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评论:第八辑:8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历史评论:第八辑:8

中国历史评论:第八辑:8

作者:上海文化出版社

开 本:26cm

书号ISBN:9787553503981

定价:58.0

出版时间:2015-06-01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中国历史评论:第八辑:8 内容简介

  为筹备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而编辑的史学文论集。此前已出版七辑,社会反响良好。内容偏重学术研究的思想性、经世性与公共性,关注历史学对价值、秩序与发展的正向导引,关注历史学对知识群体与精英阶层的影响力;偏重中国史、外国史,或古代史、当代史等不同专业中彼此互为兴趣的话题。原创、转载、集成并举。

中国历史评论:第八辑:8 目录

【特稿】
1950年代中国人文学科的重建(二)——朱维铮、王兴运访谈录
青春编年:一个班级的历史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新闻发布会实录
历史上的战争、和平、社会和国际秩序——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讨论
【新研究新观察】
中华文明如何复兴?——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启示
评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李约瑟难题”的探讨
说“一”
中国早期的导引术
地方精英的博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生根中国的?——以山东为例
【学术话题集成】
英雄美人的历史模板:蔡锷与小凤仙
重写电影史?——近15年来民国电影研究的转折
【史家与著术】
一个平淡年份的大历史——《万历十五年》评价集成
岁月褶皱中的历史:评侯仰军《历史真相与文化反思》
“西狩获麟”,孔子究竟看到了什么?——《历史真相与文化反思》中的一节
【史学新著新译十种】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修订版)/葛剑雄著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日]小岛毅著何晓毅译
《明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陈宝良著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罗志田著
《教会大学与民族主义——以齐鲁大学学生群体为中心(1864-1937)》/徐保安著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美]罗威廉著李里峰等译
《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美]周锡瑞著史金金、孟繁之、朱琳菲译
《民国时期济南同业公会研究》/马德坤著
《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美]苏珊·邓恩著杨小刚译
《多面普京》/郑建新著

中国历史评论:第八辑:8 节选

  《中国历史评论(第八辑)》:  再看瓦特对蒸汽机的实质性改进,这是早期科学与工程对应的典型个案。在近代科学诞生的几千年当中,人类的活动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模式:生产、技术、科学,也就是说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过程当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在改进技术的过程当中产生科学。这是一个凭经验办事的过程,所以走了不少的弯路和错路。而瓦特没有重复前人的弯路,他从正在格拉多大学研究物质的潜热和比热的老师Black那里获得启发,发现纽可门的蒸汽机效率太低,是因为汽缸达到高温再冷却热浪费太大。他通过计算算出水变成蒸汽内含多少潜热,又通过制作汽缸的材料的比热计算出升温所需要的热量,*后提出双汽缸原理,专门让一个汽缸用来冷却做完功的蒸汽,而另一个汽缸则专门保持高温用来做功,动力机就这样诞生了。  但是,这里的问题是,我们讨论的是近代科学的诞生。从上面的分析看,资产阶级需要的是技术,而不是科学。应该说是社会需求产生了技术,而不是社会需求直接产生了科学。19世纪末之前,一直是技术领先于科学。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例。热学研究物质处于热状态下的有关性质和规律,是一种关于物质热运动的宏观微象理论。从17世纪开始,欧洲人进行了关于热本质的长期争论,形成丁热质说和热动说。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随着蒸汽机的运用和对各种物质运动现象相互联系的逐步认识,人们发现了能量转化与守恒原理,建立了热力学**定律。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在对热机效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热力学第二定律。20世纪初,随着对物态变化与温度关系认识的深入,建立了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从宏观上描述了物质热运动的规律性。也就是说,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在蒸汽机使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总结出科学,当然与近代科学的产生于技术不是一回事。作为**次科学革命标志的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并没有影响到瓦特的蒸汽机的发明。直到蒸汽机使用了一个世纪左右,分子热运动、内能的理论才出现,蒸汽机的原理才真正搞清楚。作为第二次技术革命指导的电磁学理论,无论是电生磁的发现,还是磁生电的发现,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任何关系。作为第三次科学革命标志的相对论、量子论无不如此。法拉第在实验室里制作出发电机时,并不知道其用途何在。  ……

中国历史评论:第八辑:8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史学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