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为师之鉴——教师心头的那些悔与痛

  2020-04-21 00:00:00  

内容简介

 

目录

为师之鉴

——教师心头的那些悔与痛

 

¯ 本书卖点:

 

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可能犯错。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是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关键因素。

¯ 媒体推荐:

  不少教师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只是主观地幻想单一的可能性。他们很不习惯在矛盾中思考,很不习惯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很不习惯刨根问底的思考,很不习惯假设多种可能性,很不习惯在思考中反驳自己。而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一个清醒的思想性教师。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常作印

  他们已经名满一方,却仍然耕耘着理想、传播着火种: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恰当的。有“明师”擎着火把,布道《为师之鉴》,眼前岂能不亮堂?

                 ——《教育时报》资深记者、编辑 黄杰

  周恩来曾说:“如果我写自传,我就把我一生所走的弯路、犯的过错都写出来。”同样,教育反思也不是为自己唱赞歌。反思工作中的失误可以少走弯路,而反思工作中的美中不足,则可以精益求精。因此,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理念上,《为师之鉴》一书都将给我们很好的启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博士 周勇

  《为师之鉴》一书,浅显的语言朴素中体现着专业的解读,具体的案例分析、点评,展现着班主任工作的智慧。与这样的好书为友,是与智慧为伍,与精彩的人生相伴。

——浙江省优秀教师 杨春林

  两位行走在教育路上的前卫,用他们独到的视角,崭新的观点,给在教育工作中困惑、厌倦甚至是失败的老师们指点迷津,解决了为师者个人成长中的种种难题,让我手不释卷,审视自我,掩卷遐思,叩问修正自己。

                    ——河南省优秀教师 潘颖

¯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50位中小学教师自述教育教学失误或失败的文章。这些失误或失败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有的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过错。当然,它们也是教师心中永久的悔恨和痛苦。一线教师从这些文章中能得到诸多启发,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避免再犯类似的失误。

¯ 作者简介

郑立平,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创始人;《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山东教育》、《教师博览》等杂志封面人物;已出版《把班级还给学生》等7部著作。

焦兵书, K12教育网班主任论坛版主(网名鹤主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校际协作研究”(华南师大承担)总课题组成员。曾荣获“河南省首届最具智慧力班主任”称号和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特别奖。

¯

第一辑带悔的牵挂

1.带悔的牵挂\宁杰\

2.我心中永远的隐痛\梁昌辉\

3.暗恋\韩文庆\

4.迟到的“对不起”\刘敬华\

5.落花流水春去也\达毅\

6.永远的痛\夏斌\

7.老师又想起你了\甘小琴\

8.孩子,是什么蒙蔽了你的双眼?\王杰英\

9.挥之不去的伤痛\周梓楠\

10.“他”竟然是个女孩儿\王俊章\

第二辑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1.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衡成荣\

2.孩子,老师没有权利放弃你\陈慧岩\

3.或许,他不该是一个杀人犯\焦兵书\

4.积怨\李德刚\

5.假如韩雨澍是我的孩子\朱秀玲\

6.老师,请口下留情\于青\

7.我偷看了她的日记\张义明\

8.冷风中的背影\贺常芬\

第三辑我要回来收拾她

1.我要回来收拾她\钟杰\

2.你还怨老师吗?\王杰英\

3.老师,你为什么得理不让人呢!\刘洪华\

4.我欺骗了她\李雪红\

5.这究竟算不算我的错\邝金山\

6.老师,您还记得我吗\张洪俊\

7.学生的感恩让我歉疚\周红军\

8.我冤枉了学生十一年\焦兵书\

第四辑那个刻骨铭心的夜晚

1.那个刻骨铭心的夜晚\商华\

2.当时的我为什么不敢承担?\张长海\

3.倒不干净的垃圾桶\王鑫\

4.动武之后\乐兵\

5.老师啊,您错怪我了\徐观华\

6.是谁,做了教育的叛徒?\程言峰\

7.抹不去的伤痕\王晓静\

8.一场特殊的考试\张道明\

9.一次难忘的教训\龙福莲\

第五辑萤火虫吃蜗牛

1.萤火虫吃蜗牛\王纪金\

2.我是她抑郁的助推器\巴述丽\

3.学生跟我较劲\王国伟\

4.心灵的责难\陈兴杰\

5.一次失败的作文教学改革\刘海舰\

6.别逼着孩子做“将军”\张家明\

7.是不是老师把你打聋了\王涛\

8.永远的伤疤\张新秋\

第六辑印在我心灵深处的酸涩记忆

1.印在我心灵深处的酸涩记忆\陈兴杰\

2.那眼神中分明包含着一丝忧伤\毛长周\

3.特殊的“礼物”\牛瑞锋\

4.写给宇的一封信\曹建英\

5.意外的收获\朱秀玲\

6.终生的隐痛\张富群\

7.别让表扬成为伤害\张静\

编后记\

 

