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纲要(精装版)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通史纲要(精装版)

中国通史纲要(精装版)

作者:白寿彝 主编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5737068

定价:68.0

出版时间:2016-05-01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山顶洞人的劳动经验和技能超过了前人,取得了不少新成就。他们的石器基本上还是用打制和粗糙的修制方法,但是他们已经有了磨光、刮削、钻孔、刻纹和着色等新的技能。在他们残留的一些劳动工具中,有磨光的鹿角和鹿下颌骨,这是两件残缺的骨角器。磨光的鹿角上,还刻有弯曲和平行的线纹道。*能反映山顶洞人制造工具技术提高的,是骨针。骨针长 82毫米,直径 3.1至 3.3毫米。

针身圆锐,是由刮削和磨制制成的。针眼窄小,是由刮挖而成的。这种骨针的制成,必须切割兽骨,加以刮削,挖穿针眼,再加磨制。这是一套复杂的技术。骨针可作缝制兽皮衣服之用。

在山顶洞里发现的装饰品,有钻孔的小石珠、砾石、青鱼眼上骨,有挖孔的兽牙和磨孔的海蚶壳,也有刻纹的鸟骨管。这些装饰品的制作过程有选材、打制、钻孔、研磨、着色等。这些装饰品有的用赤铁矿染成红色。

渔猎是山顶洞人的主要经济部门。他们猎取*多的,是兔、赤鹿、斑鹿、野猪、羚羊、獾、狐狸等大小野兽。他们还能捉到鸵鸟和其他鸟类。他们捕捞的鱼类中,有长达一米以上的青鱼。他们捞取河蚌。他们还要采集植物果实和块根作为辅助的生活资料。

山顶洞人或在他们以前可能已经会以人工取火了。从保存火种到人工取火,人类支配自然的力量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恩格斯认为取火的发明比蒸汽机的发明还重要。他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a取火的发明和使用,使此后许多重要的发明,如陶器、金属工具等成为可能。

山顶洞中发现的海蚶壳,不产于附近,要到相当远的海边上才能取得。这些东西不管是交换或采集得来,都说明当时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交往增加了,与自然斗争的本领提高了。

山顶洞,长约 12米,宽约 8米,面积为 90多平方米,可容十几人居住。洞里自然分为“上室”和“下室”。上室在洞口处,是他们的住室。下室在洞的深处,是他们的墓地。山顶洞周围的广阔地区是供他们狩猎、捕鱼、采集的生活基地。

山顶洞下室的墓地里,埋葬着一个青年妇女、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年男子。在这些死者的周围,撒着赤铁矿粉粒。随葬有石器和装饰品。对下室死者的安排,正是上室生者的生活写照。这种男女老少埋在一起,随葬生产工具和装饰品的现象,反映着血缘亲族关系密切,反映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产关系。随葬品彼此没有多大差别的现象,意味着氏族成员的平等。死者周围有赤铁矿粉粒和随葬品的现象,表明他们有了埋葬的习惯,表明他们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已

a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 154页。

经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有了迷信色彩和一种对超现实的存在的意识。

三、仰韶文化所见母系氏族社会

距离现在六七千年前,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由东北北部起,经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直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广大地区内,散布着细石器文化 a。在黄河中游地区内,有仰韶文化 b。在黄河上游一带,有马家窑文化 c。在其他地区还分布着不同的原始文化。

仰韶文化比较清晰地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的面貌。仰韶文化的中心区域在陕西省中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它的分布,南达汉水中上游,北至河套地区,西及甘肃境内的渭河上游,东到山东省。在这些地方发现了那时的许多村落遗址,在有的地区,村落分布得相当密集。

那时候,黄河流域的居民,以原始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他们使用的农具,在掘土时用尖木棒,这时的石器基本上已经不再用过去打制的粗糙石器,而是使用以磨制为主的比较精致的石器了。这时有了砍伐灌木丛林的石斧,有了松土整地的石铲、骨铲,有了收割谷穗的各种石刀。农作物,主要是粟 d,还种植蔬菜。那时已发明了一些简单的谷物加工工具。人们把谷物放在石研磨盘上,手执石棒或石饼反复碾磨,以达到脱壳和磨碎的效果。

人们经营农业之后,便能生产自己需要的食物,能够定居下来。当然,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还处在初期阶段,并且经常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收获量很低,有时甚至全无收成。这种情况往往引起氏族村落的全部或一部的迁移。

a因其有细小的石器而得名。这里所说的文化,系考古学上的用语,指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具有共同特

征的考古遗存的总体,通常以首次发现地点或特征性的遗迹、遗物来命名。 b因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c因首次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而得名。 d1973年至 1978年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遗址中,发掘出大量已经炭化了的远古稻

谷及种植水稻的工具骨耜和木耒耜。这些遗物距离现在大约 7000年,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早

的人工栽培稻。

渔猎是仅次于农业的生产活动,在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中仍占有相当的地位。他们用的主要工具有弓箭、石矛、渔叉、渔钩、束有石网坠的渔网等。家畜饲养也作为副业而产生了。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遗址发现的圈栏和动物骨骼来看,当时饲养的主要家畜是猪和狗。牛、羊、马、鸡等也可能处在驯养阶段。采集仍然是不可缺少的生产活动。在半坡遗址的房屋和地窖中,就发现了许多榛子、松子、栗子、朴树子以及螺蛳壳和蚌壳。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数量及质量的提高,是手工业发展的标志。大量磨制工具的制作,给人们提供了新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从斧、锛、铲、凿和刀、针、筓的制作看来,已经采用了切、削、磨、钻的技术。有倒刺的鱼叉、鱼钩和穿孔骨针的出现,标志着原始手工业的制骨技术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纺织和缝纫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人们可剥取野麻纤维,用陶、石纺轮捻成细线,织成布匹。兽皮也是人们的衣着原料。人们也可用精巧的骨针、骨锥和角锥,把麻布、皮革缝制成各种服装。

制陶,是当时新的、有特色的手工业。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们具有各种风格的彩色陶器。在许多氏族村落中,都留下了陶窑的遗迹。那时,人们选用黏性适度、泥质较细的黄土作陶土。陶土调好后,搓成泥条,圈叠成陶器的粗坯,或盘成陶坯的雏形。小器是直接捏塑而成。接着是修饰陶坯,又趁湿粘上或嵌入把手、耳、鼻等附件。等陶坯半干后,再刮磨器壁内外。人们还利用赤铁矿和氧化锰作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一些细泥质的器皿上描绘彩画。有时在上彩之前,还涂上一层白色或浅红色的衬地,使整个画面更为鲜艳。由于窑室封闭不严密,陶土中的氧化铁得以充分氧化,从而烧得的陶器绝大部分是红色或褐色的。

 5/7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中国史 通史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