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老灵魂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商业老灵魂

中国商业老灵魂

作者:雷晓宇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1809186

定价:36.0

出版时间:2009-01-01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1909年10月4日,张之洞在北京前海的家里病逝。临终前对家人说:“吾无甚痛苦也。”这一年,他72岁。以他的城府和心机,在去世前已经意识到清王朝气数已尽。不过他一定预料不到,两年之后,就在他经营了十余年的湖北武汉,发生了辛亥革命首义。
“如果张之洞不在武汉搞洋务,辛亥首义不一定在武昌爆发。”何晓明说,“因为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特别是革命党力量的形成,和张之洞在此经营几十年有直接的关系。他办的新式学堂,实际上成了传播新思想的阵地,他送到国外的留学生实际上有很多成了革命的先驱,这的确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黄兴、宋教仁、蔡锷就是当年张之洞为了办洋务而培养的接班人。他肯定料不到这些接班人日后会成为掘墓人。但是历史的发展不是根据某一个人的设计来发展的,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张之洞,以及洋务一代人,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演员而已。他们不是导演,一切发展下去,已经不由他们掌控了。
“种豆得瓜,这不仅是张之洞的命运,也是所有改革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宿命威胁。”张鸣说。
张之洞生前所看重的事:身家性命、身后名节、不朽功业,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他身后得到的评价却是三头不讨好。守旧派因为“种豆得瓜”把清亡归罪于张之洞,维新派对他变法时期的“变脸”耿耿于怀,革命党人对他晚年镇压革命军也骂声颇高。他一生谨慎小心、事事求全,到头也没有一个团圆。
“张之洞代表这么一类人:半学者半官僚,经学造诣很高,很在乎自己的清誉,比较会做官,也比较能够跟上时代的节拍。”张鸣说,“不过这类人*大的弱点也是中国传统士大夫致命的弱点:很聪明,很懂得政治上的平衡,很懂得为官之道,他明白怎么回事,但是具体操作、技术性细节,他不会。”
李鸿章就曾经说张之洞是“书生气”:好大喜功、不切实际、一意孤行。他在湖北办汉阳铁厂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把大冶的铁矿石、马鞍山的煤炭运往汉阳,再从英国购买炼钢机炉就大功告成。结果设备和矿石不合,根本无法使用,只好又花巨资从日本买设备。从1889年折腾到1905年,6年时间耗费近900万两白银,才炼出合格的钢。
费孝通在《中国绅士》里说得好,中国传统的士大夫除了艺术修养、游山玩水之外,就只需要会两件事情:审案和收税。只要如此这般,就能够使整个帝国维持在低水平线上的长治久安。至于怎么从低水平进入高水平,没人操心。
这个心张之洞是操了,但还是有想法没办法。
盛宣怀:首席官商
在100多年前的晚清社会,盛宣怀被誉为“天下**官商”。在依附权贵,甚至成为权贵阶层的过程中,盛宣怀这类人的悲剧是:无法克服的体制性障碍,无法得到保护的产权,以及舆论的普遍不同情。
“你们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华东师大教授夏东元问,“那么中国**个企业家总归是盛宣怀喽。”
  历史往往记住的是“**个”。夏东元认为盛宣怀当得起“中国商父”的名号。在中国近代,盛宣怀曾经创下11个“**”:**个商本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家电讯企业——天津电报局;在山东创办了**个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条南北干线铁路——芦汉铁路;**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所工业大学——北洋大学;**所正规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个全国勘探总公司;上海**个私人图书馆;中国红十字会**任会长。
“以前有人说他是一手拿16颗夜明珠。”夏东元说。其实这不过是约数,形容其权柄在握,风光一时。
“在这11个**里面,*重要的是铁路。”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袁为鹏说,“就他掌握的资源来说,铁路是*集中的,同时铁路也是*复杂的,他一生受争议*多的就是铁路,曾经也是因此成为众矢之的——大清的覆亡和盛宣怀的退出,和铁路大有关系。”
从1896年到1906年,盛宣怀担任铁路总公司督办大臣,共修铁路2100多公里,超过民国成立至民国20年所修铁路总数。
盛宣怀如何谋得这个肥缺?这要从张之洞和盛宣怀的关系说起。盛宣怀和张之洞
“张之洞并不喜欢盛宣怀这个人。”袁为鹏说,“但是他又离不开他。”
盛宣怀这个人的重要性就在这里。论做官,他一辈子*高也不过就是一个尚书;论德行,他的贪污问题一直就是一笔说不清的糊涂账。人人都知道他花头多,但是人人都离不开他,包括*高当权者慈禧也是这样——要不是盛宣怀办了电报和铁路,恐怕庚子之乱的时候老太太既走不了,也回不来。
原因很简单,盛宣怀经办的铁路、轮船、电报,这些都是当时的基础性行业,而且是官办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可以赚钱的大行业。“一个很重要,一个能挣钱,盛宣怀把这些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袁为鹏说。
对清流出身、没有实际办洋务经验的张之洞来说,情况更是如此。1889年,张之洞就任湖广总督,奉命在湖北兴办洋务。“这时候的湖北是个穷地方。一开始,张之洞自己对于在湖北办事也缺乏热忱。”袁为鹏说,“但之所以选择湖北,有两个原因:**,如果办在经济发达的沿海,清政府担心一旦战事打起来,损失过大;第二,当时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全是李鸿章淮系的力量,对于一个王朝来说,这并不是好事,所以需要扶植张之洞在湖北的力量,用来牵制淮系。”
和站在起跑线上的张之洞相比,当时的盛宣怀俨然是李鸿章手下的经济大总管。盛的父亲盛康是李的老朋友,传说李曾经认盛为干儿子,有子侄之情,算是他的大靠山。“到张之洞创业的时候,盛宣怀已经统领了全国90%以上的大企业。”夏东元说。
力量的对比明摆着。张之洞就算对盛的私德有非议,就算忌惮盛背后的李鸿章淮系力量,“可他还是不得不在人才和资金上有求于盛。”袁为鹏分析说,“他在湖北办事的时候,大量人才都来自东南,这些人多少和盛宣怀都是有关系的。在资金上,他刚开始办汉阳铁厂的时候,醇亲王承诺每年拨银200万两,可是不到一年醇亲王就死了,钱也泡汤了。所以,汉阳铁厂的资金问题叫张之洞很发愁。”
  ……

中国商业老灵魂 作者简介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商业史传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