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之鉴——教师心头的那些悔与痛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4-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师之鉴——教师心头的那些悔与痛

为师之鉴——教师心头的那些悔与痛

作者:郑立平、焦兵书编著

开 本:16

书号ISBN:978-7-5334-5689-4

定价:30.00

出版时间:2012-03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康德说,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个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蒙田说:“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

英国著名思想家和数学家怀特海说:“教育培养人是个极其复杂的题目……对这个问题只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决没有普遍适用而简单易行的办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教育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产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它的复杂性。

教师也不是一个仅靠热情和勤奋就能干好的职业,它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智慧。

教师若把天才硬生生培养成庸才,那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所以朱永新说:“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近些年来,教育叙事迅速兴起。应该说这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种进步,但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教育叙事,明显地迷失在“罗曼蒂克式”的浅层次的“神话编造”中,自欺欺人地回避或不敢正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在这类教育叙事中,教育者一般都扮演着妙手回春、救苦救难的使者,师爱被异化成了一剂“通药”,包治百病,并且“爱”到病除。学生不做作业,偶尔还逃学,“我”送一个笔记本给他,他就被感化了,从此后他就愿意做作业了;学生病了,“我”为他买药看病补课,康复后,学生在学习上就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学生父母离异了,行为向“恶”的方向发展,“我”和他谈了一次心,或为他过了一次生日,学生就一心扑在学习上了……

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才有好收成;教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才有好未来。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教育是个严肃的事情,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科学,而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就可以搞花样翻新的玩意儿。王蒙曾这样说:“不要太相信简单化:凡把复杂的问题说得像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凡把解决复杂问题说得如同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确实,世界也好,教育也好,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简单,而是需要我们更审慎地思考。

虽然决定教育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繁多的。有宏观方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观念性的,也有制度性的,等等。但对于中国中小学教师而言,目前最为缺乏的是冷静的解剖自我、理性的分析方法、专业的教育技巧和智慧。

舒尔曼认为,教师的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学术的专业”,一种复杂的智慧性工作。我们许多教师对于教育情景中的各种因果交叉、亦因亦果的非线型关系,懒得用心去观察与思考,而只停留于最表面、最肤浅层次,轻率地作出所谓的事实和价值判断。我们平时教育的许多行为都并没有顾及问题的普遍性、整体性、复杂性、深刻性和严重性。因为自己认识肤浅、说不清楚,所以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用一种表面的潇洒来掩盖自己内心“对因果关系的无知”。我想,这也正是一些教师为何在专业发展上长期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故笔者认为:在教育叙事上我们应走出“罗曼蒂克式”的“爱心传奇”,接近真实的“教育田野”,多一点解剖和分析,少一点浪漫和说教;多一点寂寞和冷静,少一点急躁和盲从。本书中的几十位教师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思考是前行的火把,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一小时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忙碌。因为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无效走向有效,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有效走向高效。普通人要反思,作为具有职业特殊性的教师,更需要在思考的深度上下功夫,常反思,反常思,思反常。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种可能性,可是不少教师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只是主观地幻想单一的可能性。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表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单向的,线性的,独断的,非讨论性的。多数教师很不习惯在矛盾中思考,很不习惯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很不习惯刨根问底的思考,很不习惯假设多种可能性,很不习惯在思考中反驳自己。而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一个清醒的思想性教师。

 10/11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班主任用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