¯ 读者定位

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者等

¯ 上架与陈列建议

上架:教育理论|教师培训

陈列:平摊与码堆最为合适

¯ 节选|

序: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们需要这样一面镜子

读完好友立平送来的书稿,我感觉到心中沉甸甸的。既为我们深厚的友谊,更为这些令人感动、让人痛悔、催人反思、使人省悟、供人借鉴的故事。

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康德说,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个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蒙田说:“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

英国著名思想家和数学家怀特海说:“教育培养人是个极其复杂的题目……对这个问题只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决没有普遍适用而简单易行的办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教育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产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它的复杂性。

教师也不是一个仅靠热情和勤奋就能干好的职业,它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智慧。

教师若把天才硬生生培养成庸才,那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所以朱永新说:“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近些年来,教育叙事迅速兴起。应该说这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种进步,但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教育叙事,明显地迷失在“罗曼蒂克式”的浅层次的“神话编造”中,自欺欺人地回避或不敢正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在这类教育叙事中,教育者一般都扮演着妙手回春、救苦救难的使者,师爱被异化成了一剂“通药”,包治百病,并且“爱”到病除。学生不做作业,偶尔还逃学,“我”送一个笔记本给他,他就被感化了,从此后他就愿意做作业了;学生病了,“我”为他买药看病补课,康复后,学生在学习上就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学生父母离异了,行为向“恶”的方向发展,“我”和他谈了一次心,或为他过了一次生日,学生就一心扑在学习上了……

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才有好收成;教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才有好未来。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教育是个严肃的事情,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科学,而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就可以搞花样翻新的玩意儿。王蒙曾这样说:“不要太相信简单化:凡把复杂的问题说得像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凡把解决复杂问题说得如同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确实,世界也好,教育也好,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简单,而是需要我们更审慎地思考。

虽然决定教育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繁多的。有宏观方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观念性的,也有制度性的,等等。但对于中国中小学教师而言,目前最为缺乏的是冷静的解剖自我、理性的分析方法、专业的教育技巧和智慧。

舒尔曼认为,教师的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学术的专业”,一种复杂的智慧性工作。我们许多教师对于教育情景中的各种因果交叉、亦因亦果的非线型关系,懒得用心去观察与思考,而只停留于最表面、最肤浅层次,轻率地作出所谓的事实和价值判断。我们平时教育的许多行为都并没有顾及问题的普遍性、整体性、复杂性、深刻性和严重性。因为自己认识肤浅、说不清楚,所以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用一种表面的潇洒来掩盖自己内心“对因果关系的无知”。我想,这也正是一些教师为何在专业发展上长期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故笔者认为:在教育叙事上我们应走出“罗曼蒂克式”的“爱心传奇”,接近真实的“教育田野”,多一点解剖和分析,少一点浪漫和说教;多一点寂寞和冷静,少一点急躁和盲从。本书中的几十位教师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思考是前行的火把,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一小时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忙碌。因为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无效走向有效,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有效走向高效。普通人要反思,作为具有职业特殊性的教师,更需要在思考的深度上下功夫,常反思,反常思,思反常。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种可能性,可是不少教师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只是主观地幻想单一的可能性。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表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单向的,线性的,独断的,非讨论性的。多数教师很不习惯在矛盾中思考,很不习惯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很不习惯刨根问底的思考,很不习惯假设多种可能性,很不习惯在思考中反驳自己。而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一个清醒的思想性教师。

错误是每一个教师的宝贵财富,也是每一个教师重要的课程资源。几乎可以这么绝对地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他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每一次错误,对所有具备真诚反思精神的教育者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台阶,我们沿着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事业成功的高峰。相反,那些敷衍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并且被某些狭隘的功利思想束缚头脑的人,往往会拼命地掩饰错误,会找许多借口和理由来原谅自己。对这样的人来说,每一次自我原谅都是新的错误,这个错误同时也是一个陷阱——他们即使可能从这次错误的陷阱中艰难地爬上来,但随时都可能掉进另一个错误的陷阱,而永远不能够走向教育的大成功。

人生的“经”与“验”未必都需要事事亲历亲为,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愿意听取别人的“教”与“训”,也是人生成长的捷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聪明的教师总是善于见贤思齐,察纳雅言,择善而从。我始终认为,“有清醒的思想者和立地的实践者,才会有理智的教育,才会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愿读者君能以此书中的教师为鉴,经常静下心来叩问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正视自己教育历程中的每一次错误或失误,敢于在灵魂的镜子前照出“丑陋的自己”,解剖自己,榨出自己皮袍下的“小”来,从而真正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因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与认识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这正如《教学勇气》一书中所说:“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我们真的非常需要这样一面镜子,经常照照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让我们浮躁的灵魂在沉静中辨明方向。

19世纪德国的哲学诗人荷尔德林面对人生和人类的种种苦难,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此刻,窗外瑞雪纷飞,使我不由得的想起泰戈尔的诗句:“一种感动正穿越内心。”

而这,恰是我读这本书稿的真实感受。也很想所有有心的老师们,能把握生命的感动。

常作印草于安阳

2011129

(常作印,新生代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学语文十佳教改新星)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216

开 本:16

为师之鉴——教师心头的那些悔与痛

http://book.00-edu.com/tushu/1/2020-04-21/1989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