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精神尺度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学的精神尺度

大学的精神尺度

作者:叶隽

开 本:16

书号ISBN:978-7-5334-5531-6

定价:28.00

出版时间:2011-05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蔡元培出长北京大学,是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的一大契机,亦中国现代意义大学形成之肇始。1917年时的中国,虽然已经是民国共和时代,但中国的知识者远远未能摆脱传统“亦学亦政”的角色制约,一方面不能忘情学问、穷经皓首,一方面却不自禁地关心政治,承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光荣传统。蔡元培掌校后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要求学生不可“有做官发财思想”[1];第二年又发表开学演说,强调大学为培养学者的场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2]。这一措施连蔡元培自己都颇为得意,称其为铲除“科举时代遗留下来之劣根性”,其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功用确可谓振聋发聩。“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思想的提出,其指向尤在传统政学不分之弊端。贺麟对此评价甚高:“好在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中国大学教育方面,总算稍稍培植了一点近代学术自由独立的基础;一般学人,知道求学不是做官的手段,学术有学术自身的使命与尊严。因为学术有了独立自由的自觉,对于中国政治改进,也产生良好影响。在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学术界的人士,完全站在学术自由独立的立场,反对当时污浊的政治,反对当时卖国政府,不与旧官僚合作,不与旧军阀妥协。因此学术界多少保留了一片干净土,影响许多进步青年的思想,培养国家文化上一点命脉。”[3]

从上世纪初叶蔡元培执掌北大到今日,中国现代大学之形成隐约已近百年。所谓学术兴衰,当于百年前后问焉。如今,我们且不论学术兴衰,但问大学之道可道否?中国大学百年,其道何如?其未来又应作何展望?这是我们很想了解的问题,但似乎要搞清答案,实属不易。其实,在我看来,传统与现代之间,传统与现代的大学之道之间未尝不可以沟通。大学之为大学,在于大学之大,大学之道亦在大学之大。大,首先意味着大度包容,有大学之气象;大,还意味着大学之“学”大,学问之道,本就无限广大,惟有以“高山仰止”之心情勉力向学,方能敢说粗窥学术门径,故此大学之大度包容必然也就意味着学问的博大无垠。而这气度之“大”与学问之“大”,正共同成就了大学之“大”,学问是抽象学理,但却是人类精神不可没有的根本基石;气度是精神气象,人活一世,最重要的确实是这样的“龙虎精神”。所以,在我看来,大学之“学问之大”与“气度之大”有如一身之两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偏废,不可或缺。学生要在此中涵泳体会者、接受熏陶者,也无非以此二点为其根本,否则也多半会步入歧途。

说来简单,大学之道归结为两个基本点,学理根基与精神气象。但究其实际,实在并非仅如我们想的那般,尤其是如何落实,如何形成这大学之道,其实既待实践之检验,亦尤需要形成完整的思考。毕竟从理论到现实之间,还是有不少的路程要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这组思考当并非完全是书生清议。当今中国,大学改革喧腾热闹,或曰合并、或曰联合、或曰划转……名目不可谓少,大学中人、教育官员、上层人士……参与者之热忱积极,尤其可佩。但追问一句,在这体制改革初告段落之际,中国大学之进步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学理根基得到进一步加强呢?还是精神气象焕然一新?我们是否真的感受到了一点大学之道?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社科图书 学术文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