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

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

作者:王超逸 主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1787074

定价:42.0

出版时间:2009-01-01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 内容简介

《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主要内容分为:**章 国学的价值系统;第二章 国学的基本特征;第三章 国学之一:《周易》与管理;第四章 国学之一:先秦子学与管理;第五章 国学之一:佛学与管理;第六章 国学对企业文化建设之贡献;第七章 企业家的文化使命;第八章 中国企业文化展望;第九章 发展积极人际关系;第十章 企业文化礼仪与楷模;第十一章 企业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效果;第十二章 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

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 目录

国学·文化自觉·软实力(代序)
总序
原序
**章 国学的价值系统
 **节 人生价值观
 第二节 自然价值观
 第三节 道德价值观
 第四节 知识价值观
 第五节 经济价值观
 第六节 审美价值观
第二章 国学的基本特征
 **节 统一性
 第二节 连续性
 第三节 非宗教性(人文精神)
 第四节 泛道德性
 第五节 内倾性
 第六节 中庸和平
 第七节 乡土情谊
第三章 国学之一:《周易》与管理
 **节 《易》为管理之书
 第二节 管理的*高目标
 第三节 管理的操作原则
 第四节 易学与现代经营管理
第四章 国学之一:先秦子学与管理
 **节 《论语》与管理
 第二节 《老子》与管理
 第三节 法家与管理
 第四节 墨家与管理
 第五节 阴阳家与管理
 第六节 杂家与管理
 第七节 《孙子兵法》与管理
第五章 国学之一:佛学与管理
 **节 佛教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佛教的教义和理论
 第三节 佛学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第六章 国学对企业文化建设之贡献
第七章 企业家的文化使命
 **节 企业家文化
 第二节 企业家的文化使命
 第三节 企业家的文化素质
第八章 中国企业文化展望
 **节 中国企业文化传统
 第二节 中国企业文化变化取向
 第三节 中国企业文化展望
第九章 发展积极人际关系
 **节 积极人际关系及其意义
 第二节 积极人际关系准则
 第三节 加强基层团队建设
第十章 企业文化礼仪与楷模
 **节 创立企业文化礼仪
 第二节 造就企业文化楷模
第十一章 企业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效果
 **节 企业文化传播的本体途径
 第二节 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途径
 第三节 企业文化传播应达到的效果
 第四节 企业文化传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二章 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
 **节 员工文化培训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 员工文化培训的形式
 第三节 员工文化培训的原则
 第四节 员工文化培训的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中外比较文化教学丛书》总序
后记

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 节选

**章 国学的价值系统
 价值判断、价值观念以及价值标准寓于一切文化之中、没有脱离价值判断的文化,因为文化价值本身,即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或隐或显的无所不在。因此,研究文化,一定要了解它的价值系统。
  对于中国文化,固然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但从价值角度来说,它可以更清楚地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因为价值系统往往是文化的具体形态的表现,举凡典章制度、宗教伦理、人格道德、风俗习惯、是非善恶、爱憎美丑,甚至婚姻礼仪、服饰举止等,莫不带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文化内涵,反映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特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长期发展积淀的结果。
  **节  人生价值观
  人生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也同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中包括人的地位与作用、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这些问题作为理论形态,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发展得较为完备。这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宗教意识比较淡薄,对神的信仰不占重要地位。因为中国古代多数思想家都以社会及人的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而不大关心或重视神或上帝的问题。既使像主张天志明鬼的墨家学派,也只不过是企图透过神道设教的招牌而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兼爱,它所真正关切的还是人而不是天鬼神灵。在这种人文思想浓重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对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即认为人与物类相比,具有较高的价值。
  孔子用“仁”界定人,主张“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有“樊迟问仁,子日爱人”的说法。爱人即“爱众”,因此《论语•学而》又捉出“泛爱众”。这就是说,孔子以“人”或众”作为行仁的对象,表现了孔门以仁本思想为核心的“人学”内容。到了孟子,把孔子这一思想又作了详尽的发挥,提出仁、义、礼、智四端说。他在与告子的辩论中,一再强调人性与兽性的不同,认为告子所提出的“生之谓性”抹杀了人性与兽性的区别。苟子继孔孟之后,进一步强调人与动物、植物以及一切自然物的不同。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贵。”①又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⑦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一般管理学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