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垮巴林银行之后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搞垮巴林银行之后

搞垮巴林银行之后

作者:(英)利森,(英)泰里尔 著,吴晟 译

开 本:大32开

书号ISBN:9787802254596

定价:22.0

出版时间:2008-04-0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搞垮巴林银行之后 内容简介

一个平凡工薪族一员,满心期望成功,在社会阶梯上持续攀爬,在短短几年内暴富;他被环境腐蚀,为维持自己的地位一再编造谎言,致使一个古老的金融帝国——巴林银行灰飞烟灭……
  “终结者”尼克和心理学家伊凡的对话,将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证明:压力使我们情绪激昂,而情绪激昂往往会使我们做出蠢事;但那些不能杀死我们的东西,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如果你与尼克·利森一样处于生活崩溃的边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这份阅读,一定能让你“起死回生”。

搞垮巴林银行之后 目录

致谢

**章 我的往昔
第二章 认识压力 
第三章 当心你所追求的
第四章 炼狱
第五章 意乱情迷
第六章 起死回生
第七章 百万“负”翁与“卡奴”
第八章 致命的嗜好
第九章 我的开始
后记

搞垮巴林银行之后 节选

**章 我的往昔
  尼克的故事
我怎能被称作幸运儿呢?
我因涉嫌20世纪*大的经济丑闻而被投入世界上*艰苦的大牢服刑4年半,在铁窗里被老婆甩了——这些并不算*糟糕,我还得了癌症。在新加坡金融交易中心工作时,我就被视为幸运儿;我不知道旁人怎样理解“背运”的含义,但我知道那肯定意味着“喝口凉水都塞牙”。我曾以“可靠”著称于金融业界,琅珰入狱后,这一传闻又有了新说法——我已经彻底毁灭,“万劫不复”。
不幸中的万幸,命运还为我安排了一线转机。在经历了牢狱之灾、死神的威胁和孤独寂寞后我要讲述这段往昔——它有关野心和鲁莽带来的巨大压力,它有关在经历阴霾后追求和重建美好。
自1996年《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Rogue Trader)出版以来,我一直想再写一本书,记录我被引渡到新加坡后发生的事。写这本书时正值巴林银行倒闭10年——用更成熟的眼光看待和理解这一事件的好时机。对我而言,写作是一种宣泄。在新加坡服刑时,我每天都写日记,这些日记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我的“圣经”。我经常读它,有时一天要读好几次。我回顾这些日记,在脑海中重现当时的情形,因为往往*初落笔写下的文字并不准确。我绝不虚构任何情节,我需要一个真实的记录,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情感和这些情感对我的影响。
因被判每天23小时被关押,我有了充裕的时间来思考。思量生命中那些阴霾的日子也许是自讨没趣,因为这样做可能于事无补还徒增忧虑。然而,你可以趋利避害——把想法写下来,真实地面对那些想法。正是这一做法,使我得以保持头脑清醒,满怀希望。更重要的是,这是我在狱中的精神支柱。实际上,通过写作来应对恐惧和忧虑可能算是*简易*便宜的心理治疗了。它对我很奏效,使我得以走出过去,翻开生活新的一页。
监狱的管理人员强迫我在离开新加坡时销毁所有的日记令我愤怒。把我内心深处的想法一张接一张地塞进粉碎机,一张都不能落下,是*让我难过的事。我知道未来是崭新而美好的,只是没有记忆我将手足无措。在此书中,那些日记的基本内容将会重现。
正是由于写作中涉及压力的问题,我得以回顾*初的想法和经历。那些被毁的日记是我狱中生活的无价之宝,我曾反复阅读它们,可以倒背如流。写作关于压力的书,给了我一个聚焦思想和回忆的机会。出狱后,我攻读了心理学学位。由于在狱中遭遇了巨大的压力和病痛的折磨,我对有关压力的课程很感兴趣。但是,那些课程旨在探讨临床问题,并未涉及个人承受极度压力的经历和感受,也没有分析导致压力的社会因素。
压力对于个人和组织的负面影响是毫无争议的。进一步的研究不止一次地表明,心脏病、酗酒、精神崩溃、职场失意、意外事故、家庭问题以及特定种类的癌症都与压力有关。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和芬兰,与压力相关的疾病,如心脏病和酗酒在减少。英国在2003年第四季度的报告中声称有66000起与工作相关的心脏病病例,但实际情况远比这一数据糟糕。世界卫生组织近来发布的数据表明,英国因心脏病死亡的人数在世界范围内位居前列,而且这一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一项卫生安全执行处的调查显示,在2003年第四季度,超过50万的英国人认为他们所承受的工作压力足以致病。工作压力和健康研究报告显示近五分之一的工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压力极大。与工作压力相关的疾病给雇主造成的间接损失相当可观,但这一损失很难量化。雇主往往忽略了这一损失,因为尽管雇员们的请假理由各式各样,但假条上不会出现“压力”这个字眼——尽管它是导致免疫系统失调的元凶,往往造成偏头痛、背痛等症状。旷工、人员流失、生产率低下往往被视为企业不可避免的麻烦,很少有人去探究其根源。
尽管“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没有哪两个人的境遇会完全相同,但我认为很多巨大精神压力的承受者都深受“妄想”之害。从本书第三章**段的对话可见,我本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当然,说压力是新问题乃无稽之谈:前人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条件在现代西方人看来简直是无法忍受;对比60年前战乱和赤贫带来的艰辛,21世纪大部分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堪称奢侈。但是,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生活变得便捷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却变难了,失败者被人嗤之以鼻。很多人生来就想拥有一切——他们想拥有广告中勾勒的完美生活方式,贪图物质享受,及时行乐。我们也会格外关注我们的地位,衡量我们是否取得了成就。我们在家人、同事和朋友面前苦心维持自己的“面子”,任何有失败之嫌的想法都让我们沮丧。我们满心期望成功,持续攀爬“社会阶梯”,然而,事实上,简单的生活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满足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心理学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