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策略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堂管理策略

课堂管理策略

作者:高军, 战北利, 王士熙编著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567412880

定价:28.0

出版时间:2018-06-01

出版社: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课堂管理策略 内容简介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身心得到成长发育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实现教育理想、获得专业成长的主要阵地。课堂在教师职业经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课堂研究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在教育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上,使得课堂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同心协力、答问流畅,在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环节与规律,掌握课堂组织与管理的原则与技巧,是教师工作与专业化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容。   “研究课堂”是当今时代的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课堂面临着多重挑战,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人们越来越能接受教师专业化的思想,认可了“教师应当成为研究者”,但对于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成长,成为什么样的研究者的认识并不尽相同。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课堂上的,作为研究者的教师,主要的是研究教学,研究课堂中的学生,研究课堂中的知识,研究课堂中的人际关系,研究课堂中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应该说,没有对课堂的研究,也就很难有所谓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离开自己的教学岗位进行所谓的教育研究,这样的研究并不能无条件地导致教育教学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实现专业化成长,就必须密切结合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潜心研究课堂,研究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推动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将理论学习迅速转化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生产力”,将科研的主战场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组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互联网+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团队专项课题“教师职业素养培育研究”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深入研究、探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规律、特点,以及课堂管理的策略、途径、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素材。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编写了《课堂管理策略》一书。

课堂管理策略 目录

**章 现代课堂解读
**节 班级与课堂的特征
第二节 影响课堂行为的因素
第三节 信息化课堂的认识

第二章 课堂的影响因素
**节 环境因素对课堂的影响
第二节 学校因素对课堂的影响
第三节 教学活动对课堂的影响
第四节 信息技术对课堂的影响

第三章 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原则
**节 课堂教学组织的原则
第二节 课堂教学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第四节 特殊教育的课堂管理

第四章 课堂的有效管理
**节 课堂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良好课堂秩序的标准
第三节 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
第四节 当代课堂管理的变革

第五章 课堂组织技术
**节 核心环节的组织与控制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导人策略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展开策略
第四节 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

第六章 学习指导与操行评定
**节 学生学习的指导
第二节 学生的操行评定

第七章 课堂效果反馈与评价
**节 课堂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第二节 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价的时机与手段
第四节 教学评价方法与形式
第五节 信息化的课堂评价与反馈

参考文献

课堂管理策略 节选

  《课堂管理策略》:   2.经济因素对课堂的影响   经济活动是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重要构成因素。在现代社会,教育与经济密不可分,社会的经济发展为课堂提供物质基础,而与此同时,教育也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被要求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社会的经济活动也会影响课堂的人际交往,影响课堂管理与沟通。比如,在拜金主义盛行的环境里,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就会受到影响,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学生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表现也会不同。   3.文化因素对课堂的影响   文化是课堂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传递社会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课程主要集中了人类的文化遗产,其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有文化、有教养的人。社会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影响着课堂活动:一方面,学校文化、课堂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因此必然受到社会文化,即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符合社会规范文化的影响,并构成课堂的正式文化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社会的非主流文化、公共媒体传播的流行文化、背离社会规范的所谓“负面文化”,也通过学生直接的社会生活作用于学生,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带到课堂,形成课堂中的另外一种文化。这两种文化常常相互冲突与矛盾,学生道德的发展就是在这两种文化冲突选择中形成的,课堂也是在这样的冲突中进行的。   4.科学技术对课堂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成为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现代教育中,科学技术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学校教育担负着传递人类的科技文化遗产的重任,被寄予运用科技力量解决人类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厚望。科学技术也是影响课堂的重要因素,科技知识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科技发展也在改变着课堂交往的途径和手段,如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互联网等都在改变着课堂,将传统的课堂置于一种完全不同的环境里。   5.宗教因素对课堂的影响   宗教是影响教育和课堂的另外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不同宗教对学校和教育的认识会有所不同,有些宗教排斥学校教育,有些宗教的规范与学校规范相互矛盾,使学生处于矛盾的选择中。具有不同宗教背景的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容易产生冲突,不易形成有效沟通和交流,同时,课堂规范也可能受到宗教原则的抵制,这些都可能会给课堂管理与沟通带来更多的问题。   6.伦理道德因素对课堂的影响   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更是教育问题,教育与道德密切相关。现代科学技术走进社会生活之前,学校主要是一个道德教育的机构,在今天,道德仍然是学校教育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课堂的重要任务,课堂肩负着重要的道德使命。社会主流道德规范是学校教育的基准,其目标是使学生形成道德意识、道德知识并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课堂规范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因此课堂交往、课堂规范、课堂教育的内容和是非标准都是以道德为基础的。   接受并遵守社会伦理规范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学校的重要任务是传承和维护社会伦理,社会伦理是课堂伦理的基础,课堂伦理通常需要遵守社会伦理。   社会因素对课堂的影响通常可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体现的是课堂为实现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是为主流社会所接受的,这些因素转化为正式的课堂规范,约束着课堂交往,是课堂管理与沟通的基础。产生消极影响的社会因素通常是被主流社会排斥的,这些因素被认为是社会应当反对的,但这些消极的因素总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到课堂,使学生产生违纪违规行为,形成课堂非期望的交流形式。   有人研究了影响青少年各种违规行为的因素,认为通常这些因素是多种多样、相互作用的。直接造成违规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帮派群体的影响。   学生同伴群体的相互影响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重要的形式就是所谓的帮派群体。具有相近心理体验和感受的学生容易形成帮派,以便获得归属感。在现代社会,如果青少年学生与长辈“代沟”较为显著,经常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斥,他们相互之间就容易形成帮派群体,达到相互保护的目的。往往排斥力量越强,帮派的力量就越强,一些青少年学生甚至宁可放弃家庭和学校也要维护帮派。课堂中的这种帮派往往是影响课堂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重视其形成的社会基础,这样的帮派往往是形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2)同伴之间的压力。   在没有形成帮派群体的情况下,在课堂中,同伴或同学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比较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人们把这种压力称作“同伴压力”。这种压力直接影响学生对学校和课堂的态度,影响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课堂中的一些违规尤其是集体违规,往往是出于这样的同伴压力。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一般管理学 管理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