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
国际金融学作者:郭晓立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13107291 定价:32.0 出版时间:2010-01-01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
国际金融学 本书特色
面向“十二五”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省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国际金融学 内容简介
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国际金融基础理论,以国际收支为主线,具体地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储备、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通过对国际资本流动规律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架构。
金融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一种可以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潮流。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的特点及演化规律,顺应金融全球化潮流。推进金融对外开放进程,维护本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利益成为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理论上掌握国际金融运行的基本原理,了解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理论成果,在实践上能够提高运用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国际金融学 目录
前言教学建议
第1章 国际收支
1.1 基本概念
1.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理
1.3 国际收支分析
1.4 国际收支调节的机制与政策
1.5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2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
2.1 基本概念
2.2 汇率的标价与分类
2.3 汇率决定理论
2.4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2.5 汇率制度
第3章 国际金融市场
3.1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3.2 国际货币市场
3.3 国际资本市场
3.4 国际外汇市场
3.5 国际黄金市场
第4章 外汇交易
4.1 外汇交易的基本知识
4.2 即期外汇交易
4.3 远期外汇交易
4.4 掉期外汇交易
4.5 外汇期货交易
4.6 外汇期权交易
4.7 套汇交易与套利交易
4.8 货币互换
第5章 国际储备
5.1 国际储备概述
5.2 国际储备管理
5.3 中国的国际储备
第6章 国际资本流动
6.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6.2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6.3 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及影响
6.4 资本管制
6.5 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理论
第7章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7.1 金融风险概述
7.2 债务危机与外债管理
7.3 货币危机
第8章 国际货币体系
8.1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8.2 国际金本位制度
8.3 布雷顿森林体系
8.4 牙买加体系
8.5 国际货币制度创新
第9章 国际金融组织
9.1 国际金融组织概述
9.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9.3 世界银行
9.4 国际开发协会
9.5 区域金融组织
9.6 国际金融组织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附录ⅰ 美国次贷危机
附录ⅱ 主权财富基金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学 节选
《国际金融学》内容简介: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国际金融基础理论,以国际收支为主线,具体地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储备、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通过对国际资本流动规律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架构。金融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一种可以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潮流。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的特点及演化规律,顺应金融全球化潮流。推进金融对外开放进程,维护本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利益成为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理论上掌握国际金融运行的基本原理,了解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理论成果,在实践上能够提高运用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国际金融学 相关资料
插图:但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减少进口需求的同时,也会减少对非贸易商品的需求和降低总收入,因此,还必须运用支出转换政策来消除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使进口需求减少的同时收入能增加。这样,使贸易商品的供求相等,非贸易商品的供求也相等,需求减少的同时收入增加;就整个经济而言,总吸收等于总收入,从而达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吸收论特别重视从宏观经济的整体角度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它认为,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只有当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品生产部门,出口才能扩大。其次,出口扩大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即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比如,出口扩大时,出口部门的投资和消费会增长,收入也会增长。通过“乘数”作用,又引起整个社会投资、消费和收入多倍地增长。所谓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只有当这个百分比小于1时,整个社会增加的总收入才会大于总吸收,国际收支才能改善。3.对吸收论的评价吸收论是从总收入与总吸收(总支出或总需求)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而不是从相对价格关系出发,这是它与弹性论的重大差别。就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而言,吸收论是建立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之上的,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而弹性论则是建立在马歇尔等人建立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就货币贬值的效应来讲,吸收论是从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相对影响中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的,而弹性论则是从价格与需求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的。吸收论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在采用货币贬值的同时,若国内存有闲置资源(衰退和非充分就业时),应采用扩张型财政货币政策来增加收入(生产和出口);若国内各项资源已达充分就业、经济处于膨胀时,应采用紧缩型财政货币政策来减少吸收(需求),从而使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同时达到平衡。吸收论的主要缺点在于假定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原因,并以贸易收支代替国际收支。因此,从宏观角度看,它具有不够全面和自相矛盾的地方。不过,吸收论在
管理 金融/投资 国际金融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