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故事.哲学与华为的兴衰逻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故事.哲学与华为的兴衰逻辑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故事.哲学与华为的兴衰逻辑

作者:田涛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8652689

定价:58.0

出版时间:2015-08-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而在电信制造行业,同样有一批狂人。听听他们为所在公司起的名称吧:巨龙—“龙”乃中国的象征,前面还有一个“巨”字;大唐—“唐”,中国历***鼎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的简称,也有“中国精神”的指代意义;中兴—中华复兴;华为—中华有为,为中国崛起而有为。要知道,这4个**代表性的中国通信制造企业,*早的创立年份是1985年(中兴通讯前身: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于1985年诞生)。资本短缺、技术匮乏、人才稀少,是当时这几家企业乃至整个中国通信业的共同的现实。而它们面对的却是无比强大的对手:普遍拥有几乎百年以上历史的西方公司。
蚂蚁对抗大象,需要一批梦幻家,一批富于想象力的理想主义者。让我们记住这4个20多年前的中年男人吧:巨龙的创始人邬江兴、大唐电信的创立者周寰、中兴通讯的创始人侯为贵、华为的创立者任正非。
在后来的20多年中,这4个男人,在中国和世界的电信界,演绎了无数曲折的、过山车式的、激荡人心的商业和人生的悲喜剧。
道不同,共相谋:4个男人的故事
傲慢的跨国巨头们
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这两个词汇,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几乎成为各级官员口中和新闻记者笔下*热门的口号之一。在一个曾经靠口号和语录治国的国度里,往往一个热门词汇即代表着那个时期的社会与政治焦点。的确,中国在结束了一场浩劫之后,社会和经济生活却依然处于半停滞状态。邓小平以“改革开放”的口号,激活了僵化的体制,解放了生产力,更实现了对人的解放。经济建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速度与效率成为10亿中国人的主旋律。然而,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却远远滞后于发展的节拍。尤其是通信业,1978年我国的局用电话交换机总用量只有405万门,电话用户不到200万户,电话普及率仅为0.38%,世界排名在120名之后,低于非洲的平均水平。当时装一部电话是奢侈行为,只有少数特权阶层才能独享。而此时距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已过去100多年。通信设施的**落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大发展的几大瓶颈之一。大规模、快节奏地推进通信设施建设,在当时的中国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然而,中国自己在通信产业领域却几乎是空白,没有一家稍微像样的电信设备企业。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以市场换技术”的重大决策。此时,正值全球范围兴起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中国在通信领域的率先开放,既推动了我国通信设施的建设步伐,又实现了与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对接。
应该说,当时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是极富远见的。而汽车工业则相反,多年的市场保护主义使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始终处于落后追赶的境地。
开放,必定充满着阵痛。曾几何时,西方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高价格、低服务,甚至无服务。今天程控交换机每线价格10美元左右,而当年的价格是每线500美元,整整高出50倍!而且还要等很久才能收到产品。卖方即上帝—这在拥有悠久商业传统的西方国家,几乎是极荒谬的逻辑,但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通信市场,却是事实。“七国八制”(其后变成了“八国九制”)—日本的富士通株式会社(1935年创立,以下简称富士通)、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899年创立,以下简称NEC)、瑞典的爱立信公司(1876年创立)、比利时的贝尔公司(1877年创立)、法国的阿尔卡特公司(1898年创立)、德国的西门子股份公司(1847年创立,以下简称西门子)、美国的AT&T(1877年创立;1996年4月,其网络系统与技术部门独立为朗讯科技)、加拿大的北方电讯公司(1895年创立,1998年与海湾网络合并成北电网络公司)、芬兰的诺基亚公司(1865年创立)等,跨国巨头们以傲慢的姿态,在中国市场上高价倾销产品的同时,也享受着市场征服者的胜利的快感。
一代人的宿命
必要的学费与代价,换来的是通信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国家的决策者们也适时启动了中国通信制造业的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诞生了400多家通信制造类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多种所有制背景的公司,纷纷崛起。“国有企业”的代表人物有邬江兴(1953年出生),一位在职的解放军军官,曾被称作通信行业的“民族英雄”、“中国大容量程控交换机之父”,邬江兴是巨龙的创始人,现为军事院校少将校长;周寰(1944年出生),原邮电部科技司司长,留美归国人士,曾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后来创办了大唐电信;侯为贵(1942年出生),航天部下属企业691厂技术干部,1985年南下深圳,创建了中兴通讯。毋庸置疑的是,他们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在当时的背景下,都肩负着某种国家使命,即为中国的通信事业建功立业,在不远的未来向西方巨头发起挑战!
而民营企业又何尝没有民族使命感呢?1987年创立华为的任正非,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做民族通信企业的脊梁!
这是一代人的宿命。他们,出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浓重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使命感、道德感、领袖欲与清教徒般的奉献精神集于一身。这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内心中总是燃烧着火焰,充满着躁动,以及对固有环境的反叛,所以,每当时代赋予他们一丁点的机会,他们都会选择出走和挑战,哪怕胜算并不是很大。“巨大中华”的这4位领军者,就属于这一类人。
很可惜,那样的荡漾着激情的改革年代,和那一代创业者身上所散发的生命光芒,在今天的中国,似乎再也找不到了。
丛林法则,胜者为王
审视刚刚逝去的历史,你无法不对这一代老派风格的堂吉诃德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巨大中华”创立初始,都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匮乏的巨大困扰。即使是国家倾力支持、扶植的国有企业,也常有方方面面捉襟见肘的时候,而华为创业时的资本只有21000元人民币。但它们面对的,却是世界上*强悍的竞争对手。欧美日9家公司,至今已经活了1139岁,平均年龄为126.6岁,9家公司中有8家都是百年老店。
在中国人自己的家门口,刚刚出生不久的牛犊们,几百家小企业,以各自为政的方式展开了与西方大象们的血腥竞争。为什么说血腥呢?客观上,丛林法则就是血腥的,“巨大中华”的成长,正是奠基于数百家中小企业被大象踩死的累累白骨之上的。到后来,曾经冲在*前面的“功勋企业”巨龙也倒下了……沧海桑田。2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通信产业突飞猛进,成为中美欧三足鼎立格局之中的一方“巨足”.这“巨足”,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决战于国内市场,决胜于全球市场,使昔日的诸多西方巨头望而生畏。而实际上,它们中的一些企业合并的合并,衰亡的衰亡,唯有爱立信等少数“老派贵族”仍在与华为、中兴通讯这样的“中国幽灵”持续竞争着……2010年,华为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97位,是中国进入该排行榜的**一家民营企业,2014年排名第285位;在全球通信产业中,华为2013年排首位,已超越长期处于老大位置的爱立信。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一般管理学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