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用此心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但用此心

但用此心

作者:见了法师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3941269

定价:28.0

出版时间:2010-04-01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但用此心 相关资料

这里所说的“门”,指的是思想的模式,是久存在心中的是非、人我、判断、想法、信念和偏见等惯有的起心动念模式,甚至是所信仰的宗教。每个人都有心,心是无形却可含藏一切,心有无限的可塑性及可能性。任何观念、想法、人格、知识、宗教信仰,都是自己有意或无意堆积架构在心中的,这些堆积的种种就会围绕在心中而构成虚妄的自我,自我就是佛法所谓的我执,我执自会取代心的清净而主宰着生命。念头从心生起,起心动念当下所呈现的现象就是每个人必然要面对的事实。只是在面对生活上不满意的现象时,人往往不能知道这就是自己不自觉的起心动念造成的结果。每一天、每一刻所经验的生活压迫,都是自己不断开启特定心门所造成的,既然问题是自己制造的,当然只能自己面对问题。所以当问题呈现时,一味埋怨只是浪费能量与生命.这样的“努力”无济于事,因为问题不会自动消失。举例来说,当见到不喜欢的人,就会不自觉感到紧张不安,甚至容易和对方有争执的互动。人可以很轻易说出种种理由来证明自己为何不喜欢那个人,但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为何那个人会出现在我面前?为何那个人的出现会令我感到不舒服?事实上,因为不喜欢某人的评价早已根植在心中,所以不自觉的起心动念就连接到负面评价和想法.而直接反映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上。由于没有真正了解问题的根源.就会怪罪他人让自己感到不顺心,“他人”变成了问题,当下次再见到不喜欢的人时,同样的模式和反应又会出现,甚至可能会将情况弄得更糟,不好的批判模式依旧盘踞在心中,恶性循环地加深了原有的模式,使问题以更深层的执著形式延续下去。无论经历任何事物,人总会以习惯性念头所构成的自我中心予以过滤或评价。换句话说,人不自觉地被自己的思维模式驱使,对于特定人、事、物会不自觉地生出相对应的感受与评价。然而这些评价是扭曲事实的看法或解释.所有对于事实的解读,都是透过自我中心的念头分别而生出。举例来说,当遇到自己不满意的现象时,必然习惯性地感到“生气”,并视之为“坏的”经验,之所以会有如此的直觉反应,是因为眼前的存在与内心的成见定义有所落差,这落差让定义的念失去依靠,让心波动起念而成情绪。起了定义的念,再紧连着起不满的念,进而起生气的念,一连串生气的念就是阵阵愤怒情绪的涟漪波浪。使得心境从原本的宁静转变为纷扰不安,这就是由习气所造成的不自觉起心动念。事实上,念念是转机,念念是独立,念无根、念起即灭,在起了前念之后,可

但用此心 作者简介

见了法师现任美国加州毗卢禅寺住持,于一九九二年在台湾灵泉寺剃度出家。法师出家前即对禅宗有深刻的体悟,在台湾弘法期间,经常受邀至各大专院校和政府机构教导禅法。法师曾闭关数年,圆满之后发愿以禅宗的智慧为基础,将普世的真理弘扬到世界各地。

但用此心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哲学/宗教 宗教 佛教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