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研究

作者:魏志奇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20323666

定价:65.0

出版时间:2018-12-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研究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要求下共享发展及其实现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本书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以人民的公平正义需要为核心聚焦,借鉴和运用国家治理理论,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要求下的社会公平保障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本书在梳理社会公平保障的理论渊源、核心概念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社会公平保障的主要挑战、基本成因和呈现形态,提出了我国社会公平保障应实现国家治理转向的核心论点,并以此为基本逻辑,在借鉴发达国家社会公平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社会公平保障的基本路径。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研究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背景、缘由和意义
二 相关概念阐释及其界定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 创新点和不足
六 研究方法

**章 社会公平保障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渊源
**节 社会公平的概念、分类与特征
一 社会公平的概念
二 社会公平的分类
三 社会公平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公平保障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及其保障理论
二 福利经济学派的社会公平及其保障理论
三 罗尔斯主义的社会公平及其保障理论
四 自由主义的社会公平及其保障理论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及其保障理论
第三节 社会公平保障的概念与内容要素
一 社会公平保障的概念
二 社会公平保障的内容要素

第二章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的主要问题
**节 权利领域的社会公平保障问题
一 公民知情权保障问题
二 公民参与权保障问题
三 公民表达权保障问题
四 公民监督权保障问题
第二节 社会领域的社会公平保障问题
一 劳资公平保障问题
二 就业公平保障问题
三 教育公平保障问题
第三节 市场领域的社会公平保障问题
一 户籍制度与公民权益平等
二 垄断制度与市场公平竞争
三 土地财政制度与社会公平分配
第四节 法治领域的社会公平保障问题
一 立法公平保障问题
二 执法公平保障问题
三 司法公平保障问题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的现实分析
**节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问题的基本成因
一 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不完善
二 政府的社会公平责任与能力不足
三 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弊端
四 政府治理中的制度正义缺失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问题的呈现形态
一 利益分化加剧
二 阶层结构固化
三 社会排斥强化
四 权力侵害权利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问题的基本判断一社会公平保障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 权益失衡是社会公平保障问题的症结所在
三 制度公平是社会公平保障的重要支撑
四 现代国家治理结构的形成是社会公平保障的根本路径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的战略选择
**节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的现实依据
一 保障社会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 保障社会公平是现代化过程的客观规律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的国家治理路向
一 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二 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础
三 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重要载体
四 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的国家治理转向
一 基本内容: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二 基本方向:从统治思维转向治理思维
三 基本格局:多元共治
四 基本形态:法治化
五 基本动力:改革

第五章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公平保障的治理经验
**节 权利保障及其救济机制
一 西方发达国家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保障
二 西方发达国家对公民经济社会权利的保障
三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权利救济
第二节 政府公共机制
一 公共政策机制
二 收入分配机制
三 福利国家机制
第三节 社会治理机制
一 社会参与机制
二 劳资“共参制
三 公共服务社会化机制

第六章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的治理路径
**节 完善以保障权利公平为核心的权利保障机制
一 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
二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 保障公民的经济社会权利
第二节 完善以保障机会公平为核心的政府公共机制
一 完善公共政策机制
二 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三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第三节 完善以保障规则公平为核心的公平治理机制
一 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
二 建立健全利益整合机制
三 建立健全协商对话机制
四 建立健全公共政策多元参与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研究 节选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研究》:  一 劳资公平保障问题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牵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等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下,强资本弱劳工是客观存在的劳动关系。由于劳动关系中的劳资双方并不像民事关系中的主体关系平等,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身依附关系,同时由于缺乏劳资利益平衡机制,资方为争取*大利益,千方百计压低用工成本,于是很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常有发生。  (一)劳动者难以获得公平的报酬  在分配关系中,初次分配是基础性的分配关系,当前我国初次分配中,资本与劳动分配的不公平,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导致分配秩序混乱。按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的计算:1993-2007年,我国企业的资本收益由38.83%增至45.45%,增加6.62个百分点;而居民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由49.49%降至39.74010,降幅9.75个百分点。①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也认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发达国家的这一占比一般都在50%以上。劳资分配不公平,意味着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力得不到相应的公平回报,意味着社会财富在向非劳动方积聚,贫富差距也就因此而逐渐拉大,这其中也不乏资本方的变相掠夺现象。  另外,职业阶层分化加剧,导致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福利待遇差别特别大。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的调查,我国电力、通信、金融保险业等垄断行业的收入*高,社会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低。2013年,国家统计局按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两个组别发布的2012年职工平均工资显示,不同组别、不同行业从业人员工资差距依然很大,其中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仅为非私营单位的61.5%。私营单位职工中,平均工资*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3951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7倍;*低的农林牧渔业为2197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6%。*高与*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是3.96:1。①  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收入差距非常大。我国目前的垄断行业,主要是依靠国家特殊政策或专有技术垄断整个行业生产与经营的行业,如石油、电信、烟草、盐业、金融、供热、电力、航空、铁路等。我国的垄断是建立在非竞争市场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从公平竞争基础上衍化而来。因此,这种垄断并非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产物。由于大部分垄断行业、企业的运营成本、盈利状况、劳动力水平等都不为公众所知,导致垄断行业不合理的高收入现象难以监管,一些单位和行业中隐性收入和非法收入问题十分突出。从2015年1月开始,中央管理企业按照《关于深化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调整了企业负责人的基本年薪标准,然而垄断企业凭借其行业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仍然严重影响着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现有政策依然没有触及实质。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政治军事 政治 公共管理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