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脏的理论与实践

首页 > 图书 > 生活类图书/2020-08-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运动心脏的理论与实践

运动心脏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常芸

开 本:16

书号ISBN:9787500935230

定价:36.0

出版时间:2008-10-01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运动心脏的理论与实践 目录


理论篇
**章 运动心脏的组织学特征
**节 运动心脏的解剖形态
第二节 运动心脏的组织形态
第三节 运动心脏超微结构

第二章 运动心脏显微形态计量学特征
**节 运动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计量
第二节 运动心肌肌原纤维形态计量
第三节 运动心肌细胞特殊颗粒形态计量
第四节 运动心肌毛细血管形态计量

第三章 运动心脏的酶组织化学特征
**节 心肌琥珀酸脱氢酶
第二节 心肌乳酸脱氢酶
第三节 心肌三磷酸腺苷酶
第四节 心肌碱性磷酸酶
第五节 心肌酸性磷酸酶

第四章 运动心脏神经-内分泌学特征
**节 心钠素
第二节 血管紧张素
第三节 内皮素
第四节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第五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第六节 儿茶酚胺
第七节 肾上腺素能受体

第五章 运动心脏自由基与抗氧化酶变化特征
**节 心肌自由基自旋共振波谱
第二节 心肌自由基代谢产物
第三节 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第六章 运动心脏细胞内钙改变特征
**节 运动心肌线粒体钙
第二节 运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

第七章 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发生与转归
**节 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形态结构基础
第二节 训练强度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影响
第三节 运动性心肌肥大发生的调节因素
第四节 运动性心肌肥大相关基因的表达

第八章 运动心脏微损伤的病理改变与发生机制
**节 运动心脏微损伤的易损部位
第二节 运动心脏微损伤相关基因表达
第三节 运动心脏微损伤中结构蛋白的改变特征
第四节 运动心脏微损伤中调节因子的改变特征

第九章 运动心脏的可复性
**节 运动心脏形态结构的可复性
第二节 运动心脏功能的可复性
第三节 运动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可复性
第四节 运动心脏可复性的功能意义

第十章运动心脏与病理心脏的区别
**节 运动心脏与病理心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运动心脏与病理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第三节 运动心脏与病理心脏的细胞及分子结构

实践篇
第十一章 运动员心脏的特征
**节 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的特征
第二节 运动员心脏功能的特征

第十二章 运动员常见心律失常的特征
**节 窦性心律失常
第二节 期前收缩
第三节 传导阻滞
第四节 心动过速
第五节 预激综合症
第六节 心室复极异常

第十三章 运动性心脏猝死病因与发病
**节 运动性猝死病因
第二节 运动猝死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运动猝死的预防

第十四章 运动员心血管功能评定方法
**节 心率
第二节 心率变异性
第三节 血压及衍生参数
第四节 心电图
第五节 超声心动图
第六节 心动周期收缩时间间期
第七节 心血管功能运动试验

第十五章 运动心脏损伤的快速检测与早期诊断
**节 早期性标志物检测
第二节 确定标志物检测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表
主编近年主要相关研究论著索引
后记

运动心脏的理论与实践 节选

《运动心脏的理论与实践》针对运动人群潜在的心血管系统隐患与心脏猝死问题、运动员心功能测量与评价方法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与归纳,使这本论著更富实践性。同时,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新的课题研究,作一些前瞻性的预测,包括运动心脏研究前景的展望,对同行有一点帮助和启示。

运动心脏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常芸,运动医学研究员,医学博士,从事运动员医务监督和运动心脏研究工作20余年,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委课题及跨省横向合作课题16项,研究成果获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奥运攻关奖3项,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二等奖1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论文近百篇,主编学术专著4部,合著6部。 现任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运动健康与恢复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中国运动医学》《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杂志编委。

运动心脏的理论与实践

体育/运动 体育理论与教学

在线阅读

上一篇:健身跑实用指南     下一篇:新世纪中炮局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