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作者:吴若权

开 本:大32开

书号ISBN:9787807038320

定价:26.0

出版时间:2008-07-01

出版社:中西书局(原百家出版社)


 第97课 相信往生的亲人,会继续他下一段的旅程,是安顿自己对生死牵挂*好的方式
 第98课 超渡亡魂,是为了在往生路上助他一臂之力
 第99课 消极还债;积极还愿。自己得解脱,奉献给别人
 第100课 若想不到对方的“恩”,就用“愿”来替代。“愿”的力量,比“恩”更大
 第101课 有宗教信仰的人,内心比较安定、知足
 第102课 宗教的入门,是身体力行的实践,在努力实践的过程中,就能体会修行的好处
 第103课 当亲友往生时,学习洞见生死的微妙,对自己而言,也是一个重生的开始
 第104课 有宗教信仰,对生命的归宿才会有落实感。生离死别,虽然痛苦,却可以渐渐解脱
 第105课 从积极面对死亡的态度中,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106课 体认生命很脆弱,才能学会珍惜及尊重
 第107课 真正的吃苦是勇于接受挑战,获得成长,而不是自寻烦恼
 第108课 菩萨不怕苦,一次一次地重返人间,向众生学习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节选

第1讲 认识自我
小时候住在山上,我对浓雾的日子,特别有感觉。漫步羊肠小道,即使不见来时路,也很安心地往前走。因为心里很清楚,我来自哪里,要往何处。雾散了,花开了,迎面而来的是单纯人生的自由自在。
青少年时期,随着父亲工作的转换,迁居回到台北,课业落后甚多的我,才真正陷入人生的五里雾中,茫然迷失在云深不知处。放学以后,我常独自走向外双溪的产业道路,经过小区、路过荒野,眼前景物不断变化,如同心中不停浮现的问题:“我是谁?”、“我要到哪里?”,答案随之千变万化。
曾经,这是很困扰我的一段成长岁月;但是,回头去看它,我却深感庆幸,年少的彷徨来得那么早,尽管摸索的时间那么长,却让我比一般人更能适应这些问号后面,随时变化的答案,也更清楚生命之河不管怎么蜿蜒流往大海,万变不离其宗的彼端,自然有我要去的方向。
我,究竟是什么呢?
西方的心理学讲“我”,比较常被引述的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彼此交互影响,在不同时间内对个体产生不同作用。
本我(id):是指人类的基本需求,例如:饥、渴、性等需求产生时,会要求立即的满足。婴儿饥饿时,就要求立刻喂奶,不会考虑母亲当时是否方便。
自我(ego):是指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果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时,必须迁就现实,并且学习调整。
超我(superego):是指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遵循道德与良知的我。
另一个理论叫“乔哈瑞窗口”(Johari Window),将“我”分为四个象限,包括:“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我,称为“公众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我(譬如,刻意想隐藏的秘密,或其他隐私),称为“私密我”;“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我(譬如,我有一点驼背,自己可能不知道,别人看得很清楚),称为“背脊我”;以及“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我(譬如,还没开发的潜能),称为“潜能我”。
圣严法师讲授《金刚经》里的“自我观”时,曾经归纳三种不同层次的我,包括:“自私的我——小我”“博爱的我——大我”“实相的自我——以无我为我”。
《金刚经》讲到*后,提升自我的*高境界,是“离一切相”,就是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超脱了“乔哈瑞窗口”所指称的四个面向,空间的我和时间的我,都消失了,到达“无我”的状态。
从前看书的时候,还不是读得很通透,觉得佛经里的“无我”,讲到这个“虚妄”的我,好像自己随时会飘忽不见,后来我慢慢地体会,其实那个“虚妄”的我,是指暂时的、临时的、会变化的。也就是说,你现在是这样,可是会一直变化,除了“不要执着于某一个形式的意义之外,从比较正面的角度来看,还有另一个意义,代表了人的无可限量、与发展的无限可能。
  第1课 圣严法师开示:成长,是往内在去探索自己,而不是向外去需索感官的满足
关于自我的开发,青少年时期的自我探索,是个关键。
在《枯木开花》这本书中,记录了圣严法师从小到大,经历很多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阶段正巧都有不同的名号:出生时叫“张保康”、上学后唤“张志德”、狼山出家为“常进”、从军迁到台湾改名“张采薇”、现在大家都称“圣严法师”……每个阶段的“自我”,可能都有些变化。但我很好奇,十三岁就离开父母到狼山出家的圣严法师,在那个时候对“我”有什么想法?
个性朴实的圣严法师,聊到这个话题时,真挚诚恳得令人完全不意外。他非但没有刻意编造神迹,反而谦虚率真地娓娓道来,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弱智的孩子,到了别人家孩子已经读中学时,自己才刚要进小学,而且只读了四年就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跟着父亲、哥哥,帮人家做工,还是个体弱多病的童工。
在那样的情况下,对“我”的概念非常模糊,对“人生”知道的也很有限,要想多么有智慧、有理想是不可能的。那时,生命就只是过日子而已。出家,对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来说,不能说完全出自个人主动的意愿,只能说是因缘。小时候他常听妈妈讲神话故事,产生对佛教及修行的兴趣,成长到青少年时期,生活环境很贫困,戴姓邻居介绍到狼山出家,母子觉得可以人寺学习,继续读书识字,也是好事,于是就开始接触佛法。
山上请了两位老师来教授,其中一位专门教佛法,另一位传授四书五经。每天早、晚要做功课。他在没有真正接触佛法、了解佛法之前,也跟一般人同样,以为佛教只是专门叫人家烧香拜拜,专门替人家诵经超渡亡魂。直到开始有了老师的启蒙,才知道佛法是可以用到实际的生活里面,从“戒、定、慧”“贪、嗔、痴”这些修行里去增长智能。不过,十三岁的孩子可能连什么叫做“烦恼”的体会都不深切,更遑论是智慧了。但因为入了佛寺,有了不同于一般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他的师父要求他勤于拜佛,每天早上五百拜,三个多月以后,突然之间开窍,觉得这个世间跟小时候看的不一样了。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宗教 宗教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