于第三帝国民众心理学研究的博士论文。1994年访美后,转向冷战研究。目前是波茨坦当代史研究中心(ZZF)教授兼波茨坦历史研究所编外教授。著有《美国在冷战中的自由政策,1947-1991》(2001)、《冷战》(2003),《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问世于2007年春,被誉为可同美国冷战史学家盖迪斯的著作相媲美。
译者/孟钟捷。1978年生,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副主任、跨区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德国史和全球史的教学研究。著有《德国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发生史》《寻求黄金分割点:联邦德国社会伙伴关系研究》《德国简史》《地图上的德国史》(第一作者)、《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译著有《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非自由主义的失败:论现代德国政治文化》《德国天才》等。

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14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