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纲要(精装版)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通史纲要(精装版)

中国通史纲要(精装版)

作者:白寿彝 主编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5737068

定价:68.0

出版时间:2016-05-01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陶器中,虽然也有一些生产工具,但主要是生活用具。有炊具,如灶、甑、鼎、釜之类,蒸煮各种食物。有饮食器,如小钵、盆、盘、碗、杯等。有瓮和罐,是储存东西用的。有口小底尖中间大的瓶,是汲水用的。由于力的平衡原理,空瓶在水面上自动倾倒,使水灌进去。

陶器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重大发明之一。它表明人们的智慧不限于自然物的加工,而能完全创造出新的东西来。有了陶器,人们可用以蒸煮食物,使人体更充分地吸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又可用以储存液体,有助于农业的灌溉,从而促进人们定居生活的日趋稳定。按照烧陶的原理还可以制作纺织用的陶纺轮,狩猎用的弹丸,捕鱼用的网坠。烧土,也可以作为原始建筑的墙基。这一切,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彩陶不仅是实用的,而且还是一种美好的工艺美术品。陶器上的彩绘花纹、图案和飞禽走兽,反映了当时农业劳动和渔猎活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想象力。陶器上面还刻有许多符号,人们可用作器物的标记。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原始文字。彩陶上有鸟、鱼、鹿、蛙等图像,有的学者认为,就是当时氏族的图腾 a。

与氏族制度的结构相适应,那时的村落已有一定的布局。半坡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氏族村落,总面积约五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村内有各种形式的窖穴,是氏族的公共仓库。居住区的房屋,布局颇有条理。有一座规模很大的方形房屋,当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其他中小型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围绕居住区挖筑了一条深宽各有五六米的沟。沟北边是氏族的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窑场。这一幅图景,反映出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过着平等的生活。死后又埋葬在一起,表示他们同属于一个氏族。

妇女在氏族的地位是高的。有一些地方,发现了以妇女为中心的埋葬习俗。在陕西省华县元君庙和华阴县横阵村,发现了几十个母系氏族的迁移合葬墓。这些同坑埋葬的死者,都是迁移而来合葬的,人多少不一,男女老少都有,迁移合葬过程比较复杂。人死后,大概是先把尸体作临时处理,遇到母系氏族中一个地位较高的妇女死亡时,就先直接把她的尸体仰卧埋在葬坑里。同时,将跟她同氏族的早死者的尸骨迁来,排在一起,同墓合葬。这种以妇女为中心的葬俗,表明她们在氏族中,占有重要地位。另外,从半坡遗址和陕西省临潼县姜寨遗址墓葬的随葬品看,女性一般比男性多。这种现象也是妇女社会地位高的说明。

集体劳动和生产资料公有的性质,决定了母系氏族公社的产品分配必然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消费。半坡和姜寨遗址里储存东西的地窖,密集地分布在房屋之外。有的 10多个集中地分布在一个地方,形成窖群。这可能就是集体储存的一

a图腾,是氏族的徽号。一般采用一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命名。

种形式。从墓葬看,氏族成员死后大多数以基本相同的葬式埋葬在同一墓地内,随葬品绝大多数是生活用的陶器和装饰品。在半坡的 71座有随葬品的墓中,多者 10件,少者 1件,平均为 4.3件。

那时,人们的经济生活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很艰苦。那时的人们由于食物粗,咀嚼费力,下颌骨仍比现代人粗壮,而且牙齿有严重磨损。各个墓群里的死者情况反映出,多数人的年龄只有三四十岁左右,还有大量儿童夭亡现象。正是因为生产力还很低,生活资料还很少,只有过着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生活,才有可能维持全氏族成员艰苦贫乏的生活。

四、龙山文化时期的父系氏族社会

大约在 5000年前,黄河、长江流域的氏族部落,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大体上属于这一时期氏族部落的文化遗存,有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a。

龙山文化氏族部落的分布很广,东至海滨,西至渭水中游,北达辽东半岛渤海湾沿岸,南及湖北、安徽、江苏三省的北部。主要分布地区是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山西省南部和陕西省渭水流域。总的看来,它的分布范围比仰韶文化更加广阔,而且地域性的差别比较显著。齐家文化的氏族部落,生活在黄河上游甘肃省东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西藏自治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其石制工具与陶器都与齐家文化相近。东北乌苏里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存中的玉璧、玉珠等,与黄河流域的类似。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汉水流域。青莲岗文化分布在长江下游,主要在江苏省境内。良渚文化分布在钱塘江下游和太湖周围地区。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与江苏省、安徽省的北部。

龙山文化时期,生产水平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以轮制陶器、冶铜手工业为主要标志的工艺水平的提高。这时出现了石镰、

a因分别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江苏省淮安县青莲岗、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和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而得名。

蚌镰等新的农具。人们发明了安柄使用的石镰和蚌镰,就可把原来摘取禾穗改变为连秆收割,这样不仅能提高劳动效率,而且也为牲畜储备饲料。龙山文化表现在农业上的发展是收刈工具数量的增多。河北、河南、陕西等省的一些遗址,出现了以石刀为代表的收刈工具和以石斧、石铲为代表的垦殖工具,数量几乎相等。有些地方的收刈工具,甚至比垦殖工具多近一倍乃至三倍。龙山文化的石刀不仅数量增多,而且还有所改进,一般都加宽变长,刃部更加锋利。仰韶文化的农具恰恰与此相反,垦殖工具大体多于收刈工具的一倍。龙山文化的收刈工具增多和改进的事实,说明龙山文化在农业的收获量上有了增长。

中国通史纲要(精装版) 作者简介

白寿彝(1909—2000),回族,河南开封人。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建国后,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主持了《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改革开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创办了史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任所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等。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史学概论》《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中国通史纲要》《民族宗教论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回族史》等。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中国史 通史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