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

作者:苏树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333300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15-04-01

出版社:齐鲁书社

明心见性 内容简介

  《明心见性》试图通过理论与实修结合的方法,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佛教的修行,既包括诵经、念佛、持戒、禅定,也包括心性的修养、人格的提升。这是作为当今汉传佛教主流的人间佛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这种注重人格提升的人间佛教,其跨越性不一定像其他宗教那样,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跨越、出世的跨越,而更多地表现为内在的跨越、当下的跨越。这种强调内在跨越和当下跨越的人间佛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宗教的影响的结果,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宗教长期相互交融的产物。中国佛教这种巨大的包容性,使得它具有强大生命力,这也是中国佛教所以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明心见性 目录


释义
《心经》的修行大义
《地藏经》的修行大义
《西游记》的修行大义
《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的深层奥义
自心实相
“大愚法师与王恩洋先生对话”评析
大乘佛教所说的“女人”观
药山惟俨禅师的参学经历及禅法
在家菩萨也是僧
《大学》释义
《中庸》略释
经文释义

漫谈
心中心法的一千座
心密仪轨的含义与方法
圆成佛道的条件
佛弟子应该住在哪里?
《红楼梦》的文化内涵
略说“神通”
“克期求证”前的几句话
一切法门,皆归净土
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那边会了却来这边行履
善财童子的修行过程
心地法门,心地用功

参究
疑情与参话头
杀母取指
免除产难
老母避佛
德山末后句
不思善,不思恶,是什么?
众苦不到处,别有一乾坤
绕床公案
相在这里,人在何处?
鞋在这里,人在哪里?
闻声悟道
三种病人,向什么处出气?
一个棺木,两个死汉
真如头上四个角
半个月亮挂天上,那一半在何处?
草童能歌舞,未审今时还有无?
何不自礼?
此即是色,阿哪个是心?
如何是宗乘中事?
如何是触目菩提?
如何是清净法身?
一口吸尽西江水
如何是菩提树?
如何是坚密身?
既是无言童子经,为什么却有两卷?
千千万万学道人,只到潼关即便休
如何是向上一路?
几个问题

问答
书信
净土
心密
直指
常识
学理
修行
神通
生活

明心见性 节选

  《明心见性》:  婆罗门女就是这样绕塔的,就是这样修行的,她绕来绕去,不经意之间,匍匐在地,就是摔在了地上。这不是摔在土地上,而是摔在广大无边的心地上,把这个小我摔得节节支解。节节支解又是什么意思?这个小我是执着的,执着这个,执着那个,逢着便执,见着便取。豁然之间,这个小我松动了,不太执着了。婆罗门女说:“我可能不久于世了。”这就等于说,这个小我将要破掉了,就要见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这个“大我”了。这时,有一个声音告诉她:“你不用修别的法门,你念我的名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样,你就能成就。”这个声音,是法界妙音,不从外来。这个“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又是指谁呢?也非离心别有,即心便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与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与我们的这个妙明真心无二无别。无二无别之故,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就是念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念我们的妙明真心,就是回归自性。我们的这个妙明真心,也就是我们的这尊佛,也叫做本尊,与十方三世诸佛无二无别。如果我们不敢承担自己本来就是佛,我们总得认可我们是未来佛吧。既然如此,不管是未来佛,还是现在佛,还是过去佛,佛佛都是遍含三际的,释迦不在前,弥勒不在后,佛佛道同.心心不异,我们的妙明真心就是十方三世诸佛,所以,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就是念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念我们的妙明真心。  念佛的含义  大家还有另一种困惑,我们如何念佛呢?念佛有很多方法,有持名念佛,有观想念佛,有实相念佛,乃至我们持咒、礼拜、参究,一切法门,皆是念佛。这个“念”,不是用口喊,而是用心行,行回归自性的路。如果我们把念佛的“念”当成了“喊”,把念佛的“佛”当成了“他”,那就不是念佛了,而是喊佛喊他。持名念佛只是无量念佛法门的一种。有些人念佛,是向外喊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念佛,不但不能成就,反而会陷入神秘妄想。  念佛的“念”,就是放下执着,离开妄想,就是回归自性,就是回到这个万法的本源。这个本源,万法从此生,万法从此灭,这个本源,就是本然清净的法身佛,就是自己的本来面。念佛的“佛”,是自心实相,是自性法身,三世诸佛,只是这个。譬如有人,在外流浪,终日过着乞丐的生活,这时,有人告诉他:“你的家里,富有天下,你却在外讨饭,你怎么不回家呢?”这个乞丐,他相信了,他要回家,他恨不得马上回到家里。这个要回家的人,他有回家的愿望,他有回家的行动,他绝不肯站那里一动不动,如果只是终日喊:“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家……”这样念家,是永远到不了家的。同样,这样念佛,也是永远见不到佛的。我们念佛,如果没有一个放下执着、离开妄想的大愿,如果没有一个放下执着、离开妄想的实行,那是永远也见不到佛的。我们的修行,要放下心中的执着,放下心中的妄想,一心念佛,妄念若起,也不理睬,久久功深,妄想执着便会脱落,契入念佛三昧,证人自心实相。  去掉心中的污染,去掉心中的贪嗔痴,度自己心上的这些众生,这就是念佛,这就是回家。我们洗刷得干净一点,我们就在回家的路上前进了一步,再洗刷得干净一点,我们就又前进了一步。天天用这句佛号净化自心,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斩断一切妄想执着,我们就会越来越接近我们的家,我们的心就会越来越清净。经云:心净则佛土净。大家听了这话,又不免有些误会,为何“心净则佛土净”呢?难道我心不净,佛土就不净吗?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宗教 宗教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