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的身份想象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衡派”的身份想象

“学衡派”的身份想象

作者:周佩瑶

开 本:特大32开

书号ISBN:978-7-5334-6040-2

定价:22元

出版时间:2013-10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学衡》杂志从创刊开始就是一本有着鲜明文学倾向的杂志,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哲学、历史、经济、教育等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也是它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范围则涉及“国学”与“西学”。在《学衡》上发表过文章的人,来自以上各个领域,他们看待《学衡》的角度必定各种各样,他们介入梅光迪等《学衡》主将文化倾向的深浅程度也各自有别,并非所有在《学衡》发表过文章的人都认同《学衡》主将们的文学倾向和文化主张,若因此把在《学衡》上发表过文章的所有人都视为“学衡派”,可能会造成很多“冤假错案”。
 

 
本文认为,“学衡派”在现代文化中的身份,不能完全等同于《学衡》所有作者在现代文化中的身份,因此,认识“学衡派”,首先必须对作为一个流派的“学衡派”有所界定。“学衡派”作为一个流派出现,与《学衡》有着直接关系,而在《学衡》上发表过文章的所有作者是否都为“学衡派”成员,则是一个尚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界定“学衡派”,自然需要追溯“学衡派”这个概念出现和应用的历史,了解它本来的内涵和外延,此外,还须对“学衡派”和其他在《学衡》上发表过文章的人各自与《学衡》的关系进行具体辨析。这样才有可能尽量客观地认识“学衡派”和《学衡》,同时,其他曾经在《学衡》上发表过文章的人尤其是一些知名的学术人物,他们与“学衡派”的关系才能得到澄清。
1922年1月,《学衡》创刊号问世,由南京高师-东南大学的教师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柳诒徵等人在南京编辑,上海中华书局发行。创刊号中,胡先骕的《评〈尝试集〉》和梅光迪的《评提倡新文化者》两篇文章,直接将矛头对准白话文运动及新文化运动,进行措辞激烈的否定性批评。此后,《学衡》对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批评和反对一直延续到1933年该杂志终刊。面对《学衡》所掀起的反对声浪,新文化倡导者们,如周作人、鲁迅、胡适、茅盾等人都迅速予以回击。
其中尤以鲁迅1922年2月9日在《晨报副刊》发表的《估〈学衡〉》(署名风声)一文至为重要,其中有言:“夫所谓《学衡》者,据我看来,实不过聚在‘聚宝之门’左近的几个假古董所放的假毫光;虽然自称为‘衡’,而本身的称星尚且未曾钉好,更何论于他所衡的轻重的是非。”在该文中,鲁迅逐一指出《学衡》第1期所发表的文章存在的各种文字上的毛病,并一针见血地道出《学衡》创办者对自身身份定位的错误——以掊击新文化张皇旧学问自命,却于旧学并无门径,甚至连字句都不通。鲁迅的评价在很长时间内对后来的论者定位《学衡》与“学衡派”有着重要影响。
1922年10月2日,周作人在《晨报副刊》发表《恶趣味的毒害》(署名子严),对“‘礼拜六’派(包括上海所有定期通俗刊物)”这种文学上的“反动”和“恶趣味”进行批评,同时,区分了这些“恶趣味”的反动与“‘学衡’派”的反动,认为“这所谓反动并不是‘学衡’派的行动。‘学衡’派崇奉卢梭以前的思想,在最初的几期报上讲过一点笑话,但是比现在的反动思想要稍新,态度也稍正经,……他只是新文学的旁枝,决不是敌人,我们不必太歧视他的”。周作人把“崇奉卢梭以前的思想”与“学衡派”直接关联起来,反映出新文化倡导者们心目中的“学衡派”,是有着特定思想倾向性的一个群体。由此可见,“学衡派”这一名称在当时已开始与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信奉白璧德人文主义学说的《学衡》主将们等同起来。另一方面,周作人把“学衡派”视为“新文学的旁枝”的说法,在当时并未成为新文学倡导者的一种共识。
1935年初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中,郑振铎将胡先骕、梅光迪、吴宓归入“复古派”,并称他们为“胡梅派”,该书第三编“学衡派的反攻”,“学衡派”是指《学衡》杂志批评新文化-新文学的几个主要人物。李何林先生在1939年出版的《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中,也把创办《学衡》杂志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几个留学生”称为“学衡派”。王瑶先生在1951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中,也采用“学衡派”的称呼,称“以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为主”的“学衡派”是“标准的封建文化与买办文化相结合的代表”。1979年初版,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将《学衡》与《甲寅》并列为以“反动复古”为目的的“复古派”。
从“学衡派”作为一个特指名词出现,以及它在1980年代之前各种现代文学史及批评著作的使用来看,它所指涉的主要是《学衡》反对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特定思想倾向和文化主张,并非针对杂志本身的全部内容。《学衡》“总编辑”吴宓1925年到北京清华学校任国学研究院主任后,研究院的导师王国维在《学衡》上发表过不少考古述学的文章,充实了《学衡》的学术含量。研究院其他导师梁启超、陈寅恪都在《学衡》上发表过文章。然而,从郑振铎、李何林到王瑶、唐弢等,他们在关于“学衡派”的文字中,都没有提及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这几个名字。显然,在他们的印象中,“学衡派”指的是在《学衡》上撰文反对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部分人——以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几个《学衡》创办者为主,而非所有在《学衡》上发表过文章的人。“学衡派”这一概念在半个多世纪的使用历史中,一直被贴上“复古派”的标签,直接原因即在其批评白话文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立场。
1990年代以来,一些论者所界定的“学衡派”则包括所有在《学衡》上发表过文章的人。这种说法根源于《学衡》创办时的一个不成文约定。《学衡》杂志社在成立之初,采取有别于一般杂志的组织方式,杂志的发起人梅光迪主张: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社科图书 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上一篇:印度教     下一篇:问道(第六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