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文学术丛书:保卫教育的公共性
教育人文学术丛书:保卫教育的公共性作者:金生囗 开 本:03 书号ISBN:9787533449810 定价:32.0 出版时间:暂无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个人必须成为国家、集体、社会单位等的职能人,所以对个人
的规训显得更为重要。这形成了中国教育强制的规训的特点:
教育表现出对个人的绝对摆布、预制、干预、压制、处罚、奴
役等。
尽管教育的规训试图克服现代性的个体化带来的社会失范
状态,尽管教育中强烈的管制倾向会形成一定的社会控制,但
是教育和社会的专制化取向可能导致的极端个体化的自私倾向
和犬儒主义倾向。因为,在试图制约个体性的过程中,专制性
的同一目标通过强制形式剥夺个人权利和利益,僭越和杜绝个
人的旨趣。专制主义的不择手段其实意味着一种极端的集体自
私,这无疑会把社会成员的行动导向一种占据集体中的有利位
’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策略,导向唯个人利益是图的伪善人格,
结果是毁坏一个公共社会的公共生活。并且在一个缺乏正义和
自由的社会里,人们更加倾向于闭锁在私人生活的天地里,哪
怕公共生活和公共利益洪水滔天。
教育的规训养成犬儒主义心态。由于在强大的教育和社会
的霸权话语的控制下,个人意识到精神和生活处于一种“不得
不如此”的被动型塑的状态中,虽然作为独立的个体,但个人
的自主性被剥夺了,个人对自己的生活存在着一种无力感和无
助感。个人只有躲在自己的私人化的领地中,无视公共生活的
败坏,对公共生活的恶化状态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接受”
和“宽宥”,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冷漠”。这种犬儒主义已经
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自我保护手段和生存技能。公共生活和公
共秩序面临着危机。每个个人撤退到自己的私人的生活之中,
退回到自己刻意追求的个体性中,而对社会的共同生活采取
“无所谓”的态度。
个体化因此可能造成对社会的“逃离”。在逃脱控制的同
时,个人的私人的生活面对着对他人和社会的“疏远’。这种
“社会性疏远”意味着个体的自恋意识增强。他人的生存的状
态并不是在共在(coexisting)中成为关注的对象,他人与
“我”已经失去价值的关联,他人与“我”不是共在的相处,
而仅仅成为一种个人追求利益的工具。社会的公共生活也是如
此,虽然公共生活影响着个人的生活质量,但是维护公共生活
的健康仅仅是社会的责任,而不是我个人的责任,社会失去了
对个人的吸引力。个人意识的膨胀意味着他人和社会在个人的
生活中“缺席”了,个体陷入了自愿的孤立状态。既得利益的
获得成为惟一的个人与他者(0themess)联系的纽带,这使得
每个个人通过任何手段竞争利益,人与人的交往具有临时性和
易变性。人际交往以“有用性”和“使用性”为准则,交往
变成了交换。
教育人文学术丛书:保卫教育的公共性 作者简介
p>作者简介
金生铉,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
基地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英国dournalof
Philosophy ofEducation编委。 集刊《教
育:思想与对话》主编。先后在Comparative
Education,.Journal Q厂Moral Education,《台
海两岸》、《教育研究专刊》、《教育研
究》、
社会科学 教育 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