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力,成就卓越教师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4-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程力,成就卓越教师

课程力,成就卓越教师

作者:钟发全, 谢芝玥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7857-5

定价:39.8

出版时间:2017-10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从教学相长到“双学目标”的落实
为师,审视自我的成就与价值,更应该审视自我来自哪里,采用何种方式而来。教师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课堂是教师播种希望与理想的地方,课堂是教师收获与成长的地方。课堂这块沃土是教师的立身之根、生长之源。没有了课堂,就没有教师教育教学愿望实现的“根”;没有了课堂,就没有教育生命的繁花硕果。
全书共六讲,围绕“人不是教育教学的产品,课程才是教育教学的产品”这一核心理念,基于“教学相长”,细化“双主体教学”,践行“双学目标”(即教师之学和学生之学),分别从效能意识提升、发展意识提升、精品意识提升、责任意识提升、合作意识提升等展开讲述,同时兼对学生需求、教师行为、教材教法、课堂信息、生态课堂等展开审查。我们带着梦想出发,从教学相长到“双学目标”的落实,力求打造卓越课堂,生成精品课程。
我们常常叩问:我的课堂为什么总不能在学生的心中激起哪怕丁点儿的涟漪?为什么品自己的课总味同嚼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教只带给了学生的发展(甚至还可能是“伪发展”),缺失自己的发展。课堂是脚踏实地的地方。任何一飞冲天的梦想,浮肿式的发展,最终只能让课堂变得虚假,破坏课堂生态,不但自我没有成就,相反却给课堂带来灾难。立足课堂,建构自我的思想,铸就课堂的脊梁,只有思想滋养的课堂才更有价值。落实“双学目标”,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力,就必须在自己的课堂里打造专属自己的教学思想。落实“双学目标”,要知道只有思想才能呵护思想,只有思想才能成就梦想,也只有思想才能挺起课堂的脊梁。建议人们努力建构自己的教学思想,信心满满地从课堂中来——拥有课程力,才会拥有精彩的课堂!
在此书中,我们直面当今的教育,以落实“双学目标”为着力点,围绕教师课程力建构,开展全方位的课堂观察。从“双学”课堂获取第一手资料,我们扎实开展了最真实的实证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全体成员精诚合作,深入剖析当今教学现状。尽管大家走在新课程的路上,围绕“双学目标”,全力探索课程的新理念,但我们仍旧感到一些教学阴影。我们试图通过我们的研究,让一些阴影尽量消除,还教育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
一个教师在课堂中如果没有课程力的提升,注定他为师的价值因为课堂价值打折而下降。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教师来自于课堂,课堂是属于教师的。有这种说法,只能证明他的教师身份。不可否认,课堂离不开教师。但从全方位来看,课堂既不专属于教师,也不专属于学生,它共同隶属于教师和学生,更属于具有高素养的教师。教师不能带给课堂高效,学生只能低效学习。学生占满课堂,教师不能在课堂中潇洒信步,那必定是一盘散沙。所以我们提出呵护课堂,即是倡导教师以课程力提升为前提,自信地站立于课堂。
建议我们(教师)先唤醒自我的发展意识,而后再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精心引导学生,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收获。作为教师离不开课堂这片净土,因为这里不只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还是他们走向未来的起点。在这里,教师可以丰满成长与发展的羽翼;可以获得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双重武装;可以开展合作与探究;可以获取成功与成才的机遇和希望。在这里,双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学为基本目标,教师的学为保障目标,二者和谐统一,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才能真正达成“教学相长”“学学相进”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不只是学生收获知识的阵地,不只是学生提升能力的殿堂,更是师生生命得以体现和精神得以成长的乐园。所以,落实“双学目标”才算得上是真正拥有课堂。这也是我们这本书的要旨所在。
“双学目标”达成的重点,在于课程力的提升。
课程力,是教师基于课程(产品)的生产力。崔峦针对语文学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转向,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点评课标准”。“一个转向”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学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一个中心”是指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要着重培养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四点评课标准”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所以,呵护课堂,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无论从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方法、教学认识都必须着眼学生和自我的成长,以“有效”为出发点,凸显课堂真实的价值。但必须看到,课程力是实现这一切的保障。
课程力,是教师基于课程(产品)生产方法及生产方式的总和。希望是易逝的,唯有呵护课程力才能让希望延续,才能使课堂更茁壮,让教师更具有活力。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一堂好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既是课,课既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王老师所说的好课三境界,实是教师在专业修炼的过程中,对基于基于课程(产品)生产方法及生产方式的习得过程的描绘,对课程力提升与发展的追求。追求无极限,专业成长才始终如溪流一般奋勇向前。
“双学目标”达成的重点在于课程力的提升。其实,立足于课堂促进“双学”目标的达成,不只是语文学科,其他学科也一样,其中课程力的提升尤其重要。不需雕琢,无需修饰,需要的是不断修炼,一切讲求朴实和有用;课程力提升以学生观建构为出发点,重引导的朴实;课程力提升以教材观为载体,重二度三度开发的朴实;课程力提升以方法观为基点,切中学生之法贵在朴实;课程力提升重教学建设,课堂无需修饰,简单才能彰显朴实。只有脚踏实地的提升课程力,真正达成“双学目标”,才会拥有精品课堂的产生,才能有更具活力的课程产品得以开发。
为师的五大意识,是课程力建构的核心
从高效课堂中来是一种习惯,唯有让课程力建构成为常态,我们的课堂才能在呵护中更加精彩。课堂是一个智慧的“场”,自信满满的课程力从课堂中来,就是使“场”和谐,使课堂时时有“在场”之感,教师也真正有“入场”之感。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在线阅读