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

作者:王向阳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5405001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4-12-0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 内容简介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以独特的视角研究了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是当今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并具有现实性的学术专著。本书坚持“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相统一”的原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式,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问题意识、哲学基础以及研究路径等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经济、政治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内在根源及其运行机理进行具体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展望未来社会,分析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一方面显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国际关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发生了动摇;另一方面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 目录

一、时代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现状
三、本书结构
上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问题研究
**章 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一、问题与问题意识
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
三、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创新的切入点
第二章 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实践观的内在要求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第三章 社会现实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一、社会现实:马克思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介入社会现实的维度与方式
三、马克思主义要解决的问题仍存在于现时代
第四章 思想史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一、恩格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贡献
二、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三、列宁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贡献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下编 金融危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的具体问题
第五章 金融危机爆发的资本因素分析
一、资本与资本本性
二、产业资本、虚拟资本及其潜在的危机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时代化
第六章 金融危机爆发的政治因素分析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政治制度因素分析
二、经济危机爆发的公共政策因素分析
三、政治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应有之义
第七章 金融危机的文化因素分析
一、“美国梦”的文化黑洞
二、经济危机也是价值观危机
三、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八章 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一、西方左翼对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形态及其性质的分析
二、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的新特征
三、金融危机并未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
第九章 后危机时代科学社会主义新趋势
一、后危机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二、后危机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趋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
余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主要参考文献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 节选

  问题意识是一种客观事实作用于某种特定环境中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意识。问题意识不是主观产生的,而是与特定历史时期密切相关的。它不仅是标示着研究者思维的创造性和思想成熟的程度,而且体现了研究者思维的深刻性,显示了人们对特定时代的认识所能达到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是以“资本主义批判”作为总问题意识展开学术研究的。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遵循马克思的总问题意识,积极与经典对话,与社会思潮对话,与社会现实对话,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一、问题与问题意识  马克思认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④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②人类科学技术史告诉我们,凡是重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往往会给整个科学发展带来革命性变革。同样,社会科学只有能够正确地解释并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科学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者高清海认为,“问题是哲学的命根,真见也要以问题为基础和前提。哲学的本性,真正说来,首先就在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且还得是自己所处时代的大问题、真问题。……回想过去,我们的哲学为什么起不来它应有的作用?我以为,关键就在于失去了‘问题’与‘真见’这两点”。可见发现并回答问题,是任何学术研究的前提。  (一)何为问题  在哲学语境中,问题就是矛盾,毛泽东曾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世界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是客观世界变化的根据和动力,这些矛盾反映到人的意识中来,就产生了问题。问题来源于社会现实,是社会现实矛盾的反映。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个人与社会、效率与公平等问题。矛盾与问题无处不在,时刻伴着我们。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矛盾具有必然性和永恒性,问题也就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所以,问题不是纯概念的演绎,不是无病呻吟式的主观臆造。并且,“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代表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实际的呼声。”  问题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客观性。问题并非主观杜撰出来,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真实反映。问题在没有真正解决之前,可能会推迟爆发或转变形式,但不会消失。并且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恰当解答或妥善处理,将会给特定主体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社会难以进步。并且对问题的解答也是客观的。“每个时代的谜语是容易找到的。这些谜语都是该时代的迫切问题。”第二,非直接性和非给定性。问题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它需要研究者运用理性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真正认识到。同时,凡是问题必定是在已有的理论、经验等层面没有完整、确定地解决的,在已有的知识库存中无法给予解答的,具有非给定性。第三,可认识性。作为反映矛盾的问题是可以认识的,它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金融/投资 金融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