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地域经济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宋代地域经济

宋代地域经济

作者:程民生/国别:中国大陆

开 本:32开

书号ISBN:7810187600

定价:24.0

出版时间:1992-01-01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京东地区,诸州多有种植水稻者。如齐州的水稻,引起了苏辙的兴趣,咏之于诗篇:“下田满粳稻,秋成比禾菽。”可见低洼的土地种满了水稻,与旱地作物有同样高的效益。沂州水利建设发达,“其田兼备鱼稻之饶”,说明水稻产品很丰富。另外,徐州也有水稻生产,“有鱼、稻、鹑、雉之类,足以充食”,即可证明其水稻种植有一定的规模。
河北的一些州县,早就有种稻的历史。如卫州,据梅尧臣诗云:“我久在河内,颇知卫风俗。沙田多种稻,野饭殊脱粟。”其中以共城县(今河南辉县)*为突出。该县有个百门陂(今百泉),方500步,水源丰富,以此灌溉稻田,培育出优质稻米:“此米明白香洁,异于他稻。魏、齐以来尝以荐御”,即为贡米。到宋代,仍是皇宫内大米的供应来源,并在宋仁宗时扩大了种植面积,普及到民间:“共城有稻田以供尚食,水利有余,而不与焉。(宋仁宗时)使岁溉之外,与百姓共之。”这一优势得以更好地发挥。共城的稻米为历代皇宫所钟爱,说明其质量是**流的。
河北北部沿边地区的水稻种植,开始于宋太宗时,当地河流众多,地势低洼,“处处蓄为陂塘,妨民种艺”,旱地作物难以大力发展。何承矩因势利导,大兴屯田,“种稻以足食”。经过试验,采用了南方早稻“七月熟”品种之后,获得成功,在沿边塘泊地区广为种植,“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推广热潮。到了宋仁宗景佑年间,朝廷又派官员在怀、卫、磁、相、邢、洛、镇、赵等八州“教民种水田”,进一步发展了水稻种植。
西望黄土高原的陕西,也可看到不少青翠的稻畦。苏辙在长安一带看到那里“高原种菽粟,陂泽满粳稻”,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因而也有人指出当地“鱼稻如江乡”,稻田可以和南方江乡水国相媲美了!在陇州吴山县(今陕西宝鸡北),也有类似的景象:“种稻连荆泊……风物似江乡。”仿佛又是一处高原江南。商洛县的水稻种植开始于宋真宗朝,当时县令组织农民引水灌田,“使之殖稻……民赖以无饥”。不仅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发展了生产。连*北边的保安军,也设置有专门种稻的官方组织“稻务”,宋真宗曾令“保安军稻务旬具垦殖功状以闻”。每旬都要上报一次种植情况,可见很受朝廷的重视。宋神宗熙宁年间,进一步
向西推广。王韶在经营熙河地区时,认为洮河一带可以引水种稻,请求朝廷调发一批稻农前来从事此项生产。朝廷乃令南方地区犯罪的稻农刺配熙州(今甘肃临洮),陆续配来300人。可见当时这里的水稻种植具有一定的规模。
山区河东路,虽属高寒之地,但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水稻生产不亚于陕西。看一看汾州吧:那里“秔稻之富,流衍四境。”只言稻子,不提其他粮食作物,并且有“流衍四境”之富,可知水稻是当地主要作物之一,产量很高。太原的晋祠附近,晋祠泉水泽及一方,“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一派稻乡气氛,树立了一处生产发达的样板。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河东的水稻种植规模很大,长势旺盛,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
位。
要之,水稻的北移与麦粟的南下在农业史上都有重大意义。这使各地得以充分利用地利和水利资源,换种轮作,扩大耕地面积和作物品种,从而提高粮食总产量。
总的来看,南方各地区的粮食作物比较单纯,没有北方那么丰富。北宋时期,南方推广的麦粟不如北方种植水稻的面积大、效果好。这与北方土地五谷皆宜、水利事业大发展和宋政府重视发展北方经济都有密切联系。从这一点上看,北方农业经济比南方快了一个节拍。
……

宋代地域经济 目录

绪论
一关于地理环境作用的理论问题
二关于宋代地域经济的史料问题
三关于研究状况的介绍
四关于选题的意义
**章各地区的生产环境
**节政区划分及地位的差别
第二节自然环境概述
第三节社会生产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
第四节社会生产力的分布
本章结语
第二章农业经济的地域特征
**节农田水利建设
第二节粮食种植业的地域状况
第三节经济作物的分布
第四节畜牧业和渔业的分布
本章结语
第三章手工业的地域分布
**节矿冶及金属制造业
第二节纺织印染业
第三节盐、酒、矾制造的地域分布
第四节陶瓷业
第五节文具制造业
第六节其他手工业
本章结语
第四章各地商业及物资流通
**节区域市场的结构及特点
第二节商税统计所反映的各地商业
第三节各地物资流通
本章结语
第五章各地区地方财政特点与区域性经济政策
第六章地域经济的历史变化
总论宋代地域经济特征及地位
地名索引
…… 宋代地域经济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历史 中国史 隋唐宋元金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训话三论     下一篇: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