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研究(第九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乡村研究(第九辑)

中国乡村研究(第九辑)

作者:[美]黄宗智

开 本:16

书号ISBN:978-7-5334-5696-2

定价:40.00

出版时间:2011-05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国务院发展研究课题组,2010)。在此前提下,探索我国小农农业内部所蕴含的发展活力,就成为一个深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然而,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却容易对上述经验事实产生屏蔽作用,使人们不容易认识到我国农业内生发展的可能性以及探索这样一条途径的重要性。“二元经济”理论认为,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到城市现代经济部门,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原本城市和乡村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市场,逐渐被整合为统一的市场(刘易斯,1989)。这一理论给出了一条通过城市化吸纳农村人口进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道路。

我国的经济发展却展现出一幅与二元经济理论不尽一致的图景。首先,城市经济部门并不像刘易斯想象的那样是单一的整体,而是日益显现出正规和非正规经济并存的局面(黄宗智,20092010a)。正规经济的从业者享受多种福利和劳动保障,工作待遇稳定,报酬也相对较高。但非正规经济的从业者则待遇不稳定,报酬较低,很少能得到劳动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流向了城市非正规经济。非正规经济部门所能提供给他们的待遇,很难让他们在城市定居,成为被城市经济彻底整合的一分子。一些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也指出,农民工需要依靠农村社区而不是城市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因此无法彻底脱离农村(贺雪峰、董磊明,2009);“半耕半工”成为大量农民家庭的常态(黄宗智,2007b[2006])。这些观点均点出了在我国现有的以压低劳动成本为主要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下,单纯通过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困难。

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内部也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这一变化更是“二元经济”理论不能涵盖的。我国农业经济本身业已分化为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类型:新农业和旧农业。前者以高度面向市场的菜—果种植和畜—禽—鱼饲养为代表,其特点突出表现为单位面积土地承载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都远高于种植粮食作物的传统小农生产,同时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值、劳动力单位工日报酬也有大幅的提高。后者则以传统的粮食种植为代表,特点是劳动力过剩、劳均报酬和单位土地回报都比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普遍发生了变化,从以粮食为主的需求转向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的全面需求。这种饮食结构转型,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契机,促使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村从种植粮棉作物的旧农业转变为种植蔬菜水果、饲养畜禽水产的新农业(黄宗智、彭玉生,2007)。黄宗智先生将这一尚未引起学界广泛注意的重大转变称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利用宏观层面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并且通过与18世纪英国农业革命、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绿色革命”进行比较,在历史视野中阐释了“隐性农业革命”的内涵和意义(黄宗智,2010b)。世界银行亦在2005年推出专题研究报告《中国水果和蔬菜产业遵循食品安全要求的研究》,其中专门有一章论述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蔬菜、水果产业的急速发展及其对增加农民收入的积极作用(世界银行,2006)。

接下来要问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这场农业转型中,小农户家庭经营这种经营方式是否还有生命力?我们知道,从旧农业向新农业的转变,伴随着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再配置,伴随着农业技术的巨大变更,同时也对小农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大型农业企业,小农户的资本存量少、技术力量单薄、调整生产要素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而如果依靠大型农业企业整合农村资源、雇佣农村劳动力,主导农业转型,那么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相当一部分利润将由企业拿走而无法归于农户所有。而如果能够以农户家庭为经营主体实现农业转型,则有助于将更多的收益留给农民。

 25/30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社科图书 学术文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