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研究(第九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乡村研究(第九辑)

中国乡村研究(第九辑)

作者:[美]黄宗智

开 本:16

书号ISBN:978-7-5334-5696-2

定价:40.00

出版时间:2011-05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三种类型。据村里的老干部回忆,这三种模式是当时在乡里(原人民公社)的指导下推广的,那时候耿店还是全乡农业生产前三名的先进村。这种以粮棉作物为主的种植模式,在整个1980年代基本没有变化。耿店村在经历了改革之初经济快速发展的七、八年后,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十年里,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始终处在缓慢发展的阶段。这期间,部分村民试探性地种植过大蒜、圆椒和尖椒等露地蔬菜,还栽植过苹果树和枣树,以期寻求致富的途径。特别是1993年乡里号召种植苍山大蒜(这种蒜以采蒜苔为主,区别于传统的大蒜),全村种植约有300亩,由于当时蒜苔销售难、市场价格低,村民未能获得明显高于粮棉种植的经济效益,所以未能作为村里的支柱产业继续发展起来。

1996年贾寨乡在全乡范围内大力推广蔬菜大棚,其要求是强制性的,乡里为每个村都下达了建棚任务。其中要求耿店村建棚26个。1990年代中期,推土机还不多见,建大棚是靠人力完成的。乡里安排各个村组织劳动力为建大棚出义务工。一般是每个村组织自己的村民在本村范围内建棚,但如果一个村建棚数量少,乡里就要求这个村为建棚多的村出劳动力。不少村为完成乡里下达的任务,还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当时耿店村是由村干部带头,并发动农户建棚。26个大棚建在属于集体的两个场院上,没有占用村民的承包地。村里规定,种大棚的土地,6年不承担任何费用,而村里每年还补助建棚户150元(连续补4年),大棚收入全部归种棚农户。每个棚东西长50,南北宽14,棚体占地一亩左右,棚内实种面积0.6-0.7亩。建这种标准的大棚,在当时需投资4000-5000元。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农户感到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些农户资金困难,村里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建棚贷款。当时贾寨乡为树“江北芸豆之乡”的牌子,在全乡范围内主推芸豆这一品种。1996年冬季日照充足,大棚芸豆效益不错。一般一个棚毛收入8000元左右,收回成本后还有可观的收益。

1997年,乡里又进一步推动蔬菜生产,号召各村扩大大棚种植规模。耿店村已没有集体场院可供建棚。村集体从4个村民小组每人的承包地中抽出2分地,约150亩,作为今后建棚的机动地。这些地靠近村边和道路。1997年耿店村建棚30个,1998年建棚40个,棚内作物仍是芸豆,同样享受原来的建棚优惠。由于1996-1998年所建的大棚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1999年耿店村村民建棚的积极性异常高涨,当年建棚120个。1999年耿店村因大棚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展,除建棚占地按原规定仍由集体免费提供外,村里已无力从资金上再给予支持。因此对新建棚便取消了每个棚每年补助150元的优惠政策。

1996年到1998年乡里还没有蔬菜批发市场,耿店村交通比较方便,为此,该村和周边村生产的蔬菜就在耿店村大街两旁进行销售,有些农户在自己的家门口就开始了过磅服务,每称一斤菜向购菜者收取2分钱的过磅服务费。当时主要是聊城市北部的菜贩子来拉菜。随着全乡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乡政府为解决销售问题,1999年在乡农业试验基地旁建设了蔬菜批发市场。市场建成后,乡里积极引导各种植户到乡批发市场进行交易。

 27/30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社科图书 学术文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