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经典教学方法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4-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学数学经典教学方法

中学数学经典教学方法

作者:涂荣豹 宁连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5483-8

定价:40

出版时间:2013-10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必须更正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教学方法的选择程序是备课阶段的教学准备工作序列”。事实上,备课时的教学方法选择不过是初步的工作,教学方法的选择程序是与教学过程的进展齐头并进的。而且,并没有任何固定的教学方法一旦选定就一劳永逸地加以使用,它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动态性不断发展变化,这也正是教学方法使用艺术的具体体现。
 
0.2数学教学方法的使用
 
选择了适当的教学方法,未必就能促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三分在选,七分在用”,教学效果的优劣,关键还是看能否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有法,法无定法,法贵在活”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的变异性和灵活性。
 
那么,面对所要完成的数学教学任务,怎样将选定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际中去呢?这里并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供套用。因为,教学方法具有多因素制约,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多变性特点,呈现出非线性发展的态势。唯有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才是使用的最好程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因所在。
 
 
0.2.1数学教学方法的使用原则
 
尽管不能为数学教学方法的使用确立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作为对创造性使用教学方法思想的一种提倡,有必要提出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所应把握的具体原则和处理艺术。
 
1.指导思想的启发性原则
 
数学教育从古到今,教学方法使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外乎两种:注入式和启发式。现代数学教学将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放在首位,并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无论使用何种具体的数学教学方法,都应以启发式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或者说应以启发式作为第一指导思想。
 
启发式的基本思想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在主动地“做数学”、“再创造数学”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建构所需的数学知识,实现自身的发展。这与当今的数学素质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注入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则压制了学生的能动精神,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各种教学方法由于指导思想的不同,既可起到启发的作用,也可能出现注入式的情况,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因此,运用数学教学方法时,坚持启发性原则,才能使教学方法发挥它应有的效力。
 
2.教学过程的发展性原则
 
数学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数学教学方法又处于一个变量的地位,它的使用也必然呈现出不断地发展变化过程。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时,切忌囿于成式、生搬硬套,而应遵循发展性原则,对所谓的既成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加工、再创造,灵活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这要求数学教师全面理解教学方法,深谙各种教学方法的实质。只有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职能、适用范围及条件做到心中有数时,才能在使用过程中灵活处理一些变数,也才能丰富和发展已有的教学方法,从而创造性地掌握教学进程,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这还要求数学教师具有不断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现代数学教学方法是随着教育思想、教育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教师不注意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不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其教学技艺很快就会落伍,根本无从谈起创造性地使用、发展新的教学方法。
 
3.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作为一个系统,数学教学方法的使用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这就是说,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也不可能单一地出现在任何一堂数学课上,各种教学方法是作为一个整体被使用的。只不过在这个整体中,有的方法处于主要地位,有的方法处于辅助地位,或者是几种方法融为一体,原来各种方法的特征不再明显,而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
 
强调将教学方法作为一个整体综合地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是教学方法的互补性。每个或每类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功能、特点及适用范围和环境条件,又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有利于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发挥整体综合效应。
 
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需要。教学实践表明,向学生呈现单一的刺激方式,即便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也容易产生疲劳。如果一堂数学课总采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容易产生疲劳、感到乏味;而如果发挥多种教学方法的整体效应,就能多角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数学教学强调发展学生“再创造数学”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必然要求尽量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而多种教学方法的合力作用,可发挥多角度引导的功能。
 
0.2.2数学教学方法的使用艺术
 
数学教学方法的使用不是任意的,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不像机械运动一样,按照一个固定的程序进行运转,而是要根据条件和需要,善于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再加工,灵活地、巧妙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即要注重数学教学方法的使用艺术。优秀的数学教师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艺术性地驾驭教学方法,真正将数学课堂教学变成艺术展示的舞台。
 
从一定程度上说,数学教学方法的使用艺术是一种境界,不能轻易地自然达成,既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又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但作为一种追求,应当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奋斗目标。教学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只要教学过程中注意灵活地使用教学方法,不断地学习、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再进一步地将这种风格发展、升华,就能使自己迈入艺术的境地。
 
要使教学方法的使用具有艺术性,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供模仿,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创造性,不拘一格地巧妙处理,方可奏效。我国著名艺术家、国画大师齐白石对绘画问题曾有过两句名言“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绘画,就要善于巧妙地处理“似与不似”的矛盾,使美术作品能恰当地处于“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所画的水中虾,像虾,但比实际存在的活虾更显得活泼可爱,大有一触即纵之势。教学方法的使用也是这样,教学方法来源于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书本上,但使用时却不能依样画葫芦,一模一样地套用到数学课堂中,必须要从实际出发,进行艺术性的再加工、再创造,使之也能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际之中。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教师素养用书 教师用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