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研究(第九辑)
中国乡村研究(第九辑)作者:[美]黄宗智 开 本:16 书号ISBN:978-7-5334-5696-2 定价:40.00 出版时间:2011-05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然而,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却容易对上述经验事实产生屏蔽作用,使人们不容易认识到我国农业内生发展的可能性以及探索这样一条途径的重要性。“二元经济”理论认为,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到城市现代经济部门,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原本城市和乡村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市场,逐渐被整合为统一的市场(刘易斯,1989)。这一理论给出了一条通过城市化吸纳农村人口进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道路。
我国的经济发展却展现出一幅与二元经济理论不尽一致的图景。首先,城市经济部门并不像刘易斯想象的那样是单一的整体,而是日益显现出正规和非正规经济并存的局面(黄宗智,2009;
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内部也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这一变化更是“二元经济”理论不能涵盖的。我国农业经济本身业已分化为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类型:新农业和旧农业。前者以高度面向市场的菜—果种植和畜—禽—鱼饲养为代表,其特点突出表现为单位面积土地承载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都远高于种植粮食作物的传统小农生产,同时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值、劳动力单位工日报酬也有大幅的提高。后者则以传统的粮食种植为代表,特点是劳动力过剩、劳均报酬和单位土地回报都比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普遍发生了变化,从以粮食为主的需求转向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的全面需求。这种饮食结构转型,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契机,促使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村从种植粮棉作物的旧农业转变为种植蔬菜水果、饲养畜禽水产的新农业(黄宗智、彭玉生,2007)。
接下来要问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这场农业转型中,小农户家庭经营这种经营方式是否还有生命力?我们知道,从旧农业向新农业的转变,伴随着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再配置,伴随着农业技术的巨大变更,同时也对小农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大型农业企业,小农户的资本存量少、技术力量单薄、调整生产要素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而如果依靠大型农业企业整合农村资源、雇佣农村劳动力,主导农业转型,那么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相当一部分利润将由企业拿走而无法归于农户所有。而如果能够以农户家庭为经营主体实现农业转型,则有助于将更多的收益留给农民。 25/30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社科图书 